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最新军事进展分析 zt

  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新的安全机制在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实践中日益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2005年在世界军事领域令人注目的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为原则,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宗旨,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展示其价值与活力。   一是在今年7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正式批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为观察员国,使该组织覆盖的地理区域延伸到中东和南亚次大陆,成为欧亚大陆上地理范围最广的组织。二是8月中下旬,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不仅筹划层次高,技术含量大,一体化程度高,而且透明度高。通过演习深化了中俄互信,增进了彼此友谊,加强了两国两军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体现了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于8月上旬在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举行了联合反恐演习,旨在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   美日安保体制在重构中超越双边安全保障范围,公开向干预中国内政的方向转变。   2005年美日安保体制的改革进入突破性阶段。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2+2”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发表共同声明,首次将台海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此后,美日双方举行过多次安全磋商,日益明确地将台海问题列入共同关注的议题之中。10月27日,美军方宣布,美将首次在日本部署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在日获得核动力航母基地,将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确保从日本、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的所谓“不稳定弧” 地带的作战能力。   10月29日,美日就驻日美军重编协议中期报告书达成协议,提出了加强美日军事合作的一揽子方案,从而拉开了美日军事合作大改革和驻日美军大调整的序幕。其核心内容是:1.整合指挥系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2.完善导弹防御体系,促进情报分享。3.调整基地部署,增强实战能力。4.美日“合作”拓展,日军“借船出海”。美日同盟的这种扩展无疑将只会加剧地区的不稳定,危及地区和世界和平。   “中国军事威胁论”声浪再起,但与以往相比,其市场日益萎缩。   今年以来,“中国威胁论”再次迭起,而“中国军事威胁论”则是其中最具煽动性的言论。   2月16日,美国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在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进行的中央情报局的年度陈述中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和军事发展正在使台湾海峡两岸的平衡发生倾斜。中国实力的增强对美军在这一地区构成了威胁。”6月初于新加坡召开的第四届亚洲安全大会上,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公开指责中国军费不透明,军备现代化意图可疑,威胁周边邻国等。日本防卫厅长官跟着附和,要求中国军备进一步透明。7月19日,美国防部的所谓《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宣称一个经济和军事上不断强大的中国将对亚太地区构成“威胁”。7月下旬,日本抛出《防卫白皮书》,其论调与美国如出一辙。8月,美国防部向国会递交的《中国潜艇报告》,称中国正加速扩充潜艇部队规模,提升潜艇作战能力。   但所有这些鼓噪都未能如鼓吹者所希望的那样形成新的妖魔化中国的效应。相反,在国际上,除了美国、日本相互唱和外,其他国家和者寥寥。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10月25日出台的年度《全球军力平衡报告》强调,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发展不会给全球带来威胁。   美国军事战略部署调整完成法规性程序,对中国在内的大国进行接触的同时,日益呈现预防性合围的态势。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时就提出了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设想,今年,美国的军事战略部署调整已基本完成法规性程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亚太地区是此次美国军事战略部署调整的重点,除了强化美日安保体系之外,美还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军事外交行动,针对中国等大国的预防性合围态势日渐明朗。首先,关岛正在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美军最重要的战略枢纽。第二,与台湾的实质性军事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第三,加强了与中国周边邻国的军事合作关系。   伊拉克已成为美吞咽难下的军事、政治难题,美国撤军压力日益增加。   2005年是伊拉克战后重建的第三个年头,驻伊美军虽然早已完成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依然无法消除反美武装的频繁袭击,阵亡人数已经突破2100人,而伊拉克局势仍险象环生。   与此同时,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丑闻不绝于耳,美国政府和美军的形象都受到重大损害。美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撤军呼声日益强烈。显而易见,2005年对于伊拉克来说仍是一个政治重建进程有进展、安全形势仍恶化的年头。伊拉克仍是美国布什政府最大的政治、军事难题。   日本在战后隐忍与蛰伏半个世纪后进入历史上新的躁动期,日本右翼政客的军国主义思维已成为影响未来东亚安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月里,日本政府处心积虑地作出了一系列令世人侧目和担忧的举动。一是公开利用世界纪念二战胜利的时机为当年的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者招魂。二是实行“恶邻外交”。三是谋求“先发制人”。今年6月,日本众议院以执政党多数票通过了修改自卫队法案,列出了可让自卫队在不必等候国会批准,便可快捷地应对导弹,展开反击行动的条例。可见日本和平宪法早已形同虚设,其军事战略已与美国“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一脉相承。四是废弃“和平宪法”,极力为发动战争松绑。   空间领域的竞争加剧,空间军事化与非军事化正处于十字路口。   今年国际航天业空前活跃。8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10月,中国的“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升空,再次开启和平利用太空的探索之旅。此外,计划于2008年实现运营的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展顺利。   伴随国际航天领域的一系列探测活动,和平利用太空与太空军事化的斗争也日益凸显。美国防部过去一年来公布的一系列文件显示,美国军方正在加紧活动,以获得太空优势,进而控制太空。美国防部公布的新的《国防战略》文件也强调说,利用太空可使美国能够从安全的基地向世界任何地方投放军事力量。这一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确保美国的太空准入,使用太空,并防止敌手利用太空。   中国大型预警机已超美俄   据香港中通社报导,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预警机正由试飞踏入定型生产,估计很快将可正式服役。军事专家指出,近期在南京上空频繁试飞的「空警-2000”的预警机,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技术,比目前美俄产品还要先进。它的服役填补了解放军从前没有装备预警机的空白,其先进的雷达技术,也令全世界震惊。   有消息说,“空警-2000”的机身是采用俄制的伊尔-76 型运输机。据悉,“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动的。这印证了“空警-2000”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转天线。也可以证明,中国专家已有效解决了天线引臻机射共振的一系列难题。   专家指出,“空警2000”上所装置的雷达、超级计算机、控制台及软件都是中国自行设计和生产的。其固定雷达由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发的三片式雷达,呈三角姿态安装,从而达到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覆盖,特别擅于探测速度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标。这款雷达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及方位探测,可弃用旧式的机械扫描旋转操作模式。   据了解,预警机最初是为了减少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大探测范围而研制出来。预警机在空中,容易发现低空目标,其工作效率相当于八至十个大功率地面雷达站。随著科技的发展,没有预警机的有效指挥和引导,要想组织大规模的空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期四十二天的海湾战争中,数千架来自多个国家的飞机,飞行了十万多架次,没有发生重大相撞与误伤事件,全靠美国十数架E-3A和E-2C预警机工作。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向以色列订购了“费尔康”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可是,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以色列后来拒绝出售。与此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却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预警机。日本早就从美国购买了十一架E-2C预警机,还装备了四架自行研制的E-767预警机。台湾也先后从美国购买了六架E-2T预警机。印度则向以色列购进了“费尔康”预警机,大大增强了印度空军的空中预警和指挥能力。   中国出于本土防御的目的,购买外国预警机计划没有成功。后来,中国更于二OO二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买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预警机,转而全力发展更先进的大型预警机。西方传媒估计,中国预警机极有可能会在二OO六至O七年正式服役,估计生产的数目会达到八架,以确保中国预警机可以执行廿四小时不间断的侦测任务。   中国的新型地空导弹   自1992年起,中国先后引进了"2s6m"、"Tor-m1"、"s-300pmu1"、"s-300v"等防空导弹系统,经过反复测试及演习操作证明,新一代的地空导弹系统的总体战力达到甚至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2s6m(Tunguska)在西方国家中尚无对手;而s-300v的性能则优于台湾购买的"爱国者"pac2+,是一种可靠且值得信赖的全空域防空/反导弹武器系统。   此外,中国正与俄方合作生产,开发新一代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系统。已知的有:"红旗15",也就是中国版的s-300pmu1,以及红旗16、红旗17 和红旗18。红旗16是一种??为中/低空中程地空导弹,有效作战高度100至20,000米之间,反应速度6至8秒,一个导弹组可同时攻击8个空中目标,单发杀伤概率为90%,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垂直发射技术和相位阵列雷达。中方将用其搭配预产中的红旗17--中国版Tor-m1"履带式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全面取代"人到中年"的红旗61A。目前,这个导弹计划已进入高级研发阶段。如果目前的进度一切顺利,预计将会在2005年左右投入服役。      在1997年8月26日至9月4日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访俄期间,不但曾秘密参观俄罗斯对外高度保密的新型战机原型机,而且还与俄方国防工业部门讨论引进s-300v生产线的技术细节。若技术转移的谈判进展顺利,估计第一套中国版s-300v可在2001年左右出厂,生产型号应该会被定为"红旗 18",届时中国将第一次拥有生产反弹道导弹的能力,与红旗15、红旗16、红旗17一起组成完整的高低空防御火网。      目前中国陆军野战防空部队和空军防空兵的导弹部队,共装备有9个型号的地空导弹,其中低空/超低空近程地空导弹有:肩射的红樱(HN)5/5A/5B、毒针式导弹(StInger)改良成的前卫(Qw)l号、由霹雳9号空射导弹修改而成的地空(DK)、俄制2S6M通古斯卡(Tungska)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上的9M311(SA-19)。     中低空短程地空导弹型号有:红旗(HQ)6IA、改良自法国响尾蛇(Crotale)的红旗7(出口编号飞蠓80/FM-80)、引进俄罗斯的9A331(SA-15)道尔(Tof)。      高空远程地空导弹的型号有:红旗(HQ)2/2J/2B、1992年从俄罗斯采购的S-3OOPMU(SA-10b)已形成战斗力,频频出现於近年的军事演习中、更为先进及具备完整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S-300V(SA-12),亦已在1995年引进大陆。      中国二代红旗族谱的共同特点:      1.采用垂直发射技术;   2.能同时追踪和攻击多个目标;   3.相位阵列雷达科技;   4.具备抗有源和无源强烈电子干扰和饱和攻击能力;   5.反应快、机动性强、维护保养方便、效费比高;   6.适合大量生产、改良潜力大、可以一弹多用涵盖广阔空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