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志高原来是冤假错案—有感于“施琅大将军”

风中本无桥,桥在心中,心又何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甫志高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叛徒形象,文质彬彬,戴付眼镜,看上去象个知识分子。由此看来,当年甫志高被创造出来时知识分子不怎么受待见。甫志高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说你象甫志高和骂你的祖先也没太大区别,只是略为文明一些罢了。
    我以前倒也没想给甫志高翻案。我很反感翻案文章,姑且不论其动机,至少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曾经有一南方才子朋友,相貌略似甫氏,大家一拿他开心他也真就有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没有这种翻案的个人动机:虽然常被误认做知识分子,但从没有人说我象甫志高,倒有人说我象汤司令。

    如今看到一部从片名就歌颂的《施琅大将军》,我不禁觉得也许甫志高还真是个冤假错案。且不说六十年过去,两党又相逢一笑泯恩仇,连爷爷也常来串门了。就拿当叛徒这一点,甫志高哪儿比得上施琅啊!人家施琅先是明朝将领,后来跟着郑芝龙当叛徒降清,再一转筋弃清投明,成了郑成功的大将,最后再降清,当了福建水师提督这么一个中级走狗,离大将军差得还真远了点。甫志高当叛徒,也就是出卖了江姐等几个同志,人家施琅当叛徒,一转身把老主子连窝端,旧日同志不知杀了多少。如果施琅可以算是爱国志士甚至民族英雄,那么甫志高该算是什么呢?
 
    对于拍这么一出戏是出于什么动机,为什么服务,我没兴趣分析。歪曲历史本身已不容原谅。清朝取代明朝是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残酷的征服,谁要是对此有疑问,我劝他好好读点关于扬州屠城的史书,要不就干脆再留根辩子。至于华夏文化如何把满族同化,这是另一个问题。自“五胡乱华”,到元朝,到清朝,中原王朝总被异族消灭,而异族总被同化,这是一个还没有研究透的重大历史现象。
    历史应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以今天的民族观或现实需要出发,这本该是常识。明亡前后投降的文武官员,从当时的实际讲,用“汉奸”这二字是很准确的。明亡的历史之惨痛,清朝的武力镇压与文字狱之残酷,如今不大有人提起。反倒是清朝的皇帝们走红一时,捎带着演红了一拨演员。明亡时汉奸虽多,但出的汉民族英雄之多,也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的。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张煌言,陈子龙,夏完淳这样的死难志士?就连明亡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坚守气节的士大夫思想家,他们的书还有几人读过?
    张煌言被捕就死前曾写下这样的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素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或者有人会说,施琅是因为先为郑成功怀疑,后又与郑成功有杀父之仇,所以才会死心塌地投靠满清,情有可原。然而英雄和叛徒的区别正在此:岳飞宁可父子同死于冤狱也不曾背叛。
     如果因为今天我们“民族大团结”,施琅之类就可以成民族英雄了,那么秦桧是不是该因为奔走女真与汉族之间的和平得个什么和平奖呢?
 
    一方面,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充斥着好人坏人,非白即黑的简单道德判断。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对当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或者刻意回避,或者有意歪曲。这两方面之间的关连,倒真是该好好想一想。

写于2006年3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