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特派记者/陈良宇,多行不义,终于落马自毙。()
上海老百姓在痛恨其腐败的恶行之余,也为之万分痛惜。()
从大处看,陈良宇从一个普通工人,到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排入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历经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是人民用血汗哺育了他,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成就了他。而最终走入‘麦城’,败在权力、金钱、美色关内。这是多么令人疾首痛心啊!()
从小处看,陈良宇作为上海人民的儿子和大上海的掌门人,理应为上海的形象增光添彩。而今,世博日近,建设日兴,正当他可为国为民、为阿拉上海大展宏图之际,却倒在了腐败的枪弹下。由此而给上海这张名片蒙上了浓浓的耻辱。这又是多么令人扼腕痛心啊!早期属‘草根’干部()
陈良宇的腐败,用极其沉重代价换来了警世启示啊!()
一位早期曾和陈良宇共事过的干部痛心地说垃陈良宇的堕落发生在他处于权力巅峰之后。早期的陈良宇不贪婪,很谨慎,为人谦虚、热情。他从上海彭浦机器厂的一个工人、设计员到基建科副科长,一帆风顺,没有坎坷。特别是1980年入党之后,更是一路高歌,顺风顺水,当上了副厂长、公司党委副书记、书记后来被提拔重用。从入党到提升,7年就到了正局级高干,当了上海老干部局局长、黄浦区区长。用现在的时髦话说,是一个‘草根’干部。()
开始他不失当年的本色。比如,每年除夕之夜,他都去敬老院,陪孤寡老人吃年夜饭;又比如,他倡办黄浦旅游节,活动安排上有问题,周围人一经提出,他就立刻虚心改正,等等。()
以后,随着职务的变迁,权力的扩大,使陈良宇的‘草根’有了静悄悄的变化,就连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也成了‘作秀’的道具。至于在权钱交易中,他更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吴明烈、张荣坤、秦裕,一个个都成了陈良宇腐败的帮凶。于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究其原因是官位来得太容易,权力降临太突然。以至于头重脚轻根底浅,轻飘飘不知所以然。()
被自我膨胀所击败()
一些看着陈良宇从成长到堕落全过程的老干部痛心地说,陈良宇是自己击倒了自己。自我陶醉、自我膨胀是他的致命伤。陈良宇从工人到区长,仅仅7年;从区长到市长不过14年。虽然算不上坐‘直升飞机’,但也够快了。此后又天降大任于斯身,当上了政治局委员。如此快速提升,别说上海的干部群众费解,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
对陈良宇来说,后期的快速提升,并非好事。好像种庄稼,前期基肥不足,后期必定倒伏。以至于他自我陶醉,自我膨胀了。在上海曾经流传过陈良宇和一位中央领导唱反调的传说垃说中央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批评上海在房地产价格的哄抬上起了坏作用,陈良宇听闻,当即反驳这位中央领导。暂且不论传说是真是假。老百姓流传此说,只不过借题而喻垃陈良宇啊,你已到了自我陶醉、自我膨胀的危险边缘了!()
一位从事干部工作的老同志说,陈良宇是被在亲缘环境中‘当官’的陋习击倒的。自古以来,老百姓把地方领导称之为‘父母官’,于是乎陈良宇也当起了上海百姓的‘父母官’。一方面,他视人民为‘子民’;另一方面,他又视亲缘为‘权贵’。在这一片他土生土长的本土里,家属亲朋,属下相邻,层层叠叠,错综复杂,组成了一张张打不掉、理还乱的关系网。正是这关系网,张张似虎口,处处有陷阱,成了他腐败的成因和归属。()
权力缺监督成腐败温□()
大凡腐败者,都和缺少民主监督的机制相关。陈良宇也不例外,上海一些老干部在说到民主监督时,仍十分怀念当年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以及之后江泽民、朱□基主政上海的岁月。当年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各种矛盾接踵而至,领导们倾听各方面呼声,甚至找普通干部、群众彻夜长谈,广泛接触干部群众,没有一丝一毫的大官架子。而陈良宇当上市委书记之后,听不得不同意见,名曰集体领导,实质一个人说了算。()
正如一位老干部说的,权力一旦缺少监督,便是导致腐败的温□。()
至于各种监督机制,在陈良宇的眼中,便成了漂亮的标签。他一言九鼎,动辄十亿、数十亿出手,银行的金融监督机制何在?他位显权重,报纸一天三、四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地称他,新闻的监督机制何在?他一手遮天,欺上瞒下,只许报喜、不许报忧,集体的监督机制何在?他好大喜功,胡作非为,而身边那些邀功请赏的人还言必称‘良宇书记’,行必道‘书记批示’,组织原则的监督机制又何在呢?()
有一件往事颇有说服力垃有一家新闻单位那年为批评上海房地产价格狂升问题,写了几个内参。陈良宇闻之大光其火!隔年春节,便给颜色看。陈良宇打破惯例,不去这家新闻单位慰问,而去了另一家单位慰问。老百姓听了这件事,频频摇头垃一个市委书记连这点听批评意见的‘雅量’都没有,真可悲矣!()
陈良宇倒了。倒的代价是巨大的,而留下的警世启示也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