“躺赢”的“鼻祖”,“书法”的“圣人”
“躺赢”是一当今网络流行词,全称为“躺着就赢了”,意指即便不作为也能赢。该词最早源自网络游戏,形容在团队中有一人能力超强,带动全场节奏,其他队员即便不作为也能跟着获胜,这种情况被称为“躺赢”。躺赢的说法出现后,很快成为日常生活中多个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与讨论。人们开始分析躺赢心态背后的深层问题,以及这种心态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古代有王羲之“躺赢”的故事,在选女婿的“婚活”中在別人的东床上坦腹而卧,最終被选为“快婿”的故事。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中国的书法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今往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中国古代八大著名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怀素、黄庭坚、米芾、赵孟、王铎、吴昌硕。只有王羲之被封为“书圣”。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字逸少,被誉为“书圣”,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琅琊临沂,后迁至会稽山阴。王羲之的书法技艺涵盖了隶、草、楷、行各体,他成功地将各种风格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法,摆脱了汉魏的笔风。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描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被后人誉为“龙跳天门 ,虎卧凰阁”。他的影响深远,历代书法家如欧阳询、颜真卿等都深受其启发。
有一个“东床快婿”的典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原文:“郗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其中的“一郎”指的是谁呢?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书圣”,“躺赢”的“鼻祖”王羲之。王羲之在生活上不拘小节,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也漠然懵懂。对于他的恣意午睡,在郗鉴看来,此人胸怀坦荡,毫不做作,将来必是人上之人。后来,王羲之娶了郗鉴的女儿后夫妻恩爱,一辈子没有再娶其他妻妾。两人共生了七个儿子、一个女儿,恩爱一生。此后,大家就将女婿称为了“东床快婿”。
中国书法的“圣人”是王羲之,中国书法的“鼻祖”是李斯。
是“书法”的“鼻祖”,被“腰斩”的“罪人”。
李斯(?—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李斯早年跟随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入仕秦国,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李斯时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书《谏逐客书》,秦王嬴政随即取消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后升为廷尉。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参与主持议定皇帝名号以及有关的礼仪制度。坚持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建议禁私学,焚诗书,制定相应法令。秦始皇驾崩,李斯参与赵高、胡亥的阴谋,矫诏册立胡亥为帝。后赵高为独揽大权,诬陷李斯父子伙同陈胜、吴广勾结,最终李斯被迫认罪。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集,并被夷灭三族。
李斯著述甚多,所作《谏逐客书》是古代散文名篇,李斯的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等,又著有《苍颉篇》七章,如今已佚,后人有辑本。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这个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
而关于小篆的由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称也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
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
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全是李斯的功劳。
李斯的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令后人追捧。他的文章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流,鲁迅曾经大力称赞李斯,被称为书法笔祖。
李斯的小篆,是在书法上进行创造的优秀典范。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作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记录了王羲之、谢安等名流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传统民俗,晚春之际,结伴到水边嬉游,消灾祈福),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统一写序,以为纪念。因文章展现出的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以及遒媚飘逸的字体,后世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真迹据说已入唐太宗昭陵陪葬,现存最佳版本为唐朝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
《快雪时晴帖》,东晋·王羲之
共28字,讲述作者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友的问候。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单从文体看,这是典型的魏晋风格,片言只字却清朗明晰,再看字体,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收放自如。难怪乾隆帝会中了魔一般,将真迹纸面盖满戳,落满题跋,大玩弹幕,倘若王羲之泉下有知,必定站出来一顿呵斥。
原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丧乱帖》,东晋·王羲之
为王羲之行草手帖代表作,字势如斜而反正,笔意形断意连,共62字,文如其名,抒发了因时局动乱而导致家族罹难之痛。原帖早在中唐时期流入日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沙龙聚会、即时天气播报、心情日记……诸如此类的题材,一举奠定了王羲之“魏晋第一手账达人”的地位。仔细想来,王羲之固然是世族大家出身,一生却没有多少政绩,大好的年华,除了养鹅,就是写字。写字,自然是要与亲友分享的,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成为后代竞相追捧的书法圣经。不但他自己,整个王家,都有写好字的基因在里边。
《万岁通天帖》,东晋·王导、王羲之、王荟、王献之、王徽之、王珣等人
这是一组手帖,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凤阁侍郎王方庆献出的家族一门二十八人的十卷墨迹珍本十卷献出。现存于世的是摹本,且经历过火灾,仅剩王羲之等七人的作品,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姨母帖》,东晋·王羲之
《万岁通天帖》第一帖,共42字,表达了作者在突然得到姨母噩耗后,心情悲痛,连生活都不能料理了的状态。其中,反复出现的“顿首”二字,以及“哀痛摧剥”等字眼,是少见的情感宣泄笔法,由此可窥见魏晋战乱之残酷。
原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初月帖》,东晋·王羲之
《万岁通天帖》第二帖,一篇嘘寒问暖的问候帖,共61字。看起来,对方很关心王羲之的身体和安全,一再叮嘱,王老师也很善解人意地表示对方“过嘱“”,另附问一句:“卿佳不?” 你好吗?这样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询,却直击人的内心。《新月帖》,东晋·王徽之
《万岁通天帖》第五帖,共60字,为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所作,大致内容为:对友人病亡的女儿表示哀悼,对友人身体不适而担忧,在多雨湿热的天气状况下,询问对方饮食情况如何,并告自己因疲劳而身体欠佳。
巫峡断云难作雨,衡阳孤雁自惊寒
李斯亲创小篆字体,编纂《仓颉篇》作为标准教材,普及规范化的书写方式。他还采纳了程邈所创的隶书,这种新字体简化了篆书的复杂结构,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他还明令禁止将珠玉、龟、贝、银、锡等珍贵物品用作货币流通,从而维护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李斯的政治智慧和文化洞察力对秦朝的统一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贡献横跨政治、文化和经济多个领域,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权力的不断增长,让李斯逐渐价值观逐渐扭曲,他从一个忠诚的臣子沦落为一个卑鄙的政治投机者。
他出于私心陷害了自己的同门师兄韩非子,使得这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含冤入狱,最终悲惨地死去。
李斯还提出了焚书坑儒的无稽之谈,试图消除一切异己思想,以维护秦朝的绝对权威。他还发明了"督责之术",以加重刑罚来震慑百姓,使得秦朝的统治更加残酷和暴虐。
这种自私自利、缺乏忠诚度和家国情怀的行径,最终导致了李斯的覆灭。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秦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李斯在这场动乱中被赵高陷害,最终被处以腰斩之刑,这就是沙丘之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季,当时秦始皇出巡东方,李斯作为左丞相陪同出行,而右丞相冯去疾则留守咸阳。就在这次出巡途中,秦始皇突然病重,最终在沙丘平台逝世。
此时中车府令赵高与李斯密谋,决定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拥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诏书命长子扶苏及大将蒙恬自杀。这一阴谋的实施,使得胡亥得以继位,成为了秦二世。
沙丘之变不仅改变了秦朝的历史走向,也对李斯的个人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在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最终却未能逃脱悲剧的结局。
在秦二世统治期间,李斯因卷入宫廷斗争而被赵高陷害,最终被处以极刑。
这位曾经光芒万丈的丞相,就此葬送了辉煌的一生。他的功绩随之化为乌有,口碑也因种种龌龊行径而扫地。李斯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拥有雄心壮志固然可贵,但若背离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就会堕入歧途。一个有才无德之人,终将贻害无穷。
李斯虽然协助秦始皇完成了令古今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伟业,但由于辜负了秦王政的知遇之恩,最终却亲手葬送了大秦帝国的基业,罪不可恕。
人生如棋,己定輸赢。
李斯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功名利禄并非人生的全部,操守品德同样不可或缺。只有怀揣正直之心、行踪坦荡无疵,才能不负盛名,赢得穷途末路的幸福人生。
书法的鼻祖,李斯;被鲁迅称为中国书法的鼻祖,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家,他笔下的书法作品虽然留存不多,但每一件都是珍贵的艺术品。他所书写的泰山石刻《秦泰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之一,字形呈长方形,线条挺拔,布局均匀,给人以雄浑、庄重的感觉。此外,他所书的《峄山碑》也是小篆的经典之作,其用笔流畅自然,结体严谨,被后人赞誉为“玉箸篆”。
唐朝的李阳冰,他在继承李斯小篆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了“李氏篆书”的独特风他格的。作品《三坟记》被后人评价为“刻玉作字,其词骨气”。李斯的这种严谨和大气风格对中国书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斯人生的败笔:最大的败笔有两件:一是害死同门韩非;二是参与“沙丘之变”。
书法的“行书鼻祖”是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行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德升的行书书法虽草创,但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划从略,离方遁圆,浓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被后人列为“妙品”,独步当时。胡昭、钟繇的书法,都师法于刘德升。世上人说:“钟繇善行狎书,就是这个缘故。而胡书字体肥,钟书字体瘦,他们都从刘德升的书法里汲取了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