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月季梦中仙》

创新,是我生命的底色;发明,是我灵魂的诗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门前月季梦中仙》

涂向真(Tu Xiang Zheng)

春意正浓,我家门前的月季花又迎来了盛开的旺季。那一朵朵金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如流金泻地,层层叠叠,绽放着华丽的喜悦。花香浓郁,随风四溢,仿佛将整个小院变成了一个香气缭绕的梦境。

我站在花前,仿佛不小心闯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月季的世界,是花的国度。眼前,片片花瓣化作仙裙,簇簇金黄化作冠冕,无数花仙子翩然起舞,在光影间轻吟浅唱。那香气,不再只是鼻尖的感受,而成了可以看见的丝丝缕缕,如烟似雾,飘向空中,缭绕四方,化作王母娘娘御花园中最尊贵的馨香。

曾几何时,这样的花园,这样的天地,是我幻想中理想的世界;而今,低头一看,现实正如梦境——门前这片花海,便是我心中的人间仙境,温柔了岁月,也点亮了生活的光彩。

月季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风姿绰约,花色娇艳,不畏严寒,坚忍不拔,气质出众,因此受到文人墨客的热情讴歌,历代关于月季的诗词也是不胜枚举。

中国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月季》: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这首诗从四季转换来描写,揭示出月季花一年四季都会盛开:只有月季花好像忘记了时间,永远也不会厌倦,从春天到冬天花开花谢,却总没有结束,总有新的花朵次第绽放,供人们观赏。月季花表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破土而出,无论酷暑严寒都能在一年四季盛开。

美国诗人对玫瑰(rose)的钟情,堪称文学传统中最持久而华美的花卉意象。而“月季”虽在英文中常译为 China rosemonthly rose,但在美国诗歌中,通常也归入 rose 一词之中。

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的《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最后的玫瑰》)是19世纪美国最流行的诗与歌曲之一: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one;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这首诗以“最后一朵盛开的玫瑰”寓意人生的孤独、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凋谢,是一首极具哀婉之美的经典,在美国广为传唱,连林肯总统也曾引用其句。

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Edmund Waller)的《Go, Lovely Rose》堪称英国文艺复兴后“玫瑰抒情诗”中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最具音乐感的玫瑰颂诗之一:

Go, lovely rose—
Tell her that wastes her time and me,
That now she knows,
When I resemble her to thee,
How sweet and fair she seems to be.

这不是对玫瑰花本身的颂扬,而是借玫瑰传达爱情的柔情与感伤。他将玫瑰当作爱的使者,希望它传达自己对美人如花般短暂的怜惜。结尾句“Then die—that she the common fate of all things rare / May read in thee”,更将玫瑰花短暂的生命升华为哲理:美虽短暂,但因短暂更显珍贵。

当我伫立在门前,凝望着这片灿烂如霞的月季花海,心中泛起的,不只是对美的惊叹,更是对生活的感恩。人间有花,岁月有光;四季流转,而花开不败,仿佛是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恒久的希望。愿我心中的这方小花园,永远葱茏芬芳,也愿每一个走过平凡日子的人,都能在微风花影之间,遇见属于自己的温柔春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