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北京----美国----香港 居美三年,一直在文学城潜水。不知觉间已经到time to say goodbye了。收拾行装,即将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蓦然感伤。想起13年前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最有感觉的一句话“自兹别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此刻,不一样的旅程,却一样的心情。 我想记录下我的经历,是道别,也是为了纪念。毕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这样梳理自己的时刻将会离我越来越远了。 初来美国的时候已过而立之年。以大学毕业工作近10年的状态,再重新选择出国读书的确不易。当时的我事业遭遇瓶颈,但生活祥和,家庭美满。我想过在国内找个外企慢慢做上去,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当时MBA正大热,我的本科学校挺好,工作经历也沾边,就想出来读MBA。花了大半年时间准备,顶着北京深秋的沙尘暴去新东方上课,和几百个20出头年华正好的弟弟妹妹抢座位分考卷,老婆开玩笑说:“你是你们班最老的学生吧。” 我忘了怎么回答她的,也许我压根儿就不想回答。 天遂人愿,2001年4月我收到了商学院录取通知书,是美国东部TOP 30的一所学校。我的GMAT成绩不算理想,无法申请奖学金,但无论如何,我花了极短的时间实现了出国读书的愿望,我已心满意足。 两年的学习紧张而充实,以我没有任何商科知识的背景,最终能拿到会计和金融的全优,并且通过CFA第二级,我自觉自己尽了全力。读书生活简单平静,这两年间,如果说有什么乐趣,那就是寒暑假能回国和家人团聚。周围的很多中国学生因为担心签证极少回家,我却从未遗漏任何一个假期。有时候还想,签不回来就待在国内了,反正我也无所谓。大概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佑护了我吧,多次往返我居然从无障碍。 MBA学生读书和找工作几乎齐头并进,有时候甚至后者为先。可是2001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就渐入颓势,学校刚刚送走上届学生,美国便遭遇911。虽然就业压力尚未迫在眉睫,但已经能从高一届学生的面色中感觉到事情不妙了。素日里大家虽然绝少谈到就业问题,特别是同班的中国学生之间学成之后是否回国早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禁谈区” ,但前途未卜的阴云使本来颇为他人艳羡的MBA身份变得异常尴尬,班上不少从入学第一天就忙于参加各种聚会,对任何一个只要对前途有帮助的蛛丝马迹的“机会” 都不放过的同学也骤然安静下来了,除了选更多的课更加努力地念书,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相比之下,我一直沉心念书,几乎不参加任何聚会,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至于毕业后的去处,最差就是回北京,那对我也没什么不好的,那里有我的家,我的朋友,我的good old time. 转眼到了2002年暑假,留在美国做intern的机会连美国同学都抢不上,何况外国学生。我早早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这是来美国之后第一个最长的假期,我没有理由不期待。何况此行的目的除了回家,还包括去一家美国公司的中国总部做intern。 说起来这个机会也是朋友介绍的,毕竟在出国前我没有任何外企的经验,也没有做过这一行。我联系的是这家公司的一个运营总监,他是个海归,刚刚到任意气风发,见了我一面就同意了。他让我跟着他上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还有其他几个国内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当时他们还算是实习生。这几个小孩儿真不错,领悟力好,也很有责任心。闲聊间他们知道我在美国读MBA,也挺佩服,好几个都说先在这里做几年,迟早也是会到国外读书的。 说是实习,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当时这家公司在嘉里中心的偌大办公室只有三俩个人留守,其他人不是在项目上,就是出差在外。唯一一次见到比较多的人是5个月后我回北京过寒假,在那个总监邀我参加的公司圣诞聚餐上。我看着身边这些年轻人,我知道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拿丰厚的薪水,拥有所谓“白领” 生活的所有配置,可以想见每个人都相当努力。可是,我怎么都觉得他们不快乐。当时我已经在心里盘算,毕业后除非万不得已坚决不选择这个行业。我没有百分之百否定的原因是,我难以预料半年之后当回到中国等待我的是什么。 有时候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戏剧化,2000年下半年决定出国时经济状况还一片大好,海外留学,归国创业,那些吸引眼球的因特奈特英雄们使人们相信:留洋=成功+幸福+财富。谁想到,刚出国就遭遇911。等到寒窗苦读两年怀揣洋文凭准备回国施展一翻拳脚了,一场蔓及中国的“非典” 又使所有的希望彻底破灭。 “非典” 肆虐之初的三月,我已经拿到实习那家公司的offer。职位经理,年薪RMB300,000。我自己感觉一般,但也聊胜于无,以当时的就业形势,手上有offer就算不错了。我计划来美国念书的时候就没打算留下来,所谓“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走,作别西方的云彩” ,也没感觉有什么失落的。直到临近毕业的五月份,情况开始急转直下。先是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劝我别回国,说那里已成“危城” ,火车站飞机场到处都是四散逃离的人。接着,就收到那家公司的通知,非常时期公司招人计划全面冻结。 暂时不能回国了,何去何从?我陷入从未有过的迷茫。读书两年,从未动过留在美国的脑筋,也没有投入任何心思和精力。现在要从头开始在美国找工作,没有任何资源和人脉,谈何容易呢。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参加了毕业典礼,从商学院院长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我相信毕业典礼上,绝大多数同学与我心有戚戚焉。书读完了,文凭有了,可是工作在哪里呢?两年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机会成本,总不至于是这样的结果吧。 这之前,我已发送简历,即便是泥牛入海。陆续有同学的消息传来,某个美国同学找到工作了,但薪水差强人意;某个同学去读金融博士了;某个留学生回国了;某个中国女生已经发了近300封简历,仍音讯全无。我自己依然一无所获。 我不知道是什么鬼使神差的力量使我在某个早上推开G教授办公室的门,而他也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和他谈论我的情况,也提到自己的困惑,希望他能帮助我,介绍一些机会给我。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他,也许是我的坦诚,也许是他对我课堂上的表现一直印象良好。我只知道在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我手里捏着一张纸条,这个在学术界颇有声望的教授说:你可以去找这个人,他是我的学生,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他那里也许有机会。 是谁说的?上帝关了这扇门,却推开了另一扇窗。对于我,这可真是一扇迎接阳光的窗户。在经过几个回合的Email往来之后,G教授的学生很快给了我回复,邀请我到位于新泽西的公司总部面试。 面试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先是和这位公司总裁见面,随后是公司的几位VP(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位就是我现在的老板) 。午餐也不轻松,VP-HR又问了我很多问题。不过,我能感觉到一切进展顺利。下午,当我踏出公司总部堂皇的大楼时,我觉得应该有戏。果然,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职位和待遇都超过了我的期望值。 无独有偶,在等待这家公司offer的时候,原来在中国的offer解冻了。那个总监在电话里颇为自豪地对我说:这回没问题了,跟着我干吧。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绝他。当时,我还在积极地联系学校当地的一家小企业,它在中国投资了近两百万美元生产产品,但是销售情况一直不好。企业主是个50多岁的美国人,人非常精明,疑心也重,对中国的合作者一直不怎么放心。通过七次面对面的交流,他终于确定授权我负责中国业务,包括组建新的销售队伍,拓展销售渠道等。给我的待遇是RMB45万年薪和一定量的期权。 我拒绝了那个总监的好意,对另外这两个offer,我并无什么倾向性,因为我本没有一定留在美国的要求,对在哪里工作并不太在意。何况,第一家公司也明确表示迟早要把我送回亚洲。相比之下,第二个工作更有挑战性,自主性更大,如果做好个人收益也相当丰厚。不过,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新泽西的那家跨国公司,用老婆的话:第二个有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是大公司踏实点儿。女人良好的现实感彻底战胜了男人天性中的赌徒心理。 我就这样待在了美国。开始的三个月,我可知道什么叫“披星戴月” 了。其实我的工作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但是我喜欢把工作做得尽量漂亮点儿,谁让这个工作得来不易呢。 十个月之后的一天,我的老板突然问我,对回亚洲工作有无兴趣。虽然我在进公司之前就明确表示我希望能回亚洲发展,但进展之快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不过,我马上答应了。在美国这段工作经历使我认识到我的价值在亚洲,在中国,我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早点儿回去,尽快进入角色。虽然从短期看,我损失了一些现实利益(无法申请绿卡) ,但从长远看这样做将有利于我的职业生涯。亚洲的这个新职位比我的现职高出一级,直接向公司亚洲总裁汇报,管理一个30多人的团队,所以无论是管理经验,决策能力,还是对公司业务的全面了解,这个职位将使我裨益不浅。我迅速地提交了申请,并通过了面试。 两个月之后,也就是在我进入公司整整一年的时候,公司宣布了对我的正式任命。很多同事感到吃惊,毕竟我才进入公司刚刚一年,毕竟我将成为公司历史上第一个持有中国内地护照的在亚洲的高级管理人员。当然,这个护照无法给我带来什么现实的好处,虽有加薪,但我不算是expat。不过,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减少expat数量是大势所趋,要不然美国公司招我们这些在美国念书的中国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机遇和舞台已经足够宽阔。我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无论什么,经历就是财富。 旅程又将开始,从18岁离开家奔赴我的大学,我就是这样在路上。北京是我在家乡之外待过最久的城市,在那里,我建起了自己的家,可是又好像从来没有在那个城市找到家的感觉。美利坚给了我修养生息的三年,也给了我重新上路的勇气和力量。我喜欢这个国家,这的确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度,这是个可以做梦,追梦和圆梦的地方。我相信我将会无数次的回忆她,我的思念,在尚未离开的时候,已经开始。 在文章的最开始,我说记述是为了道别,也是为了纪念。我只所以选择把这篇东西贴在文学城,也是为了分享。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优秀的人,有抱负的人,这里没有loser 或者winner,更多的是勇于改变自己迎接挑战的人。无论海归海待,任何归类对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毫无意义。我始终相信,每个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每个克服语言文化差异靠勤奋执着获得成功的人,都值得尊敬和颂扬。 最后,想再补充我的一点儿体会: (1) 如果真的想要读书,任何时候都不晚。 (2) 虽然我说我在读MBA的时候,很少参加聚会,但坦白说,那不是明智的做法。我不止一次地感叹说如果让我重读一次MBA,我肯定会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许我能抓住很多很好的机会。建立资源和人脉网络是MBA学习中很重要的内容。TOP-10学校的学生当然不用担心,因为学校会组织。但是如果不是TOP-10,就要自己多留意了。 (3) 在美国公司工作,最大的感觉就是美国人言谈举止都非常subtle,任何事情,点到为止,非常含蓄。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作风显得太直白。这不仅仅指工作,也包括日常的交往。殊不知言多必失。 (4) 在外国公司得到什么:经验?高薪?职位?这些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到信任。大多数外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建代表处,国内也人才济济,可是为什么高职很少有本土人才,主要还是信任度的问题。对在国外取得文凭后受聘的人,最大的资源是和总部的直接交流,交流能否顺畅,就看总部是否信任你了。而这些信任就来自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5) 我不否定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我的运气不错,但我要强调的是对待每一次机会,甚至每一封email,我都精心准备,投入了120%的精力准备。每次面试结束,我都在12小时内给面试过我的人发送thank-you note,即便是凌晨两点钟从机场回到住处也绝不延误。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细节也的确帮助了我,我到公司之后VP(HR) 曾亲口对我说,他对我的评价是:very polite, hardworking and smart。可见,美国人非常重视细节,有时候对一个人的判断就来自于细节之处。所谓细节处见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