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说说修行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情况
说说修行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情况
一般人的认知中,修行人应该会是这样的一些经历: 如果先前是又穷又病,那么改过修善,认真精进修行几年,结果应该是,家庭变得富裕了,身体也健康了,一切慢慢都如意了;如果你原本福报很大,很富裕,那么越修行,稫报会越大,至少也能保持原有的大福报,身体也依旧健康,寿命也会很长,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好,平安吉祥。我最初听闻佛法,也以为会是这么一个流程,而且我现在经常听网上一些人讲经也是这些说法,我经常听到一些宏扬佛法的人,说,你修行修的福报很大了,心情好了,自在快乐了,就是修行修好了。如果你越修福报越小,烦恼越来越多,还各种苦难,你就是没修好,……等等等等,其实很多人他自己并没有切身修证过,他才会这么说,他以为会是这么个样子,我最初听闻佛法也是这样的认知,而且也是这么对别人说的。其实这些都是没有阅历,没有真正修证过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只是在修六道里的人天福报,修这个世间善恶法里的福报,这个说法是对的,事实也大体会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是在修真正的?道",超出善恶之外空有不二圆满的?道″,而非单纯的只修人世间的福报,长寿,而且这个修行人这一生可能会有点成就的话,那恐怕完全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我先说说真正的修道人可能会经历些什么,如果一个修行人,具体比如说,你修的是念佛法门吧,你如果平时也在改过修善,也在读经念佛,但是有一搭没一搭,不精进,你可能不会有什么业障,但是如果你开始精进了,很可能这一生真要出离生死了,业障就会现前,而且修行越精进,业障会越严重。其实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任何人想要脱离一个圈圈,一个阶层,一定不会是一仵很轻松的事情。一定是会有很多磨难。修行也一样,以念佛法门来说,如果你一直是在事念的阶段,没有进入到理念,磨难还不见得会有很多,但是一旦进入理念,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状况。
先简单说说什么叫事念,什么叫理念。事念就是事相上的念佛,很多人听到佛法,听到净土的美好,深切感受到这个世间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想在这一期生命结束后生到佛的净土去,但是他不能全然明白这个净土是怎么现起的,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现起的,也不知道什么明心见性这些,就是简单的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佛的净土,光明美好,没有生死,真诚的希望下一生生到那里去,因此开始修行念佛,这就是事念,就是事相上的念佛,持名念佛(即念阿弥陀佛名号),观像念佛,观想念佛,都属于事念。
理念的念佛,念的佛就是自心,自性,就是自已原来光明的自性本体,这个本体,佛和我们,包括三恶道的一切众生,都是一体,众生因为迷失这个本体,成为了有生有死的众生,无尽的生死流转,诸佛由于证入了这个本体,因此成了佛。无生无灭。修行人悟入这个本体后,所念的佛,就是这个光明的自性,而弥陀净土,也就是这光明心性中的净土,一切众生,也是这心性中的众生,从事念进入理念,其实需要《楞严经》,这本经是佛经里最关键的一部经,禅门关钥。从昏蒙的生死六道悟证入圣贤光明无碍的香光世界的关键经典。
对于修行人而言,念佛从事念进入到理念,其实是一次质的飞跃。佛法里叫入佛知见,大开圆解,具体在禅宗里叫明心见性,等等名词,很多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我最初听经闻法时听到法师曾经说,?你修行要是修不好,大家都会笑话你,你要是修好了,你就无路可走了。"当时心里奇怪,修行修的好,应该是福慧具足,怎么会?无路可走″了呢,其实那个?无路可走"的阶段,指的就是这个阶段,就是转识成智悟入佛知佛见的那个阶段,这个阶段完全不是现在很多人弘法时说的?你修的福报很大,无灾无恼,没有烦恼,健康愉快,就是修好了"那种状况,那个阶段会是什么状况呢?嗯,很多人一定看过最早版本的《西游记》,孙悟空在得到火眼金睛前,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被烧了四十九个日夜,烈焰中烤炙翻滚,精炼而成,修行到那个阶段,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孙悟空那只是得到了善恶法中事相上的火眼金睛,也只是在老君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佛法里那是入佛知见啊,哪怕只是悟入,那也是圆修圆证的开始。修道自然会相伴的磨难,无数次命在一线的经历,无量劫的业障灾难磨难,全部会在那个阶段现起,那个阶段所要经历们灾难苦难不会只是一件事两件事,而会是糸列,也不会是一天两天四十九天一个月两个月,而可能会是几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将来住世要很久,超过百岁的话,这个阶段可能会更长,三十年或者更多。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是一直都是狂风暴雨般不间断的苦难,它象一个过程,最初有些年一定是很密集很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趋于和缓,偶尔会有些现起,但已经不会太严重。佛在经典里经常告诉我们要修行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忍耐),精进,禅定,般若。这个忍耐,其实真正成就我们忍耐工夫的是在这一阶段,象平常亲戚朋友家人邻居上级同事说上我们几句,其实那都只能算昰毛毛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真正的忍耐是进入理念前后那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长期的忍耐,那才是真功夫。大乘修行人和小乘行人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大乘行人需要承受这一过程。
这个阶段应该是每一个进入理念的修行人的必经之路。这些磨难苦难灾难对于修行人而言,有几点大的好处,其一是消除业障,其实这个业障啊,是每个人都有,圣贤们在没有成道以前都有,况复我等,佛的一位弟子,在证道后用天眼看到自己轮回时曾经堕落在地狱受苦时种种的恐怖情形,全身都出来血汗。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死轮回的长河里,都曾经堕落到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过,没有一个人例外,只因现在业力消尽诸趣流转后,此生又来到人道,加上有隔阴之迷,因此不再记得而已。平常不修道,这些个业障不会全部显现出来,一旦一个人开始修道,要出离这个生死圈圈的时候,几乎无量劫来所有的业障都会现前。一个人修行出离生死的那一生,应是无量劫来苦难比较多的那一生,承受这些,便是消掉了自己的业障;
另一好处,是被保护。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一个人很早就成功是会有些风险的。容易飘。容易堕落,长期的那些不太舒适顺畅的经历会磨练我们的坚韧的意志,耐心,也可以在这一漫长的阶段多多积累福报,诵经习典多多增加智慧。消业的同时,修善积福,增长各方面的智慧。
三者是往后余生很容易能同情理解别人,一个人曾经或现在生过病,他很容易便会同情病人;一个人曾经经历贫穷和挫折,他也会很客易理解体会到别人的不易。常生同理之心。
此外,一个人如果不经历挫折磨难,往往骨头软的像面条,什么事情都承担不了。现在很多年青人衣食无忧的长大,动不动就抑郁了,其实就是没有历练,狂风暴雨闪电雷鸣里磨砺一番,什么抑郁也没有,越活越精神,越活越有力量。
总之,佛经里讲的没有错,一切法得成于忍,在忍耐中做一切正确的事。利益家人利益社会的事。忍耐虽然柔软,但是很坚韧,不脆。能成就一切。而且这个阶段也总会过去的,当你有一天慢慢从这个阶段走出来,会发现,以前是障碍的一些东西,现在已经不是障碍,时间已经将所谓的障碍清扫抹平,斗转星移,物非人非,心性中一切物象早已变换,生命一茬一茬地离开,新的生命也已经来了好几茬。兴衰荣辱,春夏秋冬,渡与不渡,一切事物正以它自然的规律运行着。而修行人,经历这么长期的忍耐积累,业尽福至,内心也应该己经比较强大,荣辱不惊,真正的自在无碍。这一切都是在时间的推移和默默认真修行中自然成就。在此后随缘住世的日子里,日常生活中修学普贤菩萨的行愿,命终自然而然入于诸佛光明藏中。普贤菩萨十八愿王导归极乐。自然成就。
再回过来说几句上面说的?无路可走″,这并不是说此后余生永远无路可走,那只是一个在人生里很短暂的一个阶段,而短暂的无路可走之后,余生会是走到哪儿都行。那是一个从执着到解脱的转折点。而且应该是此后慢慢的会越走路越宽广。
也许有的修行人会说,我也修行,我怎么就没有经历过你说的这些艰难,我修行修的福报很大,也根本没有挫折苦难,身体也健康,相貌也很好,我根本就没有你说的这些,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自己问一下自己,自己检查一下自己,你是否修行很精进,是否已经入于理念,入佛知见,如果没有,那么将来有一天,或者哪一生哪一世,你切实修证到那个阶段的时候,你会知道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自己就会告诉你自己。
人生四季,并不是只有春夏秋,还有冬天。莲花是在四面灼烤中盛开,火眼金睛是在烈焰中炼就,佛知佛见也是在苦难中得入,虚云九磨十难,寿命一百二十岁磨难无量,梦参老和尚,夏莲居,还有其他的大修行人,无不是阅尽沧桑苦难,修行人多阅读一些大师们的传记。他们的经历会告诉我们遇到这个过程如何处理。这个阶段如何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