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或不表达的选择

人生来就要表达,去听一下初生婴儿的啼哭,就知道大概。 后来,现实让他们懂得,在公众场合的表达,会惹来麻烦甚至危险,就渐渐少表达或不表达了。 于是,他们就失去唯一可以达到自己需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手段。 也有人曾经表达过,结果发现没有什么作用,就说,表达有什么用,还不如沉默。 须知没有作用的原因,还是因为不表达:群体不表达。如果有半数以上的人表达,表达就会显示作用。 “会哭的孩子奶水足”。作用的结果,就是整个四周环境朝着符合你的意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朝着违背你意愿的方向发展。 你是选择表达呢,还是不表达?

施化 发表评论于
一个童话故事。

上帝突然良心发现,打算给所有的动物都配上和人一样的大脑,因为有人批评他不平等。

从3004年元旦的早晨开始,所有的动物,包括大象、狮子、老虎、狐狸、野兔、羚羊……都突然发现自己会思考会说话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感谢上帝的这一仁慈。对有些动物而言,思考的功能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麻烦。

原来这些动物都是被人畜养的动物。比如猪、羊、牛、鸡……本来他们每天有饲料喂着,生活得很幸福。至于被宰杀也是将来的事,不会思考也没有痛苦。可是现在会思考就开始不满现状,和主人的冲突渐渐增加,麻烦也多了起来。

至于野生的动物,都非常感谢上帝的英明决定。自从会思考以后,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比如如何预防疾病,避免近亲繁殖,自己种植粮食,饲养高蛋白肉类生物,等等。

于是有人又向上帝建议,还是把人工饲养动物的大脑功能除去算了,因为他们的思考是多余的,他们不需要思考。

上帝给搞糊涂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