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06年03月10日 zt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06年03月10日 “五常”首开伊核会分歧严重 伊朗称美国人将更加“受伤” 【综合外电消息】 综合路透社和美联社的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核问题举行的会议于3月8日结束。会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2月27日的伊朗核问题报告。 随后,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这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立即就此举行会议,展开磋商。   ·俄罗斯反对制裁伊朗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9日批评美国急于将伊朗核问题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手中夺过来,提交到安理会,给人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能影响伊朗的印象。他在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这种举动是有害的。” 拉夫罗夫还算起了旧账。他说:“我们不想提醒(大家),在伊拉克问题上谁对谁非,尽管答案一目了然。” 拉夫罗夫8日早些时候就对新闻界表示,俄罗斯反对制裁伊朗,不希望安理会过度插手伊朗核问题。他建议安理会不要冒然行事,因为伊朗已经威胁如果安理会采取强硬行动,伊朗也许会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且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 拉夫罗夫说:“我认为,在近代历史上,以制裁作为解决危机的手段从未达到其目标……我们大家应该努力达成一项不危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就伊朗问题做工作的决议,当然也要确保不威胁到防扩散体系。” 拉夫罗夫还排除了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他说,俄罗斯“相信没有以军事手段解决这一危机的方案”。作为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的立场使美国和其他想对伊朗“蛮干”的国家遇到了很大麻烦。   ·英法仍未放弃外交手段 在伊朗核问题上,德国、英国和法国也同意外交手段还未用尽的观点。但他们在维也纳发表的声明表示,伊朗缺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意愿,安理会必须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中断一切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透露,英国建议巴拉迪应该在14天内就伊朗是否在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决议上取得进展再次向安理会提交报告。但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烈·杰尼索夫说,14天太短了,未能给予伊朗充分的时间。而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琼斯·帕里不肯透露有关详情。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布利耶尔说,联合国安理会应该遵循“渐进的步骤”,而且如果伊朗作出妥协,中断铀浓缩,安理会的行动也应该是“可逆转的”。 ·美国一心制裁伊朗 而美国的态度就强硬多了。主持当天会议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对新闻界说:“对伊朗继续违反核不扩散条约问题我们讨论了安理会的任务和如何反应……现在事情到了这里,我们将以小心谨慎的方式进行。” 多数与会外交官同意安理会应该发表声明,敦促伊朗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决议,但对声明的具体内容仍有分歧。 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美国希望安理会通过声明谴责伊朗,而且如果伊朗继续拒不从命就进行制裁。他甚至表示,如果安理会不能采取行动,那么美国准备绕过安理会,与一些国家联手制裁伊朗。他说:“如果联合国的决议和命令得不到实现,我们在世界上的盟国以及感兴趣的国家有责任表示他们要采取行动的愿意。” ·伊朗总统称西方需要伊朗 对美国执意要安理会处置伊朗的态度,伊朗予以了强烈谴责。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的伊朗代表团团长贾瓦德·瓦伊迪暗示,如果美国对伊朗采取行动,伊朗将以牙还牙。他在当天会议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国也许有能力制造伤害和痛苦,但它本身也容易受到伤害和痛苦。所以如果美国希望这么干,就来吧!” 伊朗总统内贾德3月9日说,西方国家是“脆弱的”,如果他们继续试图阻止伊朗发展核技术,将比伊朗更“受伤”。 据伊朗半官方的学生通讯社报道说,内贾德在伊朗西部发表讲话说:“他们(西方国家)知道他们无力使伊朗受到最轻微的打击,因为他们需要伊朗,(否则)他们将受到更多的损失,他们是脆弱的。” 他表示:“我们的敌人永远不能迫使伊朗放弃发展和平核技术的权利,因为它(伊朗)永不接受羞辱……这个国家将不容忍他国以威吓的态度对待它。”内贾德还称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的决议是“不公平的”,“伊朗人民不会接受国际组织强加的、不公平的决议。” 一些伊朗官员此前警告说,如果西方国家进一步施加压力,德黑兰可能限制石油出口,使早已发烧的油价继续攀升。他们还暗示,伊朗可以发挥其对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影响,给美国和以色列找麻烦。 当天,在得知伊朗核问题闹到安理会后,伊朗议员也齐声怒吼——“美国去死吧”。伊朗原子能机构表示,几百名伊朗人将在纳坦兹核工厂外构筑一条“人链”,保护核工厂。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则“综合外电”消息“综合得非常全面”,通过这则报道的“字里行间”,可谓是将“五常”在伊核问题上的“音容笑貌”是“一网打尽”。 ●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直接发现“北京的态度” 表面上看,报道中除了列举了俄罗斯的“反对制裁伊朗”、还罗列了英法的“仍未放弃外交手段”,在点到了美国的真实企图就是要“一心制裁伊朗”之余,我们似乎并没有直接发现“北京的态度”。 然而,请大家注意这一句话,原文是: 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核问题举行的会议于3月8日结束。会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2月27日的伊朗核问题报告。 ●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前披露”“伊核报告”的简单回顾 如果您这几天一直在关注《东方时事解读》的“中东部分”,相信您对“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的那份报告”并不陌生。的确,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的那份报告、就是我们已经多次讨论过的、那份“提前披露”的报告。 事实上,针对国际原子能机构于2月27日就披露的这份“伊核报告”、我们曾经这样说过:报告中的一大堆“详尽且又敏感的数字”,主要对应着这么几重意思: 首先,如果这份提前披露的报告“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它无疑证实了伊朗“的确”有一个庞大的核武器计划; 其次,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这份旨在3月6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上“讨论”的“报告”、如果能以2月27日“提前披露”时的“初始面容”“最终出现”,那么,这无疑是在强调“伊朗的核武器计划”不仅“启动在既”、而且是“实现在既”,显然,这是在“警告”美国决策层:伊核危机已经“失控”在既。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充分反应伊核危机事态严重”的报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早在一场记者会上就明确表示,“报告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伊朗已申报的核材料被转用于核武器或其他核爆装置。同时,我们重视上述报告中有关伊朗仍需与机构进一步合作、澄清伊核计划中未决问题的结论。” ●中国的态度是:现在“根本就不是”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时候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按北京的理解,这份报告“并不认为”伊朗已经开始制造“核武器或者核爆炸装置”、这份报告“也不认为”在IAEA框架内已经没有了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空间,也就是说,中国的态度是:现在“根本就不是”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时候。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东方评论员认为,北京对“该报告”的理解方式、似乎是在“偏袒”伊朗,这就让我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白了,这根本就是北京在“比照”华盛顿对陈水扁“废统”的“片面”“理解方式”、在“有样学样”。 这还不算,我们甚至注意到,秦刚在记者会吐露了自己对伊核报告的“理解”之后,最后还“煞有其事”地“规劝”华盛顿:解决伊核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 ●报告是以“提前披露”的“原貌”呈交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 事实上,据我们了解,报告是以“提前披露”的“原貌”呈交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并在3月6日“按时开始”到3月8日“提前结束”的会议上讨论过。期间,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一方面,北京没有象俄罗斯、法英那样、对伊核问题高调宣扬自己的观点,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北京方面“也没有”对上述已经表达过的观点做过“任何修订”,这就是说:对这份“原件”的看法、对伊核问题、北京的“观点仍旧”、北京的伊核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是我们说“上述新闻”“综合得非常全面”,尽管少了北京的态度、但却在“字里行间”将“五常”在伊核问题上的“音容笑貌”“一网打尽”的原因之所在。 ●在“五常”伊核会议上,可谓是“左、中、右”、“红、白脸”角色俱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在“五常”伊核会议上,可谓是“左、中、右”、“红、白脸”角色俱全,其中,俄罗斯与华盛顿可谓是“针锋相对”,美国人是哭着喊着要“一秒钟都不耽搁地”将伊核问题交到安理会、之后继续“一秒钟都不耽搁地”对伊朗进行“全面制裁”。 而俄罗斯则在一边以“在伊拉克问题上谁对谁非答案一目了然”来“翻美国攻打伊拉克的老账”,一边还高呼“反对制裁伊朗”,强调“不希望安理会过度插手伊朗核问题”。 由于中国的态度是“依然如旧”,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在强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问题、与俄罗斯的立场是“遥相呼应”。非常清楚,在这次“五常”会议上,“中俄”又在一起、公开地站在华盛顿的对立面、大唱“白脸”。 ●似乎又演化出“英国对华盛顿继续唱红脸、法国人开始居中当和事佬”的新情况 只是英国、法国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似乎又演化出“英国对华盛顿继续唱红脸、法国人开始居中当协调人”的新情况。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话: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透露,英国建议巴拉迪应该在14天内就伊朗是否在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决议上取得进展再次向安理会提交报告。但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烈·杰尼索夫说,14天太短了,未能给予伊朗充分的时间。而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琼斯·帕里不肯透露有关详情。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布利耶尔说,联合国安理会应该遵循“渐进的步骤”,而且如果伊朗作出妥协,中断铀浓缩,安理会的行动也应该是“可逆转的”。 ●已经等了“一个月”的华盛顿、在听到“法国建议”时、恐怕又要“恨得牙痒痒”! 打眼一看,曾经强硬、刚刚附和华盛顿喊过“不排除对伊朗对武”英国人、似乎一边在“帮美国人说话”,要求尽快将问题交到安理会、一边又在强调“谈判解决问题”;而曾经“更加强硬”、同样附和华盛顿、暗示要用核弹对付恐怖主义的法国人、这次却表现得象是一个“和事佬”:可以想像的是,已经等了“一个月”的华盛顿、在听到诸如安理会应该遵循“渐进的步骤”,安理会的行动也应该是“可逆转的”等等建议时,恐怕又要“恨得牙痒痒”!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去品味“这些建议”、那么,这与之前给伊朗一个月考虑时间的“建议”、恐怕都是同样的目的: 第一,都是在给伊朗“再考虑”的机会;都是在“继续等待”伊朗考虑清楚的过程中、“慢慢消磨时间”; ●不论是“渐进的步骤”、还是“可逆转的”、站在华盛顿的立场上看,“本质”上都是在向伊朗发射“错误的信号”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渐进的步骤”、还是“可逆转的”、站在华盛顿的立场上看,“本质”上都是在向伊朗发射“错误的信号”,这就是说:尽管美国人吵着闹着要打、尽管“北约司令”--美国人强迫北约中的个别部门、个别人物表态、威胁说北约也将参与军事打击伊朗,但是,英国先前的态度、法国现在的态度无一不在表示:北约中的“欧洲因素”并没有华盛顿那种军事打击伊朗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在接收到欧洲人发出的“精确信号”后、再加上“中俄”的“公开袒护”、伊朗的态度不强硬才怪! 不难看出,在法国拎着核弹“喊打”的时候、英国人出来说“不认为法国的核武政策有改变”、从而让“有心人”明了欧洲人的真实想法;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现在是英国人“喊打”,却轮到法国人出来“向伊朗发送错误信号”,我们认为,欧洲人这种“看似对立、却非常默契”的“两面政策”、可以说非常精确地概括了欧洲人的伊核政策。 我们注意到,接收到这些“对华盛顿而言是“错误”的、对伊朗而言却是“非常准确”的信号之后,在“中俄”的“公开袒护”下、伊朗的态度不强硬才怪! ●欧洲人最终会同意以北约的名义、帮助美国人攻打伊拉克吗? 作为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多次,即:欧洲人最终会同意以北约的名义、帮助美国人攻打伊拉克吗?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们知道,假如出现这种情况,那将是布什主义的一大胜利。要知道,伊朗问题之所以会演化到今天这一步,就在于经济上与美国一样强大的欧洲人、不想继续当美国的小伙伴、不想让自己的发展空间被美国无限挤压、而想成为世界的一极。 ●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美”的首次战略对撞 而伊拉克战争之所以能撕裂“大西洋两岸”、就在于对欧美而言,伊拉克战争“本质上”是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美”的首次战略对撞。 我们知道,欧盟之所以“求着”华盛顿出兵、以北约的名义攻打前南联盟、就在于欧盟在军事上没有力量去自己解决南联盟;而美国当时之所以在“拒绝多次”之后、突然愿意出兵帮助欧盟搞定前南联盟、就在于当时的欧元刚刚启动。 ●“欧美”当时都想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欧盟“苦求”美国帮忙打科索沃战争“数年之久”、及美国一俟欧元启动就松口、愿意帮这个忙的背后中,就在于“欧美”当时都想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都认为自己才是最后的赢家。 其中,欧洲人想的是,尽快清除欧洲的异己、尽快整合欧洲,并打通巴尔干这个欧洲通往地中海再到中东的战略通道、再将与伊拉克接壤的土尔其收到欧盟之内,这样,“欧盟的油管”也就“直接伸进了”中东油桶,欧盟的势力也就直接进入了中东。 ●欧洲人刚刚“用欧元雇美国”替自己打通了中东之门,却发现“拿了欧元”的美国人、马上又在伊拉克砌上了一堵墙 而美国人想得到的更多,首先就是用这场战争打垮当时刚刚启动的欧元,其次就是在打垮欧元之后、直取中东,打下伊拉克、再取下叙利亚、伊朗这两个中东异己、这样一来,已经牺牲了欧元的欧洲人、在彻底打通自地中海、到中东的战略通道后,却因华盛顿要打伊拉克、而被美国人着着实实地“摆了一道”。 也就是说,华盛顿不仅借帮忙之机,稳固了美元的地位、更是趁欧盟“消化”科索沃战争残局之机、又在中东抢占了先机,结果是,欧洲人刚刚“用欧元雇美国”替自己打通了中东之门,却发现“拿了欧元”的美国人、马上又在伊拉克砌上了一堵墙、并想将这堵墙延伸到叙利亚,伊朗,意在将非常依赖中东能源的欧洲人、彻底地堵在中东之外。 ●英国在跟随美国攻打伊拉克后,可以说对美国的中东战略的“本质”更是“点滴在心头”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 不甘心被堵在中东之外、不甘心将自己的能源生命线放在美国人手中、而欲一起率领欧洲成为世界一极的两个欧盟核心国家-“法德”、这才终于在伊拉克战争中不惜与美国撕破脸皮。 值得强调的是,英国在跟随美国攻打伊拉克后,可以说对美国的中东战略的“本质”更是“点滴在心头”,而美国对英国在伊拉克战争红利分配上的“不平等做法”、更是让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更清楚地看清了华盛顿中东战略、全球战略的“独霸性”, 显然,在我们弄清楚了这个大背景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盟、甚至是英国这个始终在美国与欧盟间摇摆、在伊拉克战争中备受美国“欺负”的国家、都要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保持距离的了。 ●欧盟会自己打掉自己的“前途”与“钱途”吗? 很难想像,面对一个“实力不够使用、又不肯放弃其中东霸权”的华盛顿,欧盟会去真心实意地将北约借给它一用、好将伊朗打下来、回过头来、再来摆欧洲人一道! 东方经济评论员指出,有消息说,伊朗石油期货交易所将在本月20日开张,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一个比伊朗的核问题更让美国紧张的新情况。我们注意到,这个交易所将不使用美元结算,而使用欧元结算。 显然,在我们回顾了科索沃战争那段历史后,我们也就不难想像,这将是曾经因科索沃战争“让欧元付出巨大牺牲”的欧洲人、进行“扳本”的一个好机会。 在东方评论员,如果伊朗的石油期货交易所能“正常营业”,并如期地“用欧元结算”,那么,这对美元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不说别的,俄罗斯很可能就会“捡起这张牌狂打”。 我们知道,俄罗斯也是个石油出口大国,一旦俄罗斯表现出“愿意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业务”,加上中国、欧洲等最大的石油消费体可能的“推波助润”,那么,委内瑞拉、苏丹等任何看美国不顺眼的产油国家,都可能群起响应。如此一来,美元霸权也就芨芨可危了!欧元的影响就将大大地增强了! 不难看出,伊核问题的“何去何从”,欧盟在伊朗问题上的政策取向,不论是对欧盟的现实经济利益、还是长远战略利益、蕴藏在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巨大了,欧盟会轻易跟随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会自己打掉自己的“前途”与“钱途”吗? ●美国专家认为,欧洲人大不了就是“附议”华盛顿的一切主张、却让华盛顿自己去执行'美国的一切主张'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对各大国在伊核问题的真实立场还是“了如指掌”的,这不,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如果安理会不能采取行动,那么美国准备绕过安理会,与一些国家联手制裁伊朗”。他还说:“如果联合国的决议和命令得不到实现,我们在世界上的盟国以及感兴趣的国家有责任表示他们要采取行动的愿意。” 显然,我们认为,伯恩斯所说的“我们在世界上的盟国以及感兴趣的国家有责任表示他们要采取行动的愿意”这句话,恐怕是在“讽刺”欧洲。 我们注意到,有美国战略专家就抱怨说“一旦伊核问题在联合国进行辩论、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有心以担任中东问题协调人、且希望借伊核问题削弱美国实力、排挤美国在中东的势力、保住在中东问题核心角色的欧洲人,最好的政策取向就是“两边都不得罪”、从而大不了就是“附议”华盛顿的一切主张、却让华盛顿自己去执行'美国的一切主张'”、并同中国、俄罗斯背地里去商量如何让美国倒楣、以及美国倒楣之后的“方案”,从而高兴地看着美国人“去犯错”! 非常清楚,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要想得到最想得到的“全面制裁伊朗”、实现“将伊拉克先制裁、再推翻之成功经验”在伊朗重演一遍的意图、恐怕难于上青天! ●“中欧俄”默认伊朗激化伊核问题、就是想将华盛顿、慢慢地逼到墙角 然而,对“中欧俄”而言,美国仍然占领着伊拉克、且依然一不肯放弃其中东政策,尽管伊拉克的重建问题、早就将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拖得精疲力竭。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现在的“中欧俄”、甚至伊朗、都是在瞄准这个时机、一起发力、不停顾从各个方向、“全力地搅动”这个让华盛顿愈拖愈难受、愈拖愈被动的伊核危机。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不论是之前、还是现在,“中欧俄”事实上都在“默认”伊朗激化伊核问题、都在想如何将处于政治、经济、军事困境中的华盛顿、彻底地逼到墙角、逼迫美国在“继续顽固地强推单边主义、理智地尝试一下多边主义”的“两个选择项”中、最终做出一个“理智的选择”。 ●只要美国人还有那么一点点理智,它能做出的“唯一的理智选择”、就是“除了军事解决之外”的“任何选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伊拉克重建、特别是在伊核问题上、尽管华盛顿仍然可以在那里“声严厉色”地声称“不排除武力解决”,但是、地球人都清楚,只要美国人还有那么一点点理智、那么,除非它能骗得欧盟跟着它一块、以北约的名义、绕过联合国、对伊朗发动全面的军事打击,否则,一个已经被伊拉克捆住了手脚的华盛顿、它能做出的“唯一的理智选择”、就是“除了军事解决之外”的“任何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