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特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而至今,已有无数的中国的留学生在世界各地闯荡。他们的身影、行动、成就已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出现。《曼哈顿的女人》的主人公,在《北京人在纽约》中扮演主角的演员姜文、王姬,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当这部《闯荡北美》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疑问:老生常谈还是另有新意? 当我翻阅完毕时,舒了一口气。我得说;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作者陈思进笔下,已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描写中国留学生的老套路,有了新的历史特征,新的思维空间;即使是相似之处,也似而不同了。 历史的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但标志历史变迁的关键性事件却常有偶然性。陈思进卷入了一个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如果事先有一个人知道,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它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可它没人知道,它发生了。而它的影响却是历史性的。 这就是震惊全球的9。11事件。 在天不知、地不知的情况下,陈思进成了幸存者。当恐怖分子控制的飞机撞在世贸大厦86楼的同一个时间,陈思进正在80楼安祥地办公,甚至第一次的震动感,他还以为是同事开什么玩笑;而几分钟以后他就自觉到已处在生与死的临界点,投入了逃生的人群。当他跑出大厦,继续向前狂奔,2分钟后回头一看,大厦象一块熔化的巧克力,伴随著巨大的轰响,坍塌了下来。 9.11标志著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要求政治家们调整政治对策。而经历死亡威胁,从死神的羽翼下冲出来的个人,陈思进尽管身体毫发无损,心灵却似乎经历了整整的一生。很自然的,他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以新的视角,梳理新的思路,规划新的未来。这一部书的独特价值也由此而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从长期的政治运动、计划经济的厚重的阴影中小心翼翼、左顾右盼地试探性地迈步,政治运动带给人们的不安全的惊恐,计划经济造成的贫穷的难忍,远没有消除。国门尽管只开出了一丝缝隙,境内外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现实生活的反差,已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冲击。人们带著自卑、羡慕、神秘的心态注视著发达国家的生活。 按照玛斯洛心理学说的人生五个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国留学生的多数人在陌生的环境中的整个心理状态、行为状态,不能不侧重在生存需要的急迫的追求中。他们要学习,要熟悉环境, 要提高社交能力,都围绕著一个中心----居住权、生活和学习的费用。心理空间、生活空间的扩展受到很大的束缚。 应该说陈思进也经历这样的过程。在他出生的前夕,他的最基本的依靠者父亲和外公,都成了“右派分子”(这是中国特有的政治概念,实际上是无罪的罪人,时间长达22年)。而实际上,父亲和外公都是很优秀的人物。父亲是一个很能干的技术人员,而外公曾是中国最著名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负责人,是文化界出类拔粹的人物。因此,陈思进在政治、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度过童年和少年。当他步入青年,摆脱这压力,改变自己的地位,是他人生的渴望。走出国门就成了他的追求。他既不是政治红人的后辈,又不是经济大款的子弟,实现这追求也格外的困难。 历史进入了21世纪,留学生的状况有了变化。 一是他们对发达国家已经具有了更理性的体察和认识(9。11更提供了进一步深入体察和认识的条件),逐渐摆脱盲目的羡慕,片面的评断。 二是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挣扎和苦斗,他们自身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生存的能力。 三是中国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尽管政治体制的改革困难重重,民主化、法治化没有基本实现,但与政治运动频繁,没有基本政治安全的反右、文革毕竟大不相同。 这就是说,陈思进们思维空间,生活空间扩展开阔了,具有了多样选择的生活能力;他们已由偏重生存需要的追求向偏重自我实现需要的追求过渡。 在《闯荡北美》中有一节可说是点睛之笔,这就是《漫谈“美国梦”》。陈思进在这里集中探讨了闯荡北美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探讨。 他首先描绘了各种不同的目标追求,在层次上给予了区分。 为什么一定要闯荡北美呢? 这里有两种“五子”:“房子、车子、票子、娘子和儿子。”另一个版本没有了“娘子”,而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和儿子。” 陈思进回顾自己从国内到国外的经历,很有说服力地否定了这些低层次的追求。因为从整个现实的环境和条件看,追求着同样的目标,已完全没有必要支付如此大的成本在北美闯荡。他在全球文化交流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关系的层次上,给“美国梦”以新颖的定位:“那就是Freedom of choice(自由的选择)……Do whatever you like and go wherever you want.”(干你喜欢干的事情,去你想去的地方。) 我确信,《闯荡北美》不仅对留学生的人生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它对所有的青年人,有所追求的青年人是有启迪的作用的。 注: 沈敏特, 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教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制作中心创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