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侃《三国》:空城计(上)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愿随风永荡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兵不厌诈,战争中敌情错综复杂,虚虚实实,再好的军事家也会犯判断错误。想当初曹操40多万大军追杀刘备的几千兵马和数万手无寸铁的随行老百姓,来到长板桥头。看见张飞单枪匹马一人立于桥前,竟然不敢前行。有人说这是曹操胆虚,其实不然。作为身经百战的曹操,枪林箭雨如同杯酒碟菜,还能以个人生死为念而惧怕之?他是在琢磨张飞单枪匹马立于桥头的用意。如果张飞不是拿鸡蛋碰石头找死,那就是刘备诸葛亮他们安排伏兵在对岸。要是不分青红皂白渡河杀将过去,诸葛亮来个半渡而击之,哪怕他们只有几万兵马,就足以让曹军自乱。弄得不好,大好的胜利局面就要丧失掉。

当时曹操在那里观望,这张飞也在桥头观望。这时候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表现出来了。其实曹操完全可以按兵不动,站在那里看张飞表演。我估计,等半个时辰,张三爷可能就坚持不住了。实际上,老张呆了十几分钟就不耐烦了。为了释放他紧张的压力,张飞就扯起那破锣嗓子瞎喊。

也可能是老天不灭刘备,张飞这一喊不光缓和了自己的心理压力,还出现了另一个神奇的效果。曹操身边有个帅哥,叫夏侯杰,是曹操家的亲戚,长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材,可武艺不咋地。曹操为了自己的威仪,常常把他带在身边。夏侯杰一看张飞这豹头环眼的凶恶样子就觉得很诧异。他正想回头跟曹操表达他对张飞相貌的厌恶,不想这张飞炸雷般的叫声就过来了。这帅哥吓了一跳,双腿控制不住就哆嗦了一下。可他的坐下马不知道主人为啥哆嗦呀,还以为这主人要让它冲锋呢,所以这匹马前蹄起,后蹄蹬就要加速。

这下坏了,夏侯杰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子就从马背上栽下去了。也是他倒霉,下就下去吧,可一只脚还缠挂在马鞍上,这样他就来了个倒插葱,头先着地,正好碰在一个碗口大的石块上,当时就摔成了重度脑震荡。如果施行急救,他还没事。可是这事还真凑巧,他那只留在马鞍上的脚经过马的挣扎,终于自由了,接着惯性,这后脚的马刺正踢在身边曹操的马身上。曹操那匹马是匹千里马,平时曹操都很少用鞭子抽它。它哪里受过这马刺的滋味呀,疼得这匹马咆哮起来,直冲张飞而去。

这下,把曹操吓坏了,一想我哪能打得过这杀猪的呀。好在他还冷静,心想,我不能让马急停,否则弄得不好,自己也会摔下去。曹操轻轻带住缰绳,让马调转个90度,沿河边的小路飞驰而去。曹营兵将一看夏侯杰摔了,曹操跑了,也不知道发生啥事,一起跟着跑。这就苦了这帅哥夏侯杰了,混乱之中让万马踩得粉身碎骨。

这张飞一看,高兴坏了,还以为曹操他们真怕他喊叫呢。后来他又高叫几声,还别说,这逃跑中落后的曹兵这次还真怕这叫声了。他们也不知道夏侯杰怎么死的,都瞎传是让这张屠户的破锣嗓子给吓死的。大家一想,那威风凛凛身高马大的夏侯杰都受不了,我们就别逞能了,都跟着曹丞相跑吧。其实很快曹操就把马停住了,可是这几十万兵动起来可不是一时半刻能停下来的。等到曹操把部队控制住,再次回到长板桥时,张飞早撤了,并命令士兵把桥拆了。

这张飞虽然勇猛,但在计策的实施上还差点。曹操一看张飞把桥拆了,立刻明白刚才个单枪匹马是个儿虚架势,立马命令部队过河。最后,要不是关羽从江夏借来得一万兵正好到了,拦腰缠住曹兵厮杀,让曹操误以为是诸葛亮安排的伏兵,慌乱之中下令撤军,那刘备张飞他们当时就完了。

相似的计策,我们的天才军事家诸葛亮先生也玩过一次。其对手是不比曹操差的顶尖高手司马懿父子。与长板桥张飞当时的情形相比,诸葛亮这次的险情更为严峻。诸葛亮在这个计策的整个运转中表现出稳重和超人的心理素质不得不令人钦佩。 下面,我就给大家侃侃诸葛亮的这一杰作———空城计。 

在侃空城计之前,老飘还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诸葛亮平定孟获以后,回到成都就开始为北伐作准备了。后来,魏国皇帝曹丕刚40岁就染病身亡,他的儿子曹睿继位。封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司马懿申请镇守西凉。曹睿同意,遂任命司马懿为西北军区司令员,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诸葛亮一听曹丕死了很高兴,认为攻魏的时机已到。但是又听到司马懿来镇守雍、凉二州,心里就有点发毛了。后来参谋长马谡献离间计,派人到魏国散布谣言,说司马懿要造反,致使司马懿丢了兵权。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大喜。立刻给刘禅写了个报告要北伐。当时刘禅有不同意见,认为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要紧,还说丞相您抓孟获抓累了,得休息休息。可是诸葛亮哪里听得进去,几句话就把刘禅给驳回去了。刘禅没办法,只好抄起橡皮图章在报告书上恶狠狠地盖了一下。这样,诸葛亮亲率34万兵马由汉中出发,杀向秦岭外的魏国边境,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天水一带。

当时魏主曹睿派了自己的姑父高干子弟大笨蛋夏侯懋做总司令来对付诸葛亮。交战以后,诸葛亮率领的蜀国军队象砍瓜切菜一样把夏侯懋打得落花流水。后来诸葛亮活捉了夏侯懋,并且用计招降了军事天才姜维。最后,诸葛亮连续攻城略地,已经饮马西安西边的渭河了。

没办法,曹睿又派大将军曹真领兵到西安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打了几战,又获大胜,杀了曹真的两个先锋。而且,更让诸葛亮高兴的,由于这样的战绩,使得以前从西蜀叛变曹操的,现任魏国新城太守,镇守上庸的孟达思想动摇想回归蜀国。上苍把成功的光环那么近地罩在诸葛亮的头顶上。

可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又把这光环残酷地从诸葛亮头上三尺处给取走了。这人就是后来完成统一大业的晋国首任皇帝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

原来曹真连败几次的消息报到许都,曹睿很吃惊,急忙向群臣问对策。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钟繇急忙推荐了司马懿。曹睿立刻下旨给司马懿官复原职,自己御驾亲征往西安进发,让司马懿火速到长安商量军情。

司马懿得到圣旨后,又获悉了孟达要造反的事,就没有遵旨去西安,而是立刻调军去对付孟达。其实这时候诸葛亮已经得到司马懿复职的消息,可是他的决策就有点马虎了。他应该立即派参谋长马谡带兵去搞定孟达的起义事宜。这马谡虽然在具体战术上没经验,但脑子绝对好使,搞政变耍阴谋诡计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诸葛亮和马谡商量此事后,只是给孟达送了一封信,让他提防司马懿。结果,孟达没把这劝告当回事,等司马懿大军一到,孟达的起义就被残酷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司马懿解决完孟达,立刻入长安见曹睿。并率领20万大军出来对付诸葛亮。这期间,诸葛亮几乎没有任何军事行动和应变调动。等诸葛亮得到司马懿的部队动向后,才意识到司马懿可能会派兵去占街亭来阻断自己的粮路。这才急忙派参谋长马谡带兵去守街亭,不想犯下了用人的致命错误。 

每次看《三国演义》,我都对诸葛亮这种做法很不理解。第一,作为如此高明的军事家,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后,诸葛亮竟然对街亭这样的军事要地视而不顾,等到司马懿带兵出来以后才意识到这一点。难道他就这样自信,这魏军之中除了司马懿就没其他人会想到这计策?其实,在战争史中,很多巧妙的计策往往是下层军官和士兵想出来的,古代战争也是这样。老飘认为,诸葛亮军事部署上出现这样的疏忽有点不应该。 

另外,诸葛亮的用人决策实在不可恭维。我看过一些关于四野打仗的回忆录。曾经有个将军说,林彪对自己手下每个兵团及其指挥员的特点极为熟悉。有的擅长攻坚,有的擅长防守,有的擅长大范围穿插。到战时使用起来,如同使用自己四肢一样自然。我想,诸葛亮作为蜀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已经不少年了,这些将军谋士都是他提拔的,每个人的特点因该也是了如指掌。他完全可以派一个善防守的将军去守街亭。其实,将军王平完全就可以担当此任。可是他竟然还无道理地派出了没有实战经验的参谋长马谡!

后来马谡犯了低级错误,丢了街亭。诸葛亮得到消息后,又非常被动地采取消极应变决策,命令军队撤退到汉中。这又反映了诸葛亮作战过于谨慎和缺少战争中大谋略思想。老飘以为,失掉街亭其实对蜀兵并无多少威胁,只是粮道暂时不通了。当时蜀军还有不少粮草,占领魏国好几座城市后缴获也不少。诸葛亮完全有时间有办法与司马懿周旋。老飘列出几个选择:

选择一:使用围魏救赵之计。立刻弃司马懿于不顾,集中所有兵力包围西安。你想,这曹睿一被围,会立刻命令司马懿回防。这样有两个战机。第一,可以对司马懿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选择有利地形伏击司马懿。第二,等司马懿一回防,立刻撤军去夺回街亭。

选择二:派一员大将(姜维或魏延)回撤入汉中和剑阁防守,自己带兵断司马懿的粮道。这样司马懿处于两面受敌状态,肯定不舒服。说不定他就撤回去了。

选择三:回到所占领的城内防守,寻找战机与司马懿周旋,慢慢扩大根据地,粮草可以从魏境各地去掠夺。

可是诸葛丞相选择了回撤,提早宣布了这一次北伐的失败。试想要是官渡之战中曹操换成诸葛亮,我想历史就不一样了。曹操当时不光兵力不如袁绍,最后自己的粮食都快吃完了,可是人家曹操仍然坚守等待战机。诸葛亮就因为丢失了一个有利地形,就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实在不可恭维。

不过,诸葛亮的整个撤退过程还是做的很好。除了没有损失兵力以外,把粮草都运回汉中了。而且在指挥撤退时,还冒险地戏耍了司马懿一把。总算给自己的失败找回点面子。这既是下面老飘要说的空城计。 

 

 

 

 

 

 

 

 

 

 

 

 

 

 

 

 

 

 

 

 

 

 

 

 

 

一辈子 发表评论于
现代战争是不可能有技术层次上的空城计的, 有的只可能是战略上的空城计。好文! 拜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