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来自WSJ2025.04.04 的文章“A Market-Rattling Attempt to Make the American Economy Trump Always Wanted”
我理解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想要使用关税——他希望工作岗位回流美国。其逻辑是这样的:通过征收关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将变得更贵,如果国内有替代品,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本国产品,从而促进国内就业。
然而,这背后有太多假设可能并不符合现实。他的政策也缺乏战略性。他或他的团队是否想清楚了,究竟想扶持哪些产业?他希望支持哪些关键领域?也许可以是可再生能源(啊,对他来说当然不是),芯片制造,或者电动汽车制造(啊,他可是“钻井宝贝”那一派的)。他真的想把服装或鞋类制造业带回来吗?这些行业可能会带来污染,而美国制造业在这些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力。
他几乎不加区分地征收关税,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加重消费者的负担。消费者将变得更加谨慎,从而减少消费。企业看到消费放缓,也会收缩招聘。人们更难找到工作,因此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如此一来,经济就陷入了衰退。
与此同时,制造业工作真的回到了美国吗?并没有,因为政府并没有采取足够措施让美国具备竞争力。政府有没有在提升美国劳动力的技能方面做出努力?特朗普是否曾表示,这个国家需要通过加强STEM教育来变得更强?他是否做过任何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竞争力?事实上,如果没有移民,美国的竞争力将更加堪忧。
这个国家的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其法治、高效的金融系统,以及法律体系的可预测性。如今,即便这一优势也在被这个政府所动摇。
当这个政府推行保护主义政策的同时,其他经济体很可能会寻求新的贸易合作关系。这只会让美国变得更不具竞争力,完全违背了征收关税的初衷。通常来说,关税或其他保护性措施是为了暂时保护那些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产业。但不幸的是,这并不是本届政府的做法。
不加区分的征税只会激怒其他国家。他们很可能也会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政府是否考虑过这对美国出口行业的影响?
尽管美国有贸易赤字,那些有贸易顺差的国家通常会用这些盈余购买美国国债。也就是说,美国人享受全球竞争带来的低价商品的同时,美国政府和消费者也能以较低的利率借到钱,因为美国国债有持续的需求。
一旦打破了自由贸易体系,不仅商品价格会上涨,导致通胀并增加消费者负担,借贷成本也将上升。因此,房价可能会承压。而企业估值也将受到影响,比如苹果公司,其产品依赖于全球供应链。如果政府想要征收关税,为什么不先在美国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现在iPhone变贵了,但又没有美国制造的替代品可买。这只是在抬高价格,并不能带回工作岗位。这样的政策有什么意义?
这个政府的政策推出方式之混乱,令人惊讶又失望。这位总统似乎什么都要亲自管,而不是让专业人士做他们擅长的事。他身边的人都要迎合他,而不是他信任团队、分权管理。他不容许任何挑战。那么,这样能制定出什么良好的政策吗?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政策自己暴露结果。人们最终会看到这些政策的后果。(2016-2020他第一任期减税时,公司们不是用减税的钱回购股票,而不是投资扩张吗?)既然人民选了他,那他的政策就得落地执行,让大家看清楚后果。
他现在的税收政策呢?在国内,他努力削减联邦支出,是为了实现减税。较低的税率本应对企业有利。但如果经济环境是i)大规模削减联邦工作岗位,ii)在现在这个关税政策导致的股市价值剧跌带来的财富效应(抓紧口袋不消费),价格上涨,那经济就很可能陷入衰退。那样的话,即便税率降低,对企业扩张也不会起什么积极作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没有经过充分考虑的。他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推进政策,总是站在聚光灯下。
这种混乱的政策方式将让美国不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而一个国家真正的衰退,不是靠这种政策就能挽救的,反而加速了这个伟大国家吸引力的流失。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个国家需要做的是培养更多工程师,就像马斯克那样。让企业多样化供应链。如果确有经济优势,就把制造业带回来;如果没有,这个国家就应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我们输出好电影、好游戏、好创意——这种创意源于自由的土壤,这或许才是这个伟大国家真正的竞争力。
提笔写下一点浅见感想,文字也粗糙。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