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发展简介

http://www.china.com.cn/ 1949年10月1日,北京民众汇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 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原中共总书记邓小平重新复出,自1979年起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现代化建设上。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建国后形势最好的时期。 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经济极端落后。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尤其在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22年中,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进入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87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执行“五年计划”实现的。1996年至2000年实施的“九五”计划获得极大成功,而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十五”计划,绘出了新世纪第一个宏伟蓝图。“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上述指标大多已经提前完成。现在,中国政府正在拟定下一个五年计划—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 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仅有全球7%的耕地,却要解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因此,中国农业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的份量。国外曾经有人担心“谁来养活中国”?中国领导人和农业专家回答说:“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从1978年农村改革以后开始的。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让农民重新掌握土地使用权,自主安排农活和处置农产品;取消统购派购的做法,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取消过去众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开办乡镇企业,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和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中国农业取得显著成就。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尽管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多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04年,中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达到46947万吨,扭转了1999以来连续五年下降的局面。现在,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明显提高。2004年,粮食人均占有量为362公斤,猪牛羊肉、牛奶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分别为44.6公斤、17.4公斤和37.8公斤,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