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到你的网页上来看一看,总觉得也该留一留言了,不然总觉得好像自己得了享 受,却不给一点回馈。 我觉得你的文笔不错,视角也比较新鲜,你的个性也跃然纸上。你的文章读起来很有娱 乐性,也很风趣。我相对来说,更喜欢你的女人系列。到“挚爱之城”系列的时候,就 觉得有一点象作论文,有些东西放得牵强,而且片面的论调就多了一些。不管怎么说, 我觉得你的写法蛮有创意,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整理的很好,应该是非常PRESENTABLE 的东西。 忍不住要说说我看你的“挚爱之城”的想法。我看“天使之城”的时候,我想到的是, 洛杉矶的飞机好像没有那么格外的多吧?要说飞机拖着广告,用直升机报导新闻好像在 各大城市都很常见。倒是USC这个“贵族”学校,毗邻着洛杉矶最大黑人区,全国闻名 的SOUTH CENTRAL,凶杀、枪击时而发生,恐怕是导致你频繁看到直升机“警匪片”的 原因之一。这不争的事实不见你提及。我看“肌肉城市”的时候,我想起和你说起看CE LLULAR的一个笑话,我很奇怪,我经常去SANTA MONICA海滩,怎么从来没有看到像电影 里那样,那么多性感的帅男靓女,裸露着性感的肌肉,穿着诱人的比基尼,在那儿走来 走去呢?另一个就是,你逮任何一个中国留学生问问他们对美国的印象,恐怕往往有一 条是:美国人可真胖啊!而且常常胖得超出我们中国人的想象。我猜想,减肥比健身在 这里总是更热门的话题! 再说“杂种之城”,我联想到我们的“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课上,教授举的例子:一个从佐治亚搬到洛杉矶来的黑人在巴士上被人问及她对这个 城市种族交流方面的印象,她说,她在这里感到更多的歧视,因为在这里有更多的种族 之间的interaction(交往,互动?),而在南部很多比较保守和黑人居多的地方,黑 人很容易找到他们的COMFORT ZONE,而不是更多的CONFRONTATION。“杂交”或者说跨 种族婚姻,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社会学课题,可据我所读,这个课题之所以受到关注还是 因为它的不普遍性。当你关注一个几率低于10%的现象时,是不能不理会那更大部分人 的情况,不是吗?不可否认,洛杉矶是美国种族大融合的一个典型窗口,可也像其它多 种族、多元文化的大城市一样,有它要面对格外严峻的问题和挑战。90年代初的洛杉矶 大暴乱是这个城市历史上最深的伤疤之一,我现在还记得一个黑人神父在韩国城的一个 社区会议中呼吁彼此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共处时那深沉的话语。 其它“狗仔之城”和“假日之城”,我就不多做评价了。可是总的来说,这也是我对你 的这一个系列感觉有“粉饰”的印象的原因。你屡屡提到好莱坞,星光闪耀,美女(或 帅男)如云,或者这里是一个如何的花花之都,有钱人的彰显,娱乐商业的繁荣。但在 这光华的外表下,洛杉矶很多个不同的面好像都隐没了。我们不是旅游的人,我们不会 把迪斯尼和环球影城当成洛杉矶的代号,也知道这个大都市有几十个城市,比华利山和 好莱坞仅仅是其中两个比较出名的。 好了,阙辞放完了,然后我发现自己其实挺有些多此一举。接着写了一长串我自己对这 个城市的认识,连我也觉得是借题发挥,就剪切掉作了我自己的另一篇杂文。我前些天 才写过:“现在在LA呆的时间长起来,这里的记忆因为这里的经历和碰到的形形色色的 人而丰厚起来,对她的感情也变得复杂起来。于是它就成了我的LA,我的独一唯二的LA 。”每个人由于时间、个性、处境、角度的不同,自然对一个城市的认识和感觉也会有 很大的差别。何况我想你的文章内容很可能也是有意选取的,所以说你片面,可能也有 失公允。 不过因你的 “粉饰”而产生的心理反弹,可能也因为你的“自我感觉良好”和每每提 到其他中国留学生,特别是男生们的一种不自觉的对比优越感,也让我感到有那么点不 是味道。还是做下会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