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块耶路撒冷土地上,迦南人是最早的原始居民。他们在公元前约4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部沿阿拉伯海一带到这里定居。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 ,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此外,巴勒斯坦早期还有阿穆尔人和亚兰人等部落居民。
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莱人,在摩西带领他们走出埃及,并接着由约书亚的带领下越过约旦河进入神应许的金地迦南,几经兴旺与流散。在最后一次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屠杀、大流散中,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犹太人仅占当地居民的8%
犹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纪起离开巴勒斯坦之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慢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而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欧洲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动,十分猖獗,被屠杀的犹太人不计其数。这样,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初步兴起,也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 特别是在《贝福尔宣言》发表和英国委任统治之后,巴勒斯坦犹太移民成倍增长。已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当地6%的土地。)
1947年11月30日清晨,由于阿拉伯人不满分治决议的面积划分,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爆发,开始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以阿拉伯国家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支持下,经过五次残酷的中东战争,以色列越打越强土地也越大,立稳了根基。而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至今,已有百多万的巴勒斯坦难民,流散在周边国家的难民营中。
以色列从无到有,能以一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赢得独立并立稳根基,有许多原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千年来,以色列人在四处被杀戮被驱逐的情况下,有强烈的回家立国的愿望。无家可归的伤痛,没有几个民族会比流浪千年的犹太人来得深切。尤其是在历经二次大战恶梦后,更坚定了他们的立国信念,并迫切的付诸于行动。
德国集中营的幸存者,刚到巴勒斯坦,就拿枪上了前线,无怨无悔地战死在耶路撒冷郊外;年青姑娘哈达莎•李普希茨,在报告敌情时不幸中弹,话通完时血也快流干就死了。驻扎在欧洲的美国空军中的犹太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深夜拉开机库大门,开着B-19“空中堡垒”飞向以色列,还未见到自己民族的国家,先去交战的对方首都开罗,投了一圈炸弹。
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威茨曼的儿子是战机飞行员,开战不久,就战死在兰天。如同战韩时毛泽东的儿子战死在朝鲜,这无字的战争动员胜过万语千言,血战到底的誓言刻在个战士心头。民族已无退路,官不贪财,兵不畏死,众志成城。以色列能赢得独立,靠的是犹太民族的英勇奋斗,也有国际间政府与民众的支持。欧洲左派人士视以色列建国为弱小民族的独立解放,掀起了西班牙内战后最大的志愿军行动,有五千人奔赴巴勒斯坦,与犹太军民并肩战斗。志愿者之中,一百五十多人倒在那块土地上。
大凡一个国家的建立总是以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与生存为代价,都有血腥的历史,如同两百多年前,美国的建立牺牲了当地的土著民族一样。强者生存,这是条恒古不变的真理。
“昔日难言伤痛事,今朝又到眼前来”。历史又重演,不过换了角色。现在的巴勒斯坦人,为了失去的家园,英勇奋斗,无怨无悔地倒在以色列军人的枪下。在强敌面前,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做成炸弹,与抢占家园的敌人同归于尽。国际舆论,也对巴勒斯坦难民倾注了更多的同情。今天的巴勒斯坦人,就像昔日的犹太人,是他们,在到处寻找容身的场所。而死后的阿拉法特,也不能葬在耶路撒冷,那曾是自己的土地。
文化教养和苦难磨炼都无法消弭人性黑暗面,两个民族,终不能和平共处,这是人类的悲哀,但智力超群的犹太人,终究也应该找得出就地解决的办法。1995年遇刺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六日战争时,曾是以军参谋长,在希伯莱大学赠拉宾名誉学位以嘉奖他夺回耶路撒冷有功时,拉宾在受赠谢辞中,不是颂扬被世人认为是军事史上奇迹的已方胜利,而是用沉重的语调说:
“前线战士亲眼见到的不单是胜利的光荣而更是胜利的代价:战士们流着血倒在身旁;而且我知道,甚至我们敌人所付的惨重代价也触动着我们很多人的心。大概犹太民族从来就没有学会、或令自己习惯于庆祝征服和胜利的狂欢,所以我们接受胜利时,总是带着很复杂的感情。”
这种“很复杂的感情” ,是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时无奈的忏悔与悲悯?而上帝呢?如果确实存在,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忏悔与悲悯?请问上帝,为什么要他的子民,巴勒斯坦人,生活在流离失所的苦难中,而让现时的强者,以色列人,生活在这样的忏悔与悲悯中?
注:
- 由于历史久远与覆盖的范围较广,有错的地方请各大侠们指正。今后每天会上贴一小篇,谢谢!
- 1USD=6.4埃及磅
- 1USD=4.3以色列新谢克尔
- 此文参考许多历史文章而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