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月革命引出的断想(4):莫及的懊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由十月革命引出的断想

写在布尔什维克窃国之百年

开场梆子:百年回眸

其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其二:在每一朵压城乌云的边际,总会有一缕银丝一般的霞光

终曲咏叹: 昨天,今天和明天

政客也好,政治家也罢,给受众画饼充饥历来都是政坛从业的童子功。遥想天下三分的当年,曹孟德在三军皆渴之时灵机一动而炮制出炉的那出望梅止渴便是千古传颂的成功典范。到了现代,能与之比肩的大概就是那句曾让人们浮想联翩的“(十月革命故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了。

曾几何,为了那个海市蜃楼般的“明天”,多少豪杰志士义无返顾地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在刑场上面对刽子手手中的屠刀还不屈地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余自幼敬佩先人们舍生取义的壮怀激烈,断不敢亵渎他们救庶民于水火的高尚初心。但在真相早已大白的今天,面对宏图与现实如此巨大的反差,老狗不堪入目的龌龊内心里终归免不了要嘀嘀咕咕地琢磨上一番:如果这些在天之亡灵真的有知,他们会不会也像败走麦城的武圣人关云长一样,身首异处后还杏目圆瞪并拿出当年那股无畏无惧的冲天豪气而大吼一声:还我头来?!

不幸中的万幸是,炎黄子孙白猫黑猫式的圆滑变通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发挥了作用,使得九州这艘巨轮能够先于苏俄改变自己的历史航向,从此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避免了更多无谓的人间疾苦,芸芸众生总算逐步地告别了往日举目皆是的衣不遮体食难果腹。无意中,在背叛十月革命初衷这场竞赛的头十来年里,我们的今天倒是曾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苏联的明天。

近四十年的开放改革捣鼓到今天,诸如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之类已经被人类历史一再证明的常识终于被当作为党国吾君高深莫测的英明与智慧而写进了当朝的宪法。曾记否,在布尔什维克的圣典里,私有制不就是人间社会的万恶之源么?俱往昔,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十恶不赦的“毒瘤”,天底下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无辜的生灵成了无定河边的孤魂野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是夜,皓月如磐。月宫若隐若现的桂花暗香里,丝竹如泣如诉。忠魂遥望阔别多时的关山故里,泪飞顿作倾盆雨……



                                                                     西元二〇一七年七月廿五初稿于英伦九岁斋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添脚注若干

全文完

来自南蛮的老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硅谷工匠' 的评论 : My humble advice is, keep away from them as far as possible. You only have to look at those interllectuals who chosen to stay in the mainland after 1949.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I gave it to the communists ... they are smart, shrewd, and hard working.
来自南蛮的老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硅谷工匠' 的评论 : Haha, a bit prejudice, perhaps?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Lenin was a Jew. Enough sai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