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天空,美丽的草 到英国不久,遇见朋友或者是经常相面的同胞,通常都会关心地问你一下,时差倒过来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一般都要狡猾地跟进一句:那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用到狡猾一词,没有挑战的动机。只是来这里的同胞,大多都是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心跳时刻,又千山万水地到了这里,最后脚踏实地站在心仪已久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地上,难免不心潮澎湃一番。但是,我想大多都要感同身受地大大地失望一下:这是莎翁的英格兰吗?这是叶芝的大街小巷吗?这是凭吊魂断蓝桥的异国风情吗? 回首祖国,哪个不是从北京、上海踏出国门?身后的繁华都市与眼前的陈旧小镇,不禁让人对这的巨大反差发出疑惑的感叹!不夸张地说,在难得一聚的场合,我听到的最让人浮想联翩的话就是对这感叹的追问。大家在相互嘘寒问暖之后,大多都要相视一笑地调侃一句:都是没出息的人啊,巴巴地跑来一看,傻眼了吧?什么英国,还不如咱中国,整个一个乡下嘛! 而我要描绘的我看到的英国,的确也是如此。不说跟我们的北京、上海比较,与我们很多的中等城市相比,英国的很多地方都只能用陈旧、破败以及孤僻这些词形容,与当今世界日益现代化的脚步以及追求繁华的思想,似乎是没有一点瓜葛的。如果不客气地比喻,我们一眼所能尽收眼底的英国,看上去就像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手持着她那根古老又高贵的银仗,站在时代的大道旁,傲慢地注视着来路,却又不失时机地表现一下矜持的礼节。当人们一个个地从她面前跑过,她的表情在那张经典的微笑之下,是距离、怀旧和浓重得快要腐朽的贵族气息并存的奇怪味道。 每当我走出去,我都忍不住想抚摸一番她的城堡,街角巷口的某些雕塑,脚下的那些青色的碎石,以及民居上的墙壁。我不清楚,这些东西耸立或铺设在那里到底有多久了。我甚至有些怀疑它们所要对观瞻的人表达的意图。 为此,我特意询问了一些在这里待了很久的“老人家”,但得到的回答常常也是答所非问的英式语法。后来,索性什么不想也不问,如言所示蒙头一路看下去,任凭那些城堡上的弹痕依然累累,雕塑上的烟熏火燎依旧是当年的涂炭,以及那些青石、那些民居、那些俯拾皆是的历史痕迹。 就这样穿行和徜徉。 也漫不经心,也望着对你微笑的白皮肤们微笑,也心情随意着、衣装随意着。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扳着指头算算,感觉应是换洗的时候了。可脱下衣服一看,样子还是像刚换上时那样的整洁。再看脚上的皮鞋,真怀疑是不是每天都有人帮我擦过。心存疑虑,却也不像初来时那般大呼小叫,静悄悄地看一下别人,便也跟着坦坦然然。 但是为什么我的衣服还不脏呢?回想国内的生活,衣服倒不必每天换,皮鞋还是要每天都要擦一下的吧? 带着许多疑问,眨眼间已在这里的土地上走过近一年时间。虽然我还有很多疑惑,但当我每天都能抬头看见那湛蓝湛蓝的天空,和一出门就能踩到的毛茸茸的青草地,我就知道会有一个疑问将从我的脑海里抹去。 那样的天空,湛蓝是那样的耀眼,也醒目得让一朵朵的白云,看上去流淌的是那样的清晰可辨。当偶尔有一两只鸟飞过,“天空有鸟飞过的痕迹”——这句泰戈尔的诗的意境,竟在此时有了解读。而最让我陶醉的是,那些留在天空上的飞机喷出的尾气,像国画中的白描,一丝丝,一缕缕,被风带着,被云绕着,也被我的目光追随着,经久不散去。 真的是美丽的天空,美丽的草。站在这样的草地上,青草的味道在四周飘逸,头顶着这样的蓝天,我忽然记起了我们的一个词组:绣花枕头。是的,绣花枕头,外面很美,只是里面一团糟。而英国,结结实实地让我感到了那个词之外的嘲讽。就像这湛蓝的天空,因为湛蓝,所以简单,也因为简单,才使天空看上去更加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