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宿命智 3.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梁伯看见妈妈的脸色越来越红,情绪激动,问:“凤玲,我说了什么让你忌讳的事吗?”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可是脸色没有变好,说:“大姐夫!我心情不好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这你一来,我就想起来去年和前年的事儿,小卢岩和沈阳老刘闺女定娃娃亲的事。不知道是咋回事儿,想起来,我就闹心。”

梁伯说:“啊!是这么回事儿,那今天咱俩,不!咱仨人,小卢岩也算一个,把这事儿好好研究研究。”

妈妈说:“小卢岩明白啥!还算他!那咋就冲一下,孩子就能记住,而且一直记到20来岁?”

梁伯说:“人家就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就有可能感兴趣,找那个人,然后就形成了一种感觉,一种习惯。他记着,但又不是很清楚地懂得。后来,在经家人和外人有意无意地唠嗑、提醒,就可能记住了。”

妈妈说: “到二十来岁,被信任的人一说,就信啦?我看这说法有点儿玄乎!”

梁伯说: “对!所以人家说,在肉眼通的第三步作法中得父母和这孩子最信任的人一起告诉这个孩子。”

妈妈说: “我还是觉得这说法玄乎!小孩儿能记住吗?还要记住那么长的时间。说着,她瞟了我一眼,对梁伯使了个眼色,笑着高声说,‘前年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屋里,那个沈阳老刘大哥就自己进屋了。也不知道他是咋整的,那把小卢岩吓得,喳喳的! 叫得像杀猪似的!我和他爸都在厨房呢,听着都刺耳。’”

我一听就不高兴了,立刻说:“不是喳喳的!也不像杀猪的叫声!”

梁伯转到我跟前说:“哎呀!卢岩都听明白了。那你是咋叫的,给梁伯模仿一下。”

我就模仿我当时的叫声叫。梁伯转身问妈妈: “那时候,他是这么叫的吗?”

妈妈说: “好像是这样叫的,但我记不得了!”

梁伯又转到我跟前说: “卢岩!你给梁伯模仿一下杀猪的时候,猪是咋叫的?”

我就模仿杀猪的时候,猪的叫声。

梁伯站了起来,喜悦地对我妈说: “他都记着呢!这两种叫声根本不一样。咱俩说的话,他也都听明白了。”

3.3-2

妈妈说:“我还真不知道;他学的还挺像的! 他们俩人都大笑着。”

我直瞪瞪地看着梁伯,被他发现了。他立刻转身走到远处的屋墙边,背对着我。

妈妈问: “咋地啦?大姐夫!”

他回答: “卢岩不愿意我了;他在看我呢!”

妈妈看了看我,说:“他没不愿意。真是,他看你干什么?”

梁伯说: “刚才,你说他像是杀猪似的叫,他不爱听了。我还跟着你起哄;卢岩要讨厌我了。你劝劝他。”

妈妈看了看我,说:“卢岩没不愿意!”又对我说:“卢岩!不许盯着人家看!没礼貌!刚才说你叫得像杀猪似的,是我,那不是我说的么!”

梁伯一听,赶紧过来说: “这就行了!现在他还没怨意。要是烦我了,就晚了。”

妈妈想了想,说: “是啊!这小孩儿就好察言观色,要是认上那个扣儿,烦起某个人来,三年五年也改不过来。卢岩!说你叫得像杀猪似的,是我说的!你看你梁伯干什么!不许这样!”

梁伯立刻说: “凤玲!别说了,这就行了!卢岩不误会我就好!”

3.3-3

妈妈突然说:“大姐夫!这回我可信了!咱俩刚才说的,这小孩儿记住那次冲,十年八年的没问题。再像咱们似的,在他旁边这么唠这事儿,那他可能记住20年。”

梁伯问:“怎么说呢?”

妈妈说: “你看,前年沈阳老刘整这事儿还是在我们家屋里呢,小卢岩就记住了。要是把小孩儿突然带到一个新环境,再来个陌生人,那么一吓唬,事后有人有意无意地提醒着,那小孩儿还不得记住一辈子啊。”

注,宿命通是回忆出了全部的前半生的经历。而这次谈话刚好再次帮作者我温习了过去的经历,就成为了他们在培养我宿命通的能力。

返回卢岩回忆录的目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