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实现祖国的完全彻底统一 -- 美、日协防台湾战略

《舰载武器》8期文章“美国协防台湾战略剖析”未删改稿 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处境岌岌可危,美国对其采取了撒手不管的政策。但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改变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美方明确表示要担负起协助台湾防御大陆侵略的义务。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而与台湾断绝官方外交关系。 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尤其是平衡台湾海峡两岸战略利益的需要,1979年4月1日,美国又通过了一部《与台湾关系法》公开宣布不能抛弃老朋友,要确保台湾的防卫能力而继续向其出售先进武器。经过中国大陆的斗争,1982年8月17日,中美签定了《八一七公报》,宣布美国将限制并最终解决对台出售武器的问题。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美苏矛盾被相对弱化的美俄矛盾所取代。原来建立在国际反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中美战略关系的基石崩塌,遏制削弱中国成为美国的一大战略目标。此时,台湾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中遏制、牵制中国大陆的一枚重要棋子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海峡两岸事实上分裂了半个多世纪,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逐渐坐大。台独势力多次挑战祖国大陆,发出独立、修宪、更改国号的叫嚣,一根重要的救命稻草就是国际上尤其美国方面经常发出错误的信号,使得台独分子有恃无恐,以为有洋主子在背后撑腰,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回赤膊上阵“协防”台湾。 认真地剖析美国、日本等国在海峡两岸统一问题上的战略,对从最坏处出发向最好处努力,做好实现祖国完全彻底统一的全方位尤其是军事斗争准备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急不可耐的台独急先锋--跳梁小丑陈水扁之流 台湾岛内在统独问题上大体上可以分为统一派、独立派、不统不独派(维持现状派)。其中,独立派又可分为急独和缓独派,陈水扁就属于急独的代表。2000年,陈水扁上台之初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却千方百计地利用公投进行“台独”活动。他说没有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问题,却早已将它束之高阁,令其名存实亡。他还强行撕裂台湾社会,恶意扭曲台湾民意,肆意煽动仇视大陆、“对抗中国”,竭力挑衅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公然提出通过“制宪”走向“台独”的时间表,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祖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   中台办、国台办受权明确宣告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作出选择。中国人民不怕鬼、不信邪。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面对国台办义正词严地警告,陈水扁在5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文词堆砌、貌似语调圆转,实则暗藏玄机。慑于内外压力,陈水扁5月20日演说谈及两岸关系时,没有出现“一边一国”、“制定新宪法”等字眼。。然而看过他的演说全文后,人们都会得出一个结论:陈水扁的演说通篇充满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意涵,实质上在继续鼓吹“一边一国”。这表明他丝毫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更谈不上什么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为了安抚岛内极端“台独”势力对用词上由“制宪”改为“修宪”的不满,陈水扁前不久会见极端“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的人员时,以他豢养的宠物狗为例说:“跟我跑步,它不是跑直线的,但是我抵达目的地前,它已经跑到我前面等我。只要大家对我有信心,我们的梦一定会实现。”这寥寥数语,明白无误地表明了陈水扁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早在2000年,陈水扁上台之初,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对陈水扁要实行“给他五年的观察期”、“听其言,观其行”、“文攻武备”的策略。面对祖国大陆仁至义尽的一系列举措,陈水扁在美国的支援下,不断在“台独”的危险道路上不断加速以致于越走越远。陈水扁之流有自己的分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条:(1)北京将在2008年举行奥运会,届时不可能武力攻台;所以,台湾加紧在2006年“制宪”,然后在2008年实施“新宪法”,为“台独”创造条件。这是一些台湾政客所说的“关键的两年”。(2)大陆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对台使用武力,这样给台独分子挑战大陆的政策底线拓展台独活动空间提供了可乘之机。(3)通过长期的努力,台湾军队的质量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一定的“以武拒统”的资本。(4)大陆从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老一辈相比有较大差距,很难具备进行实现祖国统一尤其是很可能要同美国、日本作战的战争意志。(5)台湾岛内的独立意识明显壮大成长起来,为推动台独提供了民众心理基础。(6)美国始终不肯抛弃台湾这个老朋友,对台湾提供从出售军火到战时给予各种帮助,直至直接出兵协防尤其是这一点成为台独的最后的心理防线和精神支柱。 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面对维持国家领土完整的重任,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只是目前仍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力争和平统一。 2、胡萝卜加大棒的山姆大叔--由模糊逐渐清晰的美国对台政策 在中国大陆、美国和台湾三边互动中,中美两国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利益。美国和台湾具有共同的最大利益,那就是台湾的和平独立,而中国大陆的最大利益就是和平统一。只有当和平独立不可能的时候,或者说非和平的独立会给美国带来巨大代价的时候,美国才会倾向于维持现状。这个逻辑对中国大陆来说也是一样的,即只有当和平统一没有可能性的时候,或者通过非和平手段达到统一还不到时候的情况下,才倾向于维持现状。当中美两国都有这个认知的情况下,两国才会在台湾问题上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即维持现状。 美国和台湾共同的最大利益表明一旦有些微的机会,美国就会协同台湾追求这个最大利益,台湾向独立前进一步,美国的利益就得以增加,反之,中国的国家利益就被损害。无疑,中国大陆最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利用这复杂的三角关系巧妙地为台湾的和平独立“保驾护航”。 从各种迹象分析,伴随着大陆对台独势力日益坐大日益不安,对陈水扁等人彻底丧失信心和连战等国亲党人无力回天的失望,军事斗争深入持久不可逆转的进行,逐渐把长期以来的对台军备建设质量上的劣势逐渐转化为优势,采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甚至成为首要的必须地选择,美国对台海两岸的政策也逐步地从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美军的全球布局也逐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目前,美军海外驻军的重心也已经调整为亚太地区,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协防台湾的作战计划,并且不断通过演习等方式加以检验和完善。 1979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处于僵局的台湾地位问题一直有意采取模糊政策。它一方面承认北京是‘中国’,一方面又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承诺使台湾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每一届政府,无论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都反复声明反对大陆用武力求统一的任何企图,同时支持双方共同接受任何和平解决方案。”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认为,“对北京来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叛逆省份,其最终命运必须是与大陆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统一。”双方在缺少互信的情况下,努力推进自己的立场,都不急于动用武力一劳永逸地解决台湾地位问题。但是,双方“也都明白这样的对抗很有可能爆发战争”。 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不独不武,即(一)、台湾不独。2002年8月,陈水扁宣布说“一边一国”之后,美方希望双方加强“事先告知”的做法。(二)、大陆不武。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美国家安全会议顾问赖斯面告我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美国无法接受他一九九五年以核武威胁洛杉矶的说法;中共也不该误判,以为可用武力胁迫台湾统一,因为美国有能力和意愿履行对台北在防卫上的承诺。这项消息还是白宫主动向华盛顿时报提供的独家新闻,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助卿凯利的某好友2002年11月上旬在夏威夷对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说:“华府的台海政策已定,是双重明确(即台湾不独,大陆不武)”。十一月中旬,美前国防部长佩里率团来台北后赴北京。代表团中某重要成员说,当美国为了防止台北或北京误解,而强调这两者中任何一项时,并不表示美国在另一项上的立场后退。 克林顿时期两岸政策的特点是“战略模糊”,对于中共武力犯台,美国政府不承诺要如何因应。美方当时以为模糊的态度使得北京猜不透,于是不敢轻易尝试。但是,你模糊,我试探,试探便产生危机。一九九六年三月的台海危机严重的挑战了美国“战略模糊”的思维。小布什上台后采取了说清楚的办法,这多少受到赖斯的影响。她的重要心得之一是:“领导人一定要把外交政策解释得很清楚,让一般人都能了解”。 小布什政府说清楚的方式是双管齐下:美国绝不容忍中共对台用武;美国不支持甚至反对台独。这就是战略清晰。至于中共武力威胁下,如何防御台湾、用何防御台湾、何时防御台湾,美国保留战术层次的模糊。也就是“战术模糊”。 美国政府的两岸政策,表面上呈现出左右摆动的轨迹,其实长期的大方向却保持不变。如此调整政策,是要兼顾美国的三大国家利益:民主人权(政治)、战略安全(军事)、贸易赚钱(经济)。正因为这三大利益不无矛盾之处,要长期均衡的、整体的维护三大利益,便不免在短期作政策的摇摆以维持总方向不变。 民主人权上,美国与台湾最契合。贸易赚钱上,美国目前憧憬大陆市场的潜力,以中国为主要考量。战略安全上,情形不断变化。冷战后期,美国重视中国牵制苏联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愈来愈体会到中国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地位的威胁,于是更重视台湾的战略地位。九一一之后,本.拉登取代了中国成为美国首要安全的顾虑。为了反恐,美国必须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美国并没有忘却:中国不断提升战力,对美国仍是个潜在的威胁,因此台湾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中国方面认识到中美之间三个没变:一是中美之间合作的基础没有变;二是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矛盾没有变;三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不会变。对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接触与遏制的双重战略,中国方面也采取软硬两手战略。一方面,在一些不涉及中国国家直接利益特别是需要中国参与的一些诸如伊拉克、朝鲜核问题、反恐、防扩散等问题上,中国一般都支持至少不投美国的反对票。另一方面,在涉及中国的直接利益例如台湾问题上,中国对美并未放弃斗争的一手。例如,解放军加强新三打、三防(打武装直升机、、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防精确打击、防侦察定位、防电子干扰)尤其是打航母的训练更是直接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对美军的作战;北京和美国称为“邪恶轴心”国家维持联系。对台,祖国大陆也并未放弃硬的一手,从1995年就提出作好以解决台湾问题为核心的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 但是,在美国的模糊战略的保护下,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台独势力日益壮大起来,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独势力代表人物李登辉、陈水扁在岛内呼风唤雨,两岸的军事形势可谓剑拔弩张,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美国一方面在大陆、台湾之间充当判官角色,希望两岸维持现状,任何一方企图单方面改变现状都是美方所不接受的;同时,每当台独势力甚嚣尘上台海形势紧张的时刻,美国第七舰队的航母和战机就会虎视眈眈地出现在台湾海峡附近。这与其说是对台独势力的警告,不如说是对大陆的警告、示威和震慑。2004年6月,美国政府正式成立机构,协助台湾争取加入以主权国为单位的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美国口中仍声称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上述行动进一步说明美国言不由衷,表里不一。过去,美国官员辩称支援台湾独立的只是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但这次却是美国政府的行动,与陈水扁上月就职时所说的话(台湾要在两年内加入世卫)互相呼应。可见,美国与台湾一唱一和,正一起走向危险的边缘。在政治上,美国不断向台湾发出错误信号,令台湾以为有美国撑腰,有恃无恐。例如,美国多次让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等人进行“过境外交”,而且活动范围一次比一次广,吕秀莲最近还在美国提出所谓“新国号”。在在说明,美国和台湾正在“扯猫尾”,不断使用暗渡陈仓之法各取其利。 在军事上,美国一面向台湾大力推销军火武装台湾军队,另一面,又不断提升美台军事合作的水平和规格,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6月4日,台湾所有的主流媒体均刊登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不少美军军官悄然抵台,暗暗研究台湾有那些基地可以使用,因为美军“很可能后年开始进驻台湾”。台湾前“海军总司令”顾崇廉6月3日在台湾“立法院”公开宣称,若以气象学的用语来比喻台湾目前的处境,“台湾现在是在危险半径内”。在危险半径内只会愈陷愈深,很难摆脱。他认为,“2006年可能是关键时刻,中国若要对台动手,不只是针对台湾而已,也会把美国当成对手”,因此,不少美军军官已然进抵台湾,为美军可能重新驻台做准备。顾崇廉这么说并非空口白话。6月2日,法新社、《中时晚报》和美国《华盛顿时报》同时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办公室的亚太事务总管约翰艾伦少将将于7月份访问台湾,从而突破美台断交后美国“现役将领不得访台”的禁令,成为25年来到都没有证明此事,因此不便作出更多的评论。如果艾伦少将确能成行,那么势必会对中国大访台湾的美军最高级别的军官。事实上,5月20日,陈水扁演说当天,美众议院就通过一项国防授权修正案,规定美国可派将军和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到台。 美军如果重返台湾,那实质上是撕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必将导致不单是两岸摊牌,而且是中美决裂的境地,这是对全球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危机。 从美国的政策走向上分析,不排除美国希望台湾走和平独立道路的可能。这样,对美国而言至少有以下好处:(1)可以极大地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2)可以使海峡两岸都操纵于自己手掌之中,讨好于自己,使自己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3)可以冲击和干扰甚至改变中国以经济建设中心的大好局面。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实现台湾统一“这个问题晚几年解决,无伤大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独立的局面,中国政府也被迫不得不暂时放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因为台湾问题而使中美关系出现倒退,我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4)将中国拖入军备竞赛的泥坑,同时,从台湾大发军火财。众所周知,美国早已把中国视为未来的假想敌,长期以来都想尽办法遏制中国发展,台湾问题就是其中一招。说穿了,美国仍然处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的冷战思维,希望用兵不拈刃的方法把中国弄垮,就像当年里根用冷战和“星球大战”之法把前苏联拖垮一样。令美国成为唯一的霸主。即使今天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但美国仍然不放心,抓紧任何一个机会来削弱中国的成长。(5)即使因为台湾独立而大陆被迫动武,以台湾现有的实力加上美国、日本的协防,也完全有可能用较小的代价来重创正在崛起中的羽翼尚不丰满的中国,从而实现自己打击、遏制潜在的竞争对手的目的,在今后更长时期内维持美国一超独霸世界的局面。在一定意义上,现在打比以后中国实力更加强大的时候打所付出的代价要小一些,就如同与一个未成年人打架要比等他成年以后再制服他要容易。 3、磨刀霍霍、蠢蠢欲动的东瀛武士--觊觎钓鱼岛、台湾的日本 美国要协防台湾,在亚洲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积极的助手就是磨刀霍霍觊觎中国钓鱼岛和台湾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明确禁止向海外派兵。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就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发展,频频突破和平宪法,在向海外派兵问题上不断松绑。1992年,日本政府强行突破宪法限制,将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开进波斯湾;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向柬埔寨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994年日本政府修改《自卫队法》把海外军事活动作为自卫队的重要职能。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防卫重点由北向西转移,不断强化日美安保体制。1997年9月,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出台,明确将台湾海峡未来战事包括在范围之内;1999年5月,日本通过《周边事态法》,不仅防卫范围可任意扩大,而且可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   2001年10月,日本通过了小泉提出包括《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海上保安厅修正案》在内的“反恐法案”。根据这些法案,日本可在国内外协助美国进行反恐活动。   2003年6月,日本又通过了极具争议的“有事三法制”,认定日本首相在危急时刻可不经过国会同意直接派部队采取军事行动。随后日本决定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这也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首次向一个仍处于战斗状态的国家派遣自卫队。   日本国会2004年6月14日通过了包括《限制外国军事用品海上运输法案》、《美军行动便利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交通通信管制法》、《国民保护法》、《处罚违反国际人道法法案》和《俘虏处理法案》等7项法案。根据这些法案,日本政府在紧急状况下有权直接向国内部署自卫队,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分析人士指出,这7项法案成立后,意味着日本的战争立法彻底完备。   从日本方面来看,其国内鹰派长期以来觊觎台湾,近来随着台海局势的升温,日本一些强硬派分子无疑想乘机有所动作。就在陈水扁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的当天,日本议会下院通过了7项法案,目的是加强日本自卫队对日本最南部岛屿及台湾海峡危机的反应能力。   据日本共同社从日本防卫厅获得的机密文件表明,日本防卫厅已拟定一项计划,在日本最南端的一些岛屿部署7200人的地面部队,以防止中国对日本的这些岛屿发动攻击。“这是首次在日本内部文件中发现日本假定中国攻击日本领土。”   文件显示,日本防卫厅下属的陆军参谋部认为,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时,中国有可能攻击这些岛屿,以阻止日本和美国向台湾提供联合支持行动,这时将允许日本潜艇反击中国船只。 日本鹰派将陈水扁连任看作是与台湾加强合作的机会,陈水扁方面似乎也留意到了这一信号,二者间大有一拍即合之势。据《中国时报》5月26日报道,为预防台海战争,台湾“国防部”首度提出了所谓“接触”和“吓阻”并用的“和战双重战略”。“国防部”称,美国对台军售所设定的条件可能放宽,同时日本战略重心也随之由北往南调整,为避免其生命线受到威胁,台海局势发展已纳入日本战略思维,未来日本不会坐视任何危及台海稳定的因素,尤其当美国协防台湾的时候,日本更是会趁火打劫,借机充分展示自己作为亚洲乃至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的实力和作用。而美国也需要有人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出钱、出力,提供后勤支援、海空军基地,直至直接的出兵联合作战。 同时,日本也体会到2003年11月12 日中国的“明级”常规潜艇公开出现在日本近海的震慑力。2004年2月5日,美国负责处理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阿米蒂齐宣布如果日本领土遭到攻击,美国将协防日本。日本乘机大肆宣传美国与日本将协防保卫钓鱼岛。美日加紧了协防钓鱼岛的计划的拟订,而且美军也加快了对亚太驻军部署的调整,使其更加适合于应对可能发生的对中国的作战。 4、心态复杂的周边各国 对于可能发生的大陆对美国、日本、台湾的台海战争,周边各国怀着不同的心态关注着战争的进展,决定着各自不同的对策。 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方面希望中国持续购买自己的武器装备而不要对台动武;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国失败。因为,如果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俄罗斯武器的声誉会再一次的大打折扣,而且,俄罗斯在对抗美国、日本时很可能会感到更加孤立无援,在亚洲大陆上制约美国、日本的中国的力量可能变得弱不禁风。美国可以腾出手来,把打压围攻分化的重心转向俄罗斯,从而使其处境更加困难。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中亚几个小国对我国恐怕也只能提供有限的道义上的支持。 东边的近邻朝鲜忙于自己的事情,也不可能给中国以实际的支持,充其量只能起到让驻韩大部分美军仍然留在原地的作用。 对于韩国来说,出于担心中国用中远程导弹攻击设在其本土的美军基地的担心,其可能会在战时拒绝美日方面使用这些基地。但是,由于同美国、日本很深的战略渊源,韩国也不可能对中国表示多少支持。 至于南沙各国,由于同我国在南沙主权上的争端,往往也会以幸灾乐祸的心态注视着战争的进展。西南边陲的印度更是巴不得中国在台海战争中一蹶不振,从而无力同印度争夺有争议的领土。 环顾四周,耳畔不时回荡起“中国威胁论”的鼓噪。遥想当年,不论是朝鲜还是越南战争,一方面中国是地面战场的主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忘记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从宏观战略直到具体的战役战术层面的支持。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如今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衰微无力也无心与美国进行坚决的抗衡,昔日团结奋斗的集体早已荡然无存。中国在未来的台海战争中不免有些势单力薄之感。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的形势也不乐观。而美国不但自身实力强大无人能够与之比肩,并且,一呼百应云从影集,身旁聚集了一批战时惟其马首是瞻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的盟友。 5、美国、日本可能采取的协防方式 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军的战略布局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战略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东亚地区,主要的应对目标就是朝鲜和中国尤其是中国。因为该地区存在着与中国直接关联的潜在冲突:台湾问题以及南海争端。拉姆斯菲尔德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中国的目标在美国的雷达上变得愈来愈大”,美国在该地区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美日制定了多种方案。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公开披露的情况进行一番推演。 针对台海可能发生的战事,美国国防部有着非常系统的评估体系,根据已知情报进行战争模拟是决定美军是否介入以及介入程度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前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布莱尔还是现任司令法戈都曾经公开宣布,美军已经得到授权,一旦台海形势紧张,美军就会驰援台湾。布莱尔明确表示美军尊重中国大陆在陆地上的作战实力,但是,要注意到解放军比美军要落后15到20年,虽然,中美双方都为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制定了作战预案。言外之意,就是大陆的解放军在这种海空高技术战争中还不是美军对手。在美军中也始终有一种倾向,希望能够找机会和中国军队再较量一番,洗雪朝鲜和越南战场失败的耻辱。 在檀香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作战示意图,图上画有各种标识,并根据不同颜色来区分哪些国家、地区与美国有防务条约,哪些国家、地区获得了美国的安全承诺。中国台湾也在这张图上,并被认定为得到美国安全承诺的地区。此外,太平洋司令部还有一份绝密的《台海防御应变计划》,详细列出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在台湾海峡附近部署的武装力量,台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美军的应对方案。美军还一直根据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战区形势补充、调整和修改《台海防御应变计划》。由于不便于同台湾公开搞联合军演,所以,美太平洋司令部每年都举行一次或数次针对台湾局势的电脑兵棋推演,完善既定预案。 按照惯例,美军的兵棋推演由美太平洋司令部作战模拟中心完成。最近几次兵棋推演的结果让美方很不安。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介绍,美军在一次兵棋推演中,原计划用F-22和“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等最先进的隐形战机*解放军机场和导弹阵地;美国陆军在5天之内将一个师的兵力运上前线;海军陆战队搭乘可以垂直起降的旋翼飞机深入敌后。但在推演过程中,美军3艘航空母舰在解放军反舰导弹的威胁下,不得不远离海岸线,舰上250架战机毫无用武之地。美军能用得上的只有B-2隐形轰炸机和巡航导弹,但它们对于战争的胜负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2004年5月24日的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刊出该报副主编丹尼的长篇文章《避免与中国开战》。文章称,2005年和2006年是爆发台海战争的高危期。美国国防部一份计算机兵棋推演的报告指出,若解放军突然大举攻台,拿下台湾只需几天,而是此前估计的几个星期,美军根本无法及时支援台军;如果美方参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至少被击沉一艘航空母舰。 在历次兵棋推演中,美军有两大担心。一旦担心台军士气。当前,受岛内政治乱象的影响,蓝绿阵营的意识冲突已经开始影响军队。据报道,在模拟作战时,蓝绿支持者分别佩戴象征各自立场的微章。另一个担心是盟国在战时的态度。美军认为,战时韩国和日本很难冒着卷入战争的危险向美军开放空军基地和军港。如果盟国不支持,美军的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解放军潜艇部队的火力下。 美军模拟协防台湾的前提是大陆主动攻打台湾。美国著名的咨询机构兰德公司认为,“尽管诸如对台湾实施有限的导弹袭击等胁迫性作战方案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对台动武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我们却对更为极端的方案--直接的空中进攻和两栖登陆作战进行了评估。” 兰德公司设想,大陆进攻台湾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双方争夺制空权。除空对空作战外,空中作战还包括大陆对台湾的空军基地、地空导弹阵地、早期预警雷达和指挥与控制设施实施导弹攻击和空中打击;第二阶段可能与第一阶段同时开始,主要争夺海峡制海权。参战部队包括空中力量、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和岸基反舰导弹部队。反航空兵作战、反水面舰艇作战和反潜作战登陆,都将是这一阶段的内容;第三阶段,大陆方面一旦夺取了制空权,后续空中打击将集中在摧毁沿岸据点、台湾军队的炮兵和装甲集群,全面软化台湾岛上的防御体系;第四阶段,将是在台湾沿海实施登陆作战的阶段,这一阶段将包括两栖登陆、伞兵突击和直升机攻击,其目的是在岛上建立坚固的立足点、打垮台湾军队的最后抵抗。   在未来美国对台湾局势的干预中,美国主要依靠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所辖大约30万兵力以及日本自卫队可能出动的部分兵力,美第七舰队将充当打头阵的“急先锋”和主力作用。据报道,该舰队拟定的对华作战预案中,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军事行动模式:   “越南模式”:像当年参与越南战争那样,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对中国大陆实施重点海上封锁和快速部署。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遏止越南人民武装发动的攻势,于5月9日宣布对越南北方沿海地区实施海上封锁。第七舰队航空母舰在8个月内共出动舰载A-6、A-7型攻击机布雷近400次,越南近70余艘船舶触雷沉没,基本切断了越南同外国的海上交通联系,对南方战场物资供应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模式可能是美军第七舰队未来干预台海局势采取的最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台海局势的紧张,美军在其军事演习中,加大了海上封锁作战课目的演练。 但是,这一形式有可能遭到中国用潜艇以水雷、鱼雷、潜地导弹、岸基中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斗机以空射巡航导弹从防区外进行反制打击其包括航母在内的作战平台以及位于日本、美国等地基地的危险,从而达到制空于地、变敌人的后方为的前方的目的。同时,如果距离中国海岸过远又会造成鞭长莫及有劲使不上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打击的效能。   “朝鲜模式”:像当年爆发朝鲜战争那样,美军出兵台湾,直接与中国进行交锋。从美台加紧提升军事交流的规格和形式来看,美军有可能直接派出部分兵力进驻台湾。但是,从近年来美军强调扬长避短发挥海空高技术优势而减少人员伤亡来看,这又是美军所希望避免的一种方式。美军更多地会派出军事顾问而不派或者少派部队直接进入台湾。 “日本模式”:设想台湾被军占领后,美军采取当年打击在新不列颠岛日军的作战模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歼于台湾岛上。1943年,为了孤立日军在新不列颠岛的重要基地拉包尔,麦克阿瑟制定了“艾可顿”作战计划,夺取新乔治亚岛群。在新乔治亚行动的实施过程中,美军第七舰队担负了主要攻击力量。该舰队进行预先侦察,掌握了岛上日军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特征。当年6月22日,美军第七舰队登陆成功,将岛上日军全部歼灭。笔者认为美军采取这种战术的可能性比较大甚至是首选方案。同时,还会根据台海作战的特点加以进一步发展完善。 近年来,美军在亚太的驻军不但数量增加,而且重心西移明显靠近台湾地区,其重要目的就在于便于迅速驰援台湾,奉行所谓的以台湾为中心的“一舰双锚多点”的战略。并且,美军、日军可以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首先,在开战前,大量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培训台湾军队官兵,派遣美军军官观摩和指导台湾的防务建设和军队演习增加台湾军队和美军之间的了解缩短磨合期。从1999年开始,美大批军事考察团频繁赴台,先后完成了对台空军、陆军战力的技术评估。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军正进行一项所谓“台美军事协防”的作战规划,这项代号为“乐成”的计划被列为绝对机密,是机密等级最高的专案计划。据了解,“乐成”计划现仍在纸上参谋作业阶段。另据报道,最晚到2006年美军就会进驻台湾。目前,美方近年积极评估并协助台湾提升战力,美方按部就班,目前已完成海、空军、陆军战力评估,其评估结论与建议,列为美方军售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台美两军还在军事软件领域不断深入开展合作,近年这种合作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美协助台完善C4ISR系统,谋求建立两军间兼容互通的指管通情系统。据美方评估团表示,台湾三军缺乏统一指挥机制,美方要求台湾设立“海空安全通道”,让船、机可以在短时间“向台湾进行补给”。2000年,美积极寻求向台提供先进的地空、舰空和岸舰等型数据链通信系统,美先后售台的LINK-16陆军通信系统和“改良机动用户设备”即是典型的可用于与美军战场通联的先进设备。下一阶段,美军和台湾军队之间将建立起兼容共享的指管通情信息系统以整合美军和台军,甚至可能建立统一的联合指挥部指挥对我军的作战。第三,利用美军严密完整地卫星监控体系对大陆进行战略、战役、战术监视,与台湾自身建立的比较先进完善的监控系统实行情报信息共享,对大陆进行从太空的“天眼”、高空的“鹰眼”、地面和海面的“千里眼”、“顺风耳”、技术与人工侦察相结合的全天候、全方位的侦察监视。 一旦大陆对台动武,美日军可以在战争初期将兵力机动到台海附近坐山观虎斗,等到大陆与台湾两败俱伤的时候,从一旁杀出坐收渔翁之利。由于,美军按照前沿部署的原则已经在亚太地区部署了机动能力很强的B-52战略轰炸机与战斧巡航导弹、洛杉矶级核潜艇等打击力量,其兵力和火力的投送速度远比外界一般人想象得要快得多、强得多,而且处于一个回旋余地很大的有利地位。而大陆受到国际法的限制且难以掌握美日的分寸底线,也不便于先下手为强。并且,使得大陆的力量分散难以达到集中兵力、火力、打击力的目的,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   一般来说,美国、日本要协防台湾也有自己的一些软肋,同时,也成为大陆一些人认识上的误区。(1)、缺乏深厚的民意基础。自911以来,美国出兵海外,有三个特点:1、以“反恐”的名义,做到师出有名;2、基本上实现零伤亡,减弱民众反战力度;3,能够速战速决。具备此三项条件,民众反战的声音就非常弱,时间也不长。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就全然没有这三项条件。美国民众的多数,对美军直接介入“协防台湾”,均持否定态度。反观中国,多数人都支持对台一战以维护祖国的统一。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美军在吸取越南战争期间记者的摄象机镜头把战场的残酷场面拉到美国老百姓眼前而引起强烈反战情绪的教训,实行严格的战时新闻管制,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而且,经过长期地丑化、妖魔化宣传,中国的形象在美国民众心中并不算好。相反,台湾以追求民主自由的面目,在西方包括在美国公众心中树立比较好的形象,赢得了许多人的同情和支持。而且,如果在战时中国攻击了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有可能引起珍珠港事件的效果。(2)、美军劳师远征具有地利上的劣势。许多人认为中国具有地利上的优势,这方面美方又居劣势。这种观点讲对了一部分,但是,忽视了现代战争特点以及地利上的优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10-30-30战略就是说在10天内美军发投送要到达全球任何一地,30天内要解决战斗。当然,不是说能够在30天内解决对我方的作战,而是说其战略机动能力很强。并且,通过前沿部署,在我国周边包括台湾周围已经布放了许多军事基地。因此,其地利的劣势并不明显甚至具有不少优势。(3)、天时上的局限性。有的认为现在美军深陷伊拉克泥潭,朝鲜核危机、基地组织等问题也搞得美国心烦意乱。这些讲对了一部分。美国对这些问题也自有应对策略。对于善于扶植代理人的美国不久就会大为减轻在伊拉克的负担,朝鲜又敢把美国如何,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威胁似乎几年来对美国的震慑作用也不算大。(4)军力配置上的局限性。固然中国可以集中举国之力专注于一场现代的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美方军力配置上却不得不分散,这是美国长期以来就存在的担负“世界宪兵”的无限战略目标与其有限的战略资源之间尖锐矛盾的具体表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没那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美军的作战效能是相当高的。二战以来的历次战争中,美军几乎在兵力的数量上都处于劣势,但是美军又往往都能以少搏多。即使在朝鲜、越南也只能算是打了个平手。尽管世界上还有一些热点需要美国去关照,也不要低估美军用来“协防台湾”的兵力的作战能力。毕竟轻敌是兵家之大忌。当然,类似地优劣短长还可以再列举一些。 波诡云谲的台海形势,考验着中国大陆13忆同胞的胆略和勇气。有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富还须兵强,和平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胆略和勇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