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iary 59 --- 戏说大人物和小人物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过去的这两年对于中国的“大人物”们来说,可谓是一波三折,命运多舛。先有‘上海大亨’周正毅落马,‘中原巨富’乔金岭自杀,再有‘总理红人’王雪冰受审,荷兰华侨’杨斌入狱,‘新疆啤酒花’老板艾克拉木神奇失踪。说来也怪,自从这些当年的‘小人物“摇身成为许多名人榜上的“大人物”后,就命运不济,见光就死。

 

其实这些“大人物”也是人,人哪能不犯错。在这个浮躁虚无,诚信低下的社会里,大人物头上的光环更让这些人做起“大事”来理直气壮,从不脸红。结果人们为了争当和扮演不同层次的“大人物”而忘我“试错”,结果许多人上了名人榜就一路随风而去,直到完全消失。那些名人评选单位则大多依附一些国家机构,拿着盖有国徽红章的红头文件,真让人感到皇恩浩荡,福祉世间,恨不得马上面跪北方,三呼万岁。只不过这些名目繁多,花样不少的“人物排行榜”真正有意义的不多,大多数是为化缘而来。

 

细究起来,中国的许多问题就是与这些“大人物”有关。如果把近十年中国出现的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其因果关系的背后均有各色“人物”,大问题有“大人物”,小问题就有“小人物”。这些年来,许多大贪污受贿案中主角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光环,什么“人大副主任”、“东方之子”、“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等不胜枚举。说他们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我认为不是,最根本的是社会体制和游戏规则出了问题。在社会诸般利益的诱惑下,抵御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解决痛苦的办法仅有两种:一是接受诱惑,解决物质生活方面的痛苦,但却永远背上了精神上的痛苦;二是承认现实基准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方面的痛苦,以普通人的心态去过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与同个社会阶层的人相比物质生活标准低些,但却少了一份精神上的包袱,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精神自由的呢?

 

说到中国官场上的“人物”就更有意思了,这里是以官阶来排序的:从九品至一品,一品以上不叫“官”了,统称领袖,历史上的各朝称之为皇帝、天子。所以,官场上的“人物”也就分“大人物”和“小人物”了。文革前行政十四级以上称之为“高干”,余下就是“干部”了。应该说“高干”算得上“大人物”了。中国官场上的金字塔几千年未变,只是官场上的玩法与时俱进,创新不断。孔夫子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最难养的人物其实是“小人物”,你不养不行,养得不好就更麻烦了。中国历史上概称为“优孟”,即是宫廷里为帝王提供日常娱乐服务的特殊阶层。历史走到今天,“优孟”也不局限于原有的范围,千百年来,其人格状态像天体运行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渗透到民间大众之中,成为一种中国文化,至今运用,普及之广,内容丰富多彩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吃、喝、玩、乐、送”皆属此道。

 

最后说说“人物”,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解,只能以百姓之粗来略为解释。“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物”则是“东西”。若把“人物”两字连起来,就是“人这个东西”。所以,在我们百姓的俗语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你这个老百姓”。因此类推,“大人物”既是“大老百姓”,“小人物” 则是“小老百姓”。怎么还是觉得有点别扭啊!

 

 

 

写于2004年12月19日多伦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