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评论余华的《活着》。从他的叙事风格,到他文字背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无一巨细。
一个叫福贵的小人物,一生离索浮沉的故事。不是挣扎在命运里,而是无可选择的接受。
卑微。不够强大到与命运对决,就没有什麽比平静的接受更好。
太多死亡的片断,构成了一个人活着的基调。这就是《活着》给我最初的阅读感受。也曾经是尝试过重读的,然而到了中途,还是不能承受的放弃。
总觉得,余华是一个有暴虐倾向的人。许多死亡,他乐于自主的在笔下安排了,比如有庆的死。比命运的安排更残酷。
后来读到余华的自传,提到小时候的家,就住在太平间的对街。一个晚上,最多的时候,能听到两三次痛失亲人哭嚎的声音。
生命的脆弱,从一开始就打下了强烈的印记。必须背负的一些事。
无法抹去无法深藏。
余华是极其迷恋叙述的。他大量的文学随笔,几乎都沉浸在对于那些名家叙事手法的分析上。很是枯燥。
许多人以为余华是摒弃文字技巧的。其实不是。他的叙事技巧受卡夫卡,博尔赫斯,福克纳的影响颇深。精研潜学,他自己也说,他是九几年之后文字技巧才渐缜熟。也渐渐从异端的先锋派转回到主流的平静写作中。
到了最后,技巧熟酿到极高的境界,仿佛消失。脱鞘而出,生命的意义亮剑般的就在眼前。
音乐家莫扎特也讲过类似的话:其实我不是天才,前辈及当代大音乐家的作品都精研贯通许多遍了。
越是大师级的人物,越不会选择高扬的姿态。他们俯身下去,更谦卑。
余华是现代汉语小说的领军人物,然而,不是没有语言与结构的瑕弊。
曾有人批评他的文字节奏,象水龙头里淌出的规范一致的水流,绝没有泉水四溢般的生动。他自己也解释过,他的叙述方式受巴赫音乐的影响至深。喜欢克制。
对叙述本身过于迷恋,高潮要由读者自己拣选。有时候,过于注重叙述方式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往往偏弱。比如,主人公福贵,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最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隐忍大悲的人。我找不到关键的文字处理与过渡,只觉突兀。
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极强烈的被虚化的气氛。明显的,他刻意将现实的事件拉远。
几年后重读《活着》的自序。他自己说,许多优秀作家,包括他自己,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的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
我一下子释然。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渠道,在一个瞬间即被沟通。此心彼心。
《活着》的人间版,是母亲的一位朋友。
老先生七十岁,英文造诣极高,曾任多位国家领导人的翻译,《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译者之一。
一生不断承受亲人离去的命运。
文革期间,前妻因为不堪政治迫害而跳河自杀。留下一子一女。
文革后,重组家庭。生活仿佛重新看到了希望。
十几年之后,唯一的儿子在就读哈佛其间,遭雷电击死。
第二任夫人是名中医,然而不幸罹患癌症,再离别。
还有一个女儿。美国律师。是道貌岸然的高尚职业。然而因为老先生的再婚,在他丧偶,垂暮之时,拒绝看望父亲。
去年我去看望老先生,提到女儿,他清瘦的脸上,沉重的眼神里突然有一种闪亮的东西。他说,女儿的英文底子不错,是小时候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他又说,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给某个外国领导人做翻译,因为翻译出色,对方大加赞赏,送给他一只派克金笔,向组织上申报后,允许他作为私人赠品留下来。他立刻就将这只笔送给了女儿。
他说,那个年代,只有几十块钱的月薪。那是他最珍爱,最荣誉的东西。
叙述的过程里,他的眼神慢慢黯淡下去。但是最后,他说他已经原谅她。
听完老先生的叙述,已经近黄昏。我放下了一大袋的补品。出了门,手伸进皮包,那本崭新的《活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还在。
一个精巧安排出来的故事,在一个风霜深刻的老人面前,如此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