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北京手帐》(十一)适龄游戏
《北京手帐》(十一)适龄游戏
一直认为,游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放松投入,不计后果,刺激平时不用的脑细胞,粘合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之间的关系,忘掉世俗焦虑和烦恼,玩儿好之后,整个人焕然一新。
现在大家一看“游戏”二字,自然联想到了电子游戏。其实,很多游戏,无论繁简,都有各自的魅力。
我们家喜欢游戏。记得小时候除了玩牌玩麻将玩象棋跳棋之外,也有好多因地制宜的家庭游戏。比如,爸爸会把一个铁锅吊在门框上,然后我们蒙起来眼睛,手里拿着擀面杖,先转三圈,然后试图去敲那个“锣”,和墨西哥小孩玩的piñatas异曲同工,只不过,我们敲到锣就是胜利,可以赢一个小奖品,却没有一大包糖果掉下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我们却乐此不疲,靠的就是父母在一旁当“托儿”,每次我们打不到那个锣,他们就会在一旁惊叫,大呼小叫说差点打倒他们的头......
差不多的游戏是“贴鼻子”。妈妈会在大白纸上画一个人头贴在墙上,然后画一个小纸片的鼻子,后面粘一团米饭当胶水,让小孩拿着,蒙上眼睛之后去给人头贴鼻子。每次用心去贴,摘掉眼罩,却看见鼻子“长”到眉毛上,长到腮帮子上,大人小孩都会一阵狂笑。
妈妈是可以和孩子们玩儿得很投入的母亲,有时候我无聊就转圈玩儿,直到自己转昏了,在天旋地转间嘎嘎笑,妈妈就在一旁“保护”我别摔坏。然后我们一起倒在床上傻笑......
停电的时候,父亲会关了灯,拿手电打出高光,然后在墙上玩影子游戏:小狗头、飞翔的雄鹰、兔子和乌龟赛跑、少数民族妇女锄地......
有一阵子我们钟情的“桌游”是转罗盘,大家轮流转,指针指向谁,谁就做第二次选择,这次指针指向的就是各种“项目”,有的是吃一块糖,有的是喝一口水,有的是表演唱歌,有的是出个洋相…… 而罗盘和指针是如何做出来的呢?这个真是佩服妈妈的智慧了:
桌子上铺上大报纸,画一个大圆,分成八等份,里面写游戏项目。然后找一个空啤酒瓶,再找一根筷子,一头和另一根筷子垂直固定,塞到瓶子里,另一头栓上一根棉线,吊着一个小钉子,当作指针。这样就是一个“吊车手臂”一样的装置。一个人一推,手臂就会转起来。
这个游戏是我们的节日保留项目,每每玩得热火朝天。
还有拿床板架在桌子上当乒乓球台,画好硬纸板的小动物来套圈、用几副扑克牌搭建营地……可谓是花样百出。
记忆中我最喜欢的是在纸上画好各种人物角色,然后和妈妈一起剪出来,拿着他们过家家,编故事。也许自己的fictional思维就是那时候启蒙的吧?
父母退休之后,他们两人的游戏也没中断:卡拉OK(主要是父亲)、打台球、克朗棋、跳国标、玩柔力球……而从小培养的游戏精神也跟着我和哥哥,一路进入各自的小家庭。
记得女儿报考大学的那年,写申请写得天昏地暗。为了给她间或的休息和放松,我们在车库拿一个桌子开始打乒乓球,小猫阿P是裁判。每次大家都拼杀得畅快淋漓。女儿去上大学的那天,留了一封信给我们,其中特别提到了当时的情景,也特别感恩:游戏精神在我们家很重要,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以大笑一场解决问题。
去年回家陪妈妈,发现她现在总是坐着看电视。唯一很投入的就是剥花生瓜子,于是哥哥给她买了三斤花生剥着玩儿。但是这样活动不够啊。我也发挥了家传游戏精神,找了一个小软皮球,拿了家里的帆布洗衣筐,让妈妈坐在椅子上扔球投篮。
结果她很喜欢,还变换各种姿势挑战自己。再有就是坐着踢足球,以板凳做球门。每次我们俩都玩得哈哈大笑。我俩玩抛球、接球游戏的时候,她还会耍花招让我失分。
想到妈妈年轻时,小个子的她居然打排球、打垒球,还是个中好手,市垒球队甚至到她所在的医学院要人,希望她能参加他们的比赛。她靠的不是自身条件,而是她说的“拼命”。那种对游戏的投入,应该也是可以遗传的吧?
看见那个洗衣筐上写着很应景的话“洗笑颜开”,我不禁感触:游戏在人的生命中真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感谢父母对我们的游戏启蒙。不严肃、无功力,全情投入,大声欢笑,哪怕是片刻的人生,都是难得的幸事。
如今妈妈老了,好多游戏不能玩儿了,我又在网上找了好几个“适龄游戏”,等着下次回去陪她玩儿。
回头看,她陪我们,我们陪她,游戏之中,就是一辈子。
想想人生真是个圆。


当年我们陪着女儿申请大学,在车库里打球减压。没有网,就用了家里的装饰品,也挺好

****后话:这次回北京,给妈妈买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游戏----空中乒乓球。一个座子插上一根半软的钢丝,上面一个小乒乓球。可以自己打,也可以对打。妈妈有时候直接拿手打的玩儿。后来为了挑战自己,还玩上了“一指禅”----用食指试着去戳不停摆动的小球。经常一个人玩得哈哈大笑。
《北京手帐》一共十一集,今天算是阶段性完篇。谢谢亲爱的读者们的共情和热情留评。计划在四月初回来连载《谷雨立夏间》第四部。期待和大家的再次相会:)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问好蓝山老师!其实我父母也挺忙的,好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在家,至今我还记得自己趴在窗台上苦盼父母身影从街角出现,也记得因为害怕躲在桌子底下的情景。那些一起玩儿的日子就显得更加可贵吧。周末愉快!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有父母陪着玩的童年真幸福,非常羡慕可可有这么多温馨的回忆。不像我小时候,父母亲很少抽时间陪我和弟弟,他们手上永远有忙不完的工作。祝可可周末快乐!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亦缘' 的评论 : 握手亦缘,这些都是我们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哈:)祝周末愉快,春安!
亦缘 发表评论于
惊喜地发现可可这个系列,太有共鸣了!好些游戏我们小时候也玩。“贴鼻子”,“影子游戏”,家里搭的小乒乓桌,读来好亲切!
确实,这些精神也传承到了我现在的家。孩子上大学之前,我家每个周五和周六晚都是桌游之夜,儿子的申学主essay就是写桌游的。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neWithWind2' 的评论 : 谢谢!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vie' 的评论 : 谢谢生活的温暖留言。我其实略过了很多的鸡毛,不然哪有这么平静的文字。我也希望自己的记忆,慢慢可以筛掉所有的鸡毛,让往事都纯净美好:)周末愉快!
GoneWithWind2 发表评论于
好温馨的一家人。
la-vie 发表评论于
“回头看,她陪我们,我们陪她,游戏之中,就是一辈子。”真 幸 福。一代传一代的亲情,真 美 好。感动你的北京系列,谢谢。
期待谷雨立夏间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谢谢梧桐老师跟读留评和你的祝福。也祝你天天开心,多创作好作品,期待!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一指禅”竟然玩出个老顽童。好,好!
祝老妈快快乐乐过好幸福的每一天。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这些“游戏”都是促进老人活动手脚的。比如地上放个小盆子,让乒乓球弹进去;地上铺卫生纸,老人用脚去“拉”。这些需要老人配合。我发现我妈就喜欢打那个乒乓球。我在球上画了个笑脸,我妈看见就笑。剥花生就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动手,估计能让她消磨时间,有点事情做有安全感吧?带着妈妈做点心她也喜欢。不过,老年人喜怒无常,持久力差,有时候要“见好就收”。禾儿为婆婆操心,也是对先生的爱啊,很令人感动。祝福老人家能得到平安欢欣。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我妈没玩过数独。很多老年人有抑郁或者焦虑问题,我觉得我妈妈也有。不过他们不承认,也不配合看医生和吃药(也是没有那么严重),还是要家人多陪伴。他们也许不能参与,但在一旁看着会有安全感。我觉得让我妈参与简单的家务事,还是挺好的活动。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空中乒乓球是在淘宝买的。不过可能不叫这个,我瞎编的名字。输入关键字:老年人乒乓球应该会找到。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好开心读到荷姐的分享。回头看看,物质匮乏的日子,在记忆的温存修饰下,倒也有了纯净的美。荷姐一看就是智商超群的人(儿孙都得了你们的强大基因),喜欢玩这些斗智的游戏。我其实打牌很臭,所以喜欢动手鼓捣东西。姐夫是个老实人啊,你们合伙“欺负”人家,哈哈哈,太欢乐了!这个周末,荷姐会玩儿什么游戏呢?周末愉快!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好几个“适龄游戏”,等着下次回去陪她玩儿————
可可如果有时间,能简单介绍一下吗?不好意思,麻烦可可了。
还有,你妈妈喜欢剥花生,剥花生的乐趣在哪里呢?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妈妈喜欢“Sudoku”?我也非常喜欢Sudoku,曾经非常入迷了一段时间。我介绍这个游戏给我婆婆,可惜她不喜欢。我觉得她得了抑郁症了。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空中乒乓球,是在国内买的吧?我如果对小叔子说“空中乒乓球”,他会知道买哪个吧?
canhe 发表评论于
我也很喜欢玩游戏!握手可可。我小的时候就是玩纸牌,记得在邻居同学家看人打麻将,还被人三缺一拉上去顶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还用扑克牌自制过一副麻将,它虽没有麻将哗哗洗牌的刺激,我们几个小孩还是玩得不亦乐乎;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到一个同学家里玩,她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学放暑假在家打桥牌,三缺一,就拉我们帮忙,简单教了我一些规矩就上阵了,我的同学一点都不感兴趣,我倒喜欢上了,结果,同学的哥哥姐姐也喜欢我跟他们打牌,让同学叫我过去,一个暑假,几乎每天去打。我母亲喜欢带我们猜谜语,她自己有厚厚一本手抄的谜语本子,估计那时家里穷,买不起什么玩具,我连一个布娃娃都没有。还有自制的走迷宫游戏,还有就是下棋。我家有一张不知什么木做成的围棋棋盘,跟人家夏天放在门外纳凉吃饭的方桌那么大,听母亲说是父亲最爱的游戏,所以一直保留没处理掉。谢谢可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许多虽然清苦却也快乐的生活。我们都成家后,我跟姐姐各自带了孩子回家,母亲就带着外孙女和外孙子玩力争上游(我儿子与我外甥女同龄,那时大概都4-5岁)忽然,两个孩子都找各自的妈妈告状外婆打牌赖皮,说故意送分给对方,都说不跟外婆玩了。我问母亲怎么回事,原来母亲打牌和事佬,看谁分少就给谁送分。哈哈!、、、结婚后我家那位,反对打牌,也不喜欢我出去打,结果我的朋友(也是同事)想出了一个”把他拖下水的做法。简单教他打80分,跟他说大风最厉害可以压倒任何牌,要到最后出。结果老实的他,拿到了大风,人家出王,他说没了,跟副,到最后一张他得意地说大风!大家哈哈大笑,弄得他尴尬没面子。以后再也不肯上牌桌。呵呵。
不好意思在可可家胡扯,你可以删除。谢你与我们分享你们家富有生活情趣的家庭游戏。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唉,老伴儿走了,剩下的一个比较困难。老人家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了。有人带着她可以试试玩一下那个乒乓球,据我朋友讲,他父亲也很喜欢。祝老人家早一点走出伤痛。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问好禾儿!人生过半,父母老去,是咱们这一代人的共情点啊。谢谢谬赞,哪里谈得上培养,那时候孩子们还是以上学和回家玩儿为主。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我公公去世一年多了,我婆婆一直没走出来。很想给她找点什么有兴趣的游戏,不知道你妈妈那个空中乒乓球,我婆婆会不会喜欢。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简简单单的故事,读完,鼻子却有点酸。。。难怪可可这么优秀,父母小时候花了多少心血培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