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談眷村文化

身經歷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滋味 , 生活在眷村的人 , 才能真實的呈現屬於眷村人對眷村文化的看法。 在此摘錄允晨圖書公司出版的「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一書中 , 影劇聞人李立群先生對眷村文化所作的深入分析 [1]。

 

(軍人做竹籬笆及眷舍)

眷村文化的白熱化

村第二代的長大,是眷村文化歷經白熱化之後的結束。

村文化自來台之後,就開始形成。初期是不經意的,因為以為不久就可以反攻大陸、回到家鄉,所以那房子都是竹條和泥巴混起來、再抹點白灰,砌成了上半部的牆壁,下半部一點點才是磚,怕淹水。很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的狀況。那個年代,大家也沒什麼傢俱,五口之家住個二十坪房子,也綽綽有餘。

 

我觀察中,眷村文化自房子蓋起,就開始形成,一直到民國五十八、九年, 眷村文化到達一個高峰。民國六十年以後,因為台灣的經濟情勢在悄悄起飛,已經大不同於以前,經濟改變了一切,眷村文化也隨之改變、消失。

重要的是,那時台灣開始有第一批留學生回流,雖然是少數,但影響深遠。 這個重要時點,我覺得和民國三十八年前後一批外省人來台灣的意義,有某種神似 之處。

村文化對台灣早期的影響也在於此。當抗戰勝利、日人離台後,被日本人佔 據五十年之後的台灣人,不知道是要繼續當日本人?還是要當大漢人?如果國民政府沒有過來,會是何種情況?台灣剩下來的知識份子多半是學醫的,另有少數學商 的,可能連一個涵蓋甲乙丙丁組的大學都組不出來,連自己練兵都沒法子練。

 

(逃離戰爭的百姓)

早期的這批外省人號稱接收,其實也是不得不逃難到這邊來,但是他們 也帶來了三種特殊的人:第一種是高級知識份子,第二種是軍人,第三種是以山東、上海為首的一些企業幫主,像搞紡織的就有山東幫上海幫,另外有搞航運、搞銀行、搞貿易的,都是台灣早期企業發展很重要的刺激,後來再加上三七五減租,把地主變成中小企業,經由國家扶持進人國際貿易體系,才使得台灣的經濟行好了基礎。

所謂的眷村文化,是這些所有外省文化來台灣之後,加起來所形成的文化。撇開那些隨政府來台的大企業體不算,眷村文化的主體在於知識份子與軍人。眷村裡充滿了這兩種人,眷村外也充滿了這兩種人,基本上,外省人來台灣,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類型人。

些高級知識份子所形成的逃難文化- - 他們年輕時在大江南北跑過,然後到台灣來定居之後,有的在學校裡教學生怎麼創作,有的流落到軍隊中,把自己大江南北的經驗融人文采中,如朱西寧、司馬中原等,不勝枚舉的例子,這些人都曾經在早期的台灣,形成了一種藝文風氣和文化活動的主導。

 

此我認為,以眷村來涵蓋的外省高級知識份子,主導了民國三十八年後,台灣前二十年的文化活動;來自大陸的一些經濟企業體,主導了台灣早期的商業活動 ;來自大陸 軍人 則替台灣本土練出來一些可打仗的兵, 為那些人是打過仗的,不管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至少是在長年的戰爭中成長過來的。

文化 教育 經濟、軍事上,這批外省人帶過來的文化, 徹底影響了台灣,豐富了台灣, 也改變了台灣。以上這些,是肯定和恭維眷村。 村從民國三十八年開始,就像一顆石子投人河中,那條河是不是靜止的,不知道,但起了新的漣漪,是必定的。

 

(傑出眷村子弟回台)

眷村文化的淡出

那時開始,就一直變化、一百變化……,到了民國六十年的時候,軍中的作家再也寫不出更好的東西,學校裡的那些教授也開始老成凋謝,另外一批新的人如早期的留學生,開始從外國回來。這些年輕人在他們生命中最黃金的年華,從外國取了他山之石回來,懷著一種年輕人想要刷新社會步調的使命感,投人了他們自己青春和努力。在那樣一個動力之下,每一個回來的留學生都想有所作為,果然在政治、經濟、教育、交通各方面的人才,都不斷被政府攬用。自民國六十年代後期,國科會成立,自外國大量網羅人才,更有許多的外省第二代成長、學有專精的人陸續回台,以致於今天在政府內部任職的許多高級文官,都源於此。 

些人才、與這些變化,也影響了在此之前由眷村文化所帶來的一種主導氣氛。他們開始其正的在整合台灣。原來只是一批外省人帶著大軍,硬生生地以專制來和台灣本土的人融合;而新的這一代,則是靠著西潮的一股力量,開始對台灣產生了第二次影響,開始整合,造些整合是綿延不斷的。而且這些人都學有專長、都有意圖 -- 要改變自己的家鄉、豐富自己的家鄉。也因此,把原來很明顯的眷村文化痕跡不斷淡化、淡化……, 這些留學生不一定是外省人,大部份其實是台灣本省人。

 

覺得眷村文化確實在早期二十年之間,主導了台灣許多層面,不論是軍事、文化、經濟,乃至於藝文創作,那些詩、散文、小說等非常好的創作,在一些閱歷豐富的人筆下出現。畢竟那種轉戰大江南北的經驗,不是常常有的。

然間,這些精采的東西在民國六十年左右,老成凋謝了,而年輕人開始長大,重新改變台灣的面貌。這改變一直持續到今天,不斷有人自國外回來,不斷的在自己及下一代身上產生變化。社會,早已大不相同於當年的眷村了。

 

我眼裡,今天已經沒有所謂的眷村了。因為眷村的特質是臨時居住,以備隨時反攻大陸的。而當不再準備反攻大陸,只是住在村子裡,在我的觀念,那已不是眷村了,只是還住在當年眷村所留下的房子裡而已。

對眷村的定義,是臨時的,要反攻大陸的,一個單位的,南來北往的,而這些,今天都不存在了。

年眷村經過白熱化的發展後,在民國六十幾年,淡出了這個社會。雖然一五到七十幾年,還有人住在那兒,但已大不相同。而且白六十幾年以後,眷村人享受到的資訊,已和社會融成一片。

 

當年資訊不足的社會,眷村本身的資訊就來自它的單位,就是一個和國民黨政府或中央政府產生直接管道的村落,因此他們對村子以外的事物,沒有太多的時間,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去了解,反而有-點點對立。和台灣人的融合,是極慢的,因為眷村本身就劃定了一個界限,劃分了村裡村外。

們大部份的資訊,是來自上班的爸爸們從單位裡帶回來的一些資訊,或者是報紙上、收音機裡,以外省文化為主導的一些資訊。

 

體來看,由於整個大環境氣候是以外省文化主導,再加上當時資訊不足,以致於那時眷村的人根本沒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來和在他們生命中的台灣人接觸。台灣人也不是十分了解他們,村裡村外過得極安靜,井水不犯河水。那樣的一年又復一年,百到了民國六十年左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