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骂别人“汉奸”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s://mp.weixin.qq.com/s/1gMWNjEaRa-AmtnZmMHBiQ

动不动骂别人“卖国贼”“汉奸”的,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儿

 德先生1915 德先生1915 2024年10月23日 21:19
动辄给别人扣“卖国贼”“汉奸”帽子的行为,无非是一种文化上的贫瘠、经济上的窘迫、心理上的脆弱的综合体现。这些扣帽者,往往既无广博的知识,也无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他们生活在自卑和焦虑的泥潭中,无法从现实中找到自信和认同,只能通过扣帽子来寻求虚幻的胜利感。这种简化和标签化,实际上是对他们自己智力和情感的侮辱。



大家好,我是德先生。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人他们动辄对他人贴上“美狗”或“汉奸”的标签。这些扣帽子的行为,往往只需一两句指责就能完成,却深刻地暴露了这些指责者的个人特质。今天德先生带您来仔细剖析这类人。

学历低下的无知表现

我们不妨进行合理的推测,这些动不动给人扣帽子的“爱国斗士”们究竟受过怎样的教育。很明显,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受教育的层次可能并不高。他们时常给别人扣帽子,却鲜少能引用哪怕一句完整的史实或有逻辑的论据。举个例子,他们说西方如何如何坏,但是西方那些发达国家现在有占我们土地嘛?占我们最多的,他们待之如亲生父亲一般,真的可谓孝子贤孙啊,这些孝子贤孙不讲一点逻辑。

Image



有人说,教育可以使人独立思考,而这些扣帽者,或许他们也曾坐在教室里听课,但显然知识对他们也没啥用。甚至有的学校老师教的也都是服从,让小学生背着模仿的炸药包去炸碉堡、让中学生徒步十几公里磨炼意志、在课堂上大肆宣传美日欧洲等西方都是敌人……

Image



这种教育让他们的世界观简单而偏狭,复杂的问题总是被他们简单化为“敌我”的二元对立,因而“美狗”“汉奸”成了他们攻击对手时的常见武器。几个月前一个小男生视频很火,他接受不了西方国家某些方面比我们领先的事实,当时就破防直接哭了,说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好几百核动力……这就是这些人生动写照,不管少年还是成年都一样。

工资微薄的愤懑心态

谈到这些扣帽者的收入水平,恐怕也难以让人高看一眼。毕竟,经济上有所依托的人往往更加自信,对事物的看法也相对宽容。

Image



而这些扣帽者,却常常表现出经济上的窘迫和心理上的不安。或许他们是在某个廉价劳动力市场上摸爬滚打,或者直接无业失业在家,或者996甚至007,一天到晚被压榨。他们的工资收入或许连所在城市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久而久之,经济上的不安感和社会地位的卑微使得他们在心态上更易走向极端。

他们似乎需要通过扣帽子来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将“美狗”“汉奸”等恶毒的字眼投射到别人身上,从而获得一点短暂的心理慰藉。他们在网上寻找同样的的不满者,组成“愤怒的小圈子”,互相取暖。毕竟现实中,他们往往缺乏身边人的认同和支持。

现实生活中的软弱无能

在网络上,他们是“键盘侠”,勇于指责、狂自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往往软弱无能。这些人可能在面对上司时唯唯诺诺,在家庭中逆来顺受,甚至在面对不公时屁都不敢放一个。一旦回到网络的匿名环境中,他们便摇身一变,成了“正义的化身”。这种反差,正是他们人格的扭曲所在。

Image



他们缺乏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转而在网络上通过扣帽子寻找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存在感。

文化贫瘠与心理空虚

这些扣帽者的心理状态,折射出他们文化的贫瘠和心理的空虚。他们的词汇库可能极其有限,而“美狗”“汉奸”之类的词汇成了他们表达复杂情感的主要工具。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懒惰,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他们不愿意真正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而是简单地将对方视为敌人,便可以轻松逃避复杂的思考和深入的对话。

扣帽子的背后:自卑与焦虑

动辄给别人扣“卖国贼”“汉奸”帽子的行为,无非是一种文化上的贫瘠、经济上的窘迫、心理上的脆弱的综合体现。这些扣帽者,往往既无广博的知识,也无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他们生活在自卑和焦虑的泥潭中,无法从现实中找到自信和认同,只能通过扣帽子来寻求虚幻的胜利感。这种简化和标签化,实际上是对他们自己智力和情感的侮辱。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德先生1915

一个零零后做的新闻评论跟随笔

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Image

爱国 · 目录
上一篇澳洲泼婴儿,瑞士伤孩子,某些人的“爱国情怀”可以休矣下一篇张维为复旦被学生围堵追捧,我看到了哪种悲哀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