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出访中南美洲时过境美国一事,已成为遭到批评的过境外交。不仅因为美国的回应极度迟缓,让扁政府顏面无光,更重要的是,此事要经由美国总统布希亲批,专家认为,这显示了布希政府对扁的不信任。 扁过境美频生波 传遭美重大屈辱 2006-05-02 08:25:28 记者:史哲维 摄影:段士元华盛顿报导 过去十多年来,台湾的元首只要出国访问,一定会刻意安排经由美国过境;而且也把过境的地点和规格,当作出访最重要的外交成就。如果外界继续以政府自己定下的这个标準,来看陈总统这次的过境的话,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对陈总统个人,而不是对台湾,成为重大的羞辱。请看史哲维来自华府的分析报导。 台湾的元首过境美国,对美国政府,一向是个敏感问题。为了顾全自己的大局和利益,在美中台关係的架构下,美方一贯的处理原则,是把它单纯化。 至于台湾,在种种考量下,李前总统和陈总统,都把过境,做极度的政治性放大;它不但变得比出访的目的地还重要,而且过境的地点,停留时间,和中间行程的安排,逐渐变为台湾内部衡量元首出访时,唯一的标準。 布希政府于2001年上台后,在一面倒的讚扬台湾民主成就之下,美方以不打破过境架构的前提下,以技术性的调整来提高陈总统的过境规格;而且这个处理方向从来没有因为北京的抗议,而动摇过。 但是几年下来,美方对陈总统在两岸关係上的种种操作,产生了明显的厌恶感。而布希对陈总统个人的难以忍受,在华府的相关圈子里,是个公开的秘密。 TVBS华府特派记者史哲维:「目前看来,美方对过境的时间和规格,应该已经告知了扁政府,如果要做猜测,地点可能是夏威夷,德州休士顿或佛州迈阿密,而且给予过境的时间,会短到让陈总统,没有机会做发挥,而对这样的安排,陈总统个人极可能难以接受,所以,外交部和驻美代表处,应该还是继续的与美方交涉,看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安排,并在心态上,做出延迟出访的準备。」 不论最后安排出的结果是甚么,局势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过去十几年来,过境外交的最大挫败。布希政府经由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陈总统个人的厌恶,只会更增加陈总统在台湾内部的「跛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