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Peter Attia的Early medicine课程上完,最后一个章节,他总结了成功的关键:
--追求健康快乐的长寿靠自己的内驱力,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我的内驱力是因为每天看到很多病人,感受到他们的痛苦,特别想让自己和家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与减少痛苦。比如我努力去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酥松,骨折的概率。
--安排足够的时间。有些事情,比如睡眠,运动,必须把生活重点调整,以前要追剧的时间变成运动,血拼/网购的时间变成去森林浴。晚上上网时间砍掉,去睡觉等等。对我来说,非常值得。
--如果感觉时间不够,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风险,比如我希望自己心理越来越健康,多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那就把自己单人的项目放放。我想学瑜伽,这个项目家人不感兴趣,那这个项目就放一下,等以后有时间再考虑。
--靠系统,不靠毅力,创造环境。和家人商量好要早睡,到晚上10点以后就安静下来。建设好家庭训练环境,这样随时都可以健身,不需要跑到健身房。
--Peter的理念是,人生最后10年是他终极的理想,为了健康的最后10年,他可以做出长期的努力。但是这一点上面,我的想法是,让现在的自己感觉更好,让周围的人感觉更好,同时也让10年以后的自己感激今天的自己。10多年以前,我选择了今天的工作,5年以前选择的健身,这些都是让我当时感觉好,今天感恩的选择。
--坚持基本点,不要相信“神药”。比如今天的我,虽然选择用更年期激素,但仍旧用心在睡眠,运动,饮食。压力管理,心灵修炼,社会关系等方面用心耕耘。
--不要“偏科”,有的人运动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是睡眠不够,没有足够的社交时间,这个时候要花更多心思在自己的弱项上。我最近一段就在专攻心灵的修炼,可以提高我的幸福感。
--不用太讲“科学”,钻牛角尖。所有的数据都不会完美,世界上的真理很少。比如我现在选择不喝牛奶,少吃红肉。多吃各种菜,豆,谷子,干果,调味品,发酵食品,就是这个道理了,无需争论是不是红肉一点也不能吃。
--期待值不用太高,佛系养生,享受今天。
这些天一直在体验马欣教授讲的“谦卑”。比如晚上家人想吃一些麻烦的饭,这个周末我值班,想简单一点。以前估计我会提出按我的计划安排,今天我可以体会到家人周末希望好好放松的愿望,我明白了自己不必因为我一个人影响其他人的安排。在遇到不顺的事情的时候,感恩的心让自己释然很多。比如下午去看会诊,病人去透析了,需要跑到另外一个楼去找她,本来有点恼火,但转念一想,能找到很不错了,要是去做什么操作/手术,我岂不是要干等很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