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对教育的思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一次是在 2022 年的 2 月,所有的不公,所有的信念,那些因此远涉重洋、漂洋过海对彼岸的理想,都在瞬间崩塌,虽然这个崩塌只是在这个政治周期才深深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生活失去目标的感觉,来自于奋斗半生的信念在现实面前的轰然倒地。

20 年前,身处向外看世界的蓬勃的时代,怀揣着对世界另一头的想像,更是年轻,对生活有最美好的想像,抛弃在新加坡的悠哉乐哉的富足生活,来到美国追求教授治校、公平正义、人人平等、自由尤其是说话的自由。在美国的奋斗,按部就班,申请、读博、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文理学院的老师,随即马上找到一个终身线的教职。所有的努力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因为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人文、历史、政治,一切都是像在另一个世界,虽然我就是它的邻居。在中西部小镇的终身教职,虽然磕磕碰碰,最终来到了学术界人人追求的最高峰:拿到终身教职。

客观地看,某些拿到终身教职的老师确实会因为没有任何制约而不那么认真了,但终身教职确实给了老师们自由说话的空间和底气,可惜的是,任何个人,在权力面前都是渺小和不堪一击的,规则可以瞬间被更改,而平日似乎有着无限说话权和治校权的终身教授们,在更改规则的过程中,除了极个别的个人,大多是鸵鸟,保护自己还来不及,没有这个能力去阻止规则向最坏的方向滑落。 

我说的这个过程,就是现在美国政坛的怪象,规则可以瞬间被权力更改得面目全非,即使有立法或司法的制约,等到立法或司法来弥补补救,伤害已经造成,这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经济上的挣扎,流离失所,和不可避免的心灵的重创。

我的失望和信仰的坍塌,来自对人性的发现,不要指责极权或威权社会里人的不作为,在我的终身教职被中止的过程中,在法理的层面得到的帮助,很少很少。现在被各种总统令影响的人们,一方面打击面过大,有更广泛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所幸也因此有了抱团取暖的可能。

在这里向所有被影响的人们致以同情,尤其我的同行们:那些由于 NSF、NIH 或 DEI 的基金被砍而必须另寻出路或改变赛道的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申硕、申博的学生们、今年找工作的毕业生们,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另寻出路或改变赛道会很难,更令人义愤的是这个过程如此的不公平正义,但是,相信我,最终,韧性会帮助你,you will emerg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unnel, 坚持下去,这个时候,你的韧性是你最好的朋友,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至于公平正义,那本就是必须为之不断斗争的理想,从来就不是现成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