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中学毕业旅行

先说说我儿子的毕业旅行吧。 他中学毕业前和同班同学约定毕业后一起出国旅行一趟。一来庆祝十年寒窗“辛劳“的结束,二来再续同窗的友谊。  商量结果一致同意去日本,最后同行的有六位。  如今的中学毕业生,也许是从小使用网上社交媒体软件,对什么线路研究,选择住宿交通等似乎都已无师自通,了如指掌了。 我基本没有任何参与和投入,不得不承认这代人比我当年强多了。  我当年毕业旅行基本就靠父母的安排,下面会提起。 前些年我自己也是一直琢磨去日本看看,一直无法成行,主要原因还是养家糊口吧。 如今儿子居然先走一步去日本旅行,让我心中有点不是滋味。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老爸你开车送我一下,我要去同学家。  我说你自己开我的另一辆车去就行了。 他说:我们今天出国去日本。  我才知道他们的毕业旅行已经万事俱备,而且今天刮东风了。  路上我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保险,二是旅费。  他们都买好了,旅费也准备好了。 我说:需要钱的话,告诉我。  他们几位同学就这样踏上了毕业旅行。

第一站:韩国













目的地:日本























在下面这家日本老夫妇经营的不起眼的京都小饭馆里,儿子说他吃了最好吃的炒饭。在京都的两周间,他们还去了好几回。



就是下面这碟炒饭。从前为了让儿子吃蔬菜,我们就将蔬菜,如红萝卜,洋葱等切碎炒饭给他吃。我给他炒了无数碟。我们今年再去京都的时候,本来准备一起去尝尝,可惜的是那对老夫妻已经结束营业,永久关门了。





接下来说说我的中学毕业旅行。  回想一下,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当时我中学毕业后,就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当年办个护照签证挺多手续,而且也没有什么指南,费时耗力。  当年人们都没有什么钱,办理自费留学那个难啊!运气好的海外亲戚先借着。 没有海外资助的,东凑西借先能把第一学期学费凑齐就阿弥陀佛了,生活费和接下来的学费都要在当地挣。  所以当时出国的都去学点手艺,搞个证书,以便容易找到工作。如学点英文,烹调,电工等。  记得前后花了个两三年,期间无所事事,我父亲就建议我出去旅游。

这趟旅行,夸张的说,我几乎走了半个中国。除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事情,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  当年相机真的是凤毛麟角,有一架大概相当于如今拥有一辆法拉利。  幸运的是朋友亲戚同行的时候帮我拍了几张,如今还可以回味一下。  真的,照片要比记忆长久。

除了进出西安乘坐飞机外,其他都是火车加汽车。  从汕头到农村坐过客船。  有一段路是从长沙坐湖南供销社(当时还叫供销社)的卡车,经韶关到了广州。然后周折到了雷州半岛,从湛江搭坐轮船渡海到了海南岛。  在广东还去了特区珠海,深圳,中英街,在蛇口登上了瓦良格号,也就是中国航母的前生。  后来在澳洲我也登上了美国航母华盛顿。我想我很可能是极少数登上中美航母的人。

第一次登长城



第n次游长城 去过北京五六次,每次都会当好汉登长城



这是后来的照片。我儿子在长城上和藏族妹妹眉来眼去



上海中苏友好大夏 上写“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西安华清池



湖南张家界



驾驶中国pheasant的拖拉机, 没错,我也是中国骄傲的pheasant



海南文昌宋家老宅和宋家后人合照



海南凌水,空军基地附近



广西桂林象鼻山



桂林阳朔漓江游



最后总结一下, 如今由于信息咨询的发达,如今了解一下其他地方易如反掌。  往往使很多旅游的目的地或多或少地失去了许多新奇,而缺少强烈的冲击力。  我这趟上个世纪的旅行,舟车劳顿,常常是咸菜白粥馒头充饥。可我亲眼看到了祖国的山河风貌,见识了各地风情习俗,美的,好的,坏的,丑的,都经历过。  可以这么说:回来之后,我就平视世界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