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淫强身意淫强国?
“晓泉依朗”卫生纸如同“意淫强国”不靠谱
自从“泻停封”横空出世后,商家的“创新”能力就来了个大爆发,既有非着名白酒品牌“锅得缸”,也有蛊惑人心的“中央一套”。曾经有一个帖子更是把傍明星的炒作捷径发展到打政治名人的擦边球:以此类推,“不湿”或者“瞧着不湿”可以作为纸尿布的牌子;“扑精”、“不来儿”自然主打避孕药和安全套等;治疗淋病的药物可以命名“克淋盾”;还有治狐臭的“腋立清”……不一而足。事实证明,如此创意绝非搞笑,而已经变成现实产品:“长春出现‘晓泉依朗’卫生纸,取谐音小泉纯一郎”(《新文化报》12月7日)。
毫无意外,商家祭出“纯属巧合”的说辞,奉劝大家别敏感想太多、无端把源于本地名胜的品牌和人家日本前首相牵扯到一块。那么真是“创意者本无心,好事者强附会”吗?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商家的取名用意,与某名人打个擦边球,引发大家讨论,从而达到免费宣传增加销量的目的。是否合法注册能否获得批准当有待相关职能部门评判,但以客观效果而论,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成功的产品推广和宣传策划案例。归根结底,这不过是一种商业行为,却让不少网友读出了丰富的政治含义。一部《大国崛起》搅动了无数爱国感强烈的国人的心思,“晓泉依朗”纯木浆卫生纸所引发的网络民意,则让人看到了一出活色生香的YY版《大国崛起》。
在不少网友看来,因了两国间特殊的历史纠葛,“晓泉依朗”卫生纸简直就是给中国人长脸,足以增强爱国之心,振奋民族精神。应该立即批复注册,并评定为驰名商标。高屋建瓴者,在这里自然可以像横眉竖目的鲁迅一样发掘出国人源远流长的阿Q基因。联想到从亚运赛场上刚传来的“京骂”声:“亚运羽球男团半决赛,现场中国观众对裁判不满爆‘京骂’”(《中国青年报》12月6日),似乎得升华到国民素质这种高度“自我批判”,才算透彻的解读。
所代表的情绪当然不能一概称之为“愤青”的谩骂式爱国主义,更多的只是对现实不满的发泄,调侃一下自己不爽的事物来调剂生活。“韬光养晦”久已,民众所看到的是某些公职人员出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在外国人面前挺不直腰杆:“大连妇女遭日本人打伤案开庭一年未宣判,法学专家质疑此举违反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新华社12月6日电)。而在国内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上,民众只能冷看各种利益集团的吹鼓手在改革的试验田上你来我往捣糨糊,来自官方的反馈却迟迟不能定调:“清华报告称宿迁医改成功,与北大报告针锋相对”(《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7日)。这样甚至不用机会主义者主动引导,民众对经济改革与社会问题的失望,自然很容易导致其注意力转移到对外事务上,而且是以娱乐化效果十足的形式出现。
“晓泉依朗”既符合国内“愤青”的情感需求,从民族感情上也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只要纸质不是太离谱,肯定销量不错。笔者以为,这种利用所谓爱国情绪开拓市场的牟利模式可以命名为“愤青经济”。生产厂家在偷笑:我一个赚钱小创意,得到了免费广告宣传,还提升到爱国产品的高度。一帮YY版《大国崛起》的忠实拥趸却在傻笑:从商品入手幽他一默,这是在战略上蔑视对手,把那个不少国人都反感的名字安在尿盆、马桶之类的卫生用品身上,相当于把他钉在耻辱柱上。于是,大国崛起就获得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这让笔者想起了弗洛伊德所阐释过的心理学观点:自卑者往往通过贬低和侮辱他人才能获得自我满足。难道别人就不会以此之道还施彼身?稍微换位思考就有答案了。又有这么一种论调,既然杭州某家日本医药企业胆敢申请注册“三光”商标(《现代金报》8月10日),我们难道就不能申请“晓泉依朗”?这更不值一驳,我们应该看到,类似的商标是商家显示自己格调低下的耻辱标志,干嘛把自己的道德水准也往BT(变态)上靠拢。人家耍流氓,我们也以流氓的姿态应对不成?
自娱自乐并不卑劣,不该被渲染成国民素质低下的主旋律。大国和平崛起要有大国国民,大国国民更需平和心态,不需要YY(意淫)。爱国当不忘国耻,但不是以这种针对个人进行人身诋毁或者侵害个人的低俗方式。爱国情怀降格到了“泼妇骂街”的水平,这无论如何不是崛起的根本。咱就不弹“有理、有利、有节”, “努力创新发展生产赶超发达国家”之类的高调了。窃以为,与其空喊爱国强国高调,与其把精力花在无聊的文字游戏上,不如做些更有意义,实际些的事。爱国,首先当爱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男士公交车上能主动让座,女孩不要随手丢垃圾……连这些都做不到,有什么资格意淫大国崛起?
回到“晓泉依朗”纯木浆卫生纸的问题。日本农林水产省林野厅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96%来自中国(《环球时报》2004年4月23日)。当某些人因使用“晓泉依朗”纯木浆卫生纸而获得爱国情操的升华和民族自豪感,却对身边的一次性筷子泛滥意味着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一种毁灭性采伐视若无睹。这种环保意识与爱国情操的关系,不妨打个粗俗的比方──所谓“意淫强国”,就像“手淫强身”一样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