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信仰而言,信仰是神圣的;就信仰的选择而言,选择是自由的;就信仰的包容而言,社会是多元的;就各宗教之间而言,尊重是相互的.
我是个基督徒(在信主之前,我认为是我选择了了解基督教。受浸信主后,我也接受是主拣选了我),听到对基督教的亵渎,很不舒服.也对个别的基督徒对其他教派的诋毁,极不赞成.在信仰家园潜水若干时,有个问题非常纳闷?为什么争论的焦点多是基督教而非别的教派(绝非蛊惑各种教派都吵的热火朝天),唇枪舌剑,双方均非等闲之辈.宗教信仰,你可信,也可不信,但应尊重.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和政治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佛教和穆斯林教等做好坏的定论,那是历史百年、千年甚至几万年才有资格的声音。而我辈脖粗脸红的争执甚至气急败坏的辱骂不仅露窃更力不从心。因为你没站在历史的高度,也没经历沧桑的体验,更没有卓越的哲学远见!
我家很怪,我和妻都是基督徒,而孩子是在我们没信主之前就自己无意之中选择了在一天主教学校读书,而且那所学校从开始到孩子毕业都离我家很远。后来我们也曾试着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去教会,但几次后,孩子说:
“我喜欢我的学校、喜欢那里的老师,更舍不得我很要好的朋友,所以我不想转学。这样这边和你们一起过基督教的主日,那边还在天主教学校读书,对我是一个精神的折磨。”
我们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当然懂事的儿子也尊重和理解我们的选择。
我很享受主日生活(尽管短时间的打鱼长时间的晒网),也知道在一种极虔诚的氛围中,信仰走向偏颇那是不难的事。这就需要做引领的弟兄尤其要有通达、要有主的旨意、要有把握,千万不能恨铁不成钢!
举两个例子:记得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每班都有自己的卫生分担区需要打扫,如果大家都按部就班的打扫,这本是个简单有意义的好事。可学校、老师和班干部甚至学生自己营造的氛围,使单纯(或虔诚)少年对荣誉感的追求走了样,于是有了你们班6点半完成,我们一定要6点结束,以至竟有5点刚过就打扫完了,特别再听到学校的表扬,一个个激动得小脸红卜卜的。扭曲,一种心灵的扭曲。
还有一个例子:还是小学六七年级时,那时每天上课前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的军训,一个雨后的早晨,操场上个别地方积了一些水。我们班列队走得有模有样,口令响得震天,那气势如铁骑,在水边前,老师问:
“这点困难,我们怎么办?”(本文绝无对我热爱的母校、关心爱护我的亲爱的老师和中小学时的朋友的责难,只是文革那个时代,扭曲了所有人的心灵。)
大家二话不说,踏步过去……,还是一次心灵的扭曲,一次比一次重。
信仰要虔诚,要尊重,还需要有合适的引领。
有人曾说:不怕信仰不同,就怕没有信仰。以前一直认同这句话,可现在品来,这话很霸道。
我认为人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也可无信仰,但一定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别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