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快20多年了,也有幸参与过美国幼儿教育的研究,加上伴随着俩个孩子的成长,让我有了一些对中美教育差异的看法。
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没让我在入学的年龄去上学,好在叔叔当时不用按时上班,能让我在家里学到不少课堂上的功课。当我自己想上学时,中国的教育方式也不错,它能让我不断的因着成绩而升级,所以五年的小学功课在妈妈的帮助下两年半就完成了。作为对系统知识面的积累,我还是赞同国内按步就班的对孩子们的引导,必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学的能力,就拿我来说,当时国内的珠算课我就一点没自学到,虽然今天不用珠算了,但做为中国人,我自己还是觉得是个遗憾的缺陷。中国式的启蒙教育应该有他不少的好处,它让孩子们对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全面的认识,至於孩子能消化多少,那是等他们成人之后对知识的需求而定。对中国式教育的分数制度我有些看法,记得小时候我也曾对得满分的书呆子不服气,还有那些班长呀,学习委员呀,他们多少对大部份什么都不是的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似乎一个孩子的一生,在小学生时,就定下了个默默无闻的结局,然而让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孩子们,背负自卑的包袱,家长都有埋怨的心态。其实,一个班,一个学校有几个出类拔萃的尖子呢?
在美国我上的第一堂教育系学课就是:不能对孩子说“NO” ,他们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力,开发能力,他们注重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成长中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记得实习课上,看到孩子们在画天空,不少孩子的天空是篮篮的,却也有几个孩子的天空是红的,紫的。。。然而老师却不说孩子画错了颜色,而是说这孩子的想象力丰富; 奇特,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前提下,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天是什么颜色。假定是遇上中国的教师,就会说他没有观察能力,天怎么会成了紫色的呢? 在说说对于分数的认同,美国的考试制度也是存在的,而且对一个孩子的作业,考试都有教育界的分析尺度,然而我比较欣赏他们对学生的心里平衡的做法,每个老师在发考试卷时,发作业时不仅不公开孩子们的成绩,还把试题的卷子扣着发给孩子们,不让其他同学看到分数,班上也没什么班长,组长之类的,似乎每个孩子天天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不像学习差的孩子们,在中国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我觉得这对大部份水平一般的孩子而言,在心理上阻碍了他们开发智力的能动性,甚至于使他们失去了上进的信心。
在美国的孩子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学,孩子们都分课学习,谁都不知道谁的成绩,大家就在智力的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大展鸿图. 美国的教育理念,对排在前面的学生是很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步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这给了他们求知的空间与想象,他们可以自由的创造出很多东西,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因这种跳跃式学习方式, 出现很多的漏洞与欠缺,但是,如果学生真的很聪明的话,将来学生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欠妥。所以,这些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诚然,他们会比较快的、比较循序渐进的有所成就。就象我的儿女,他们的不少课程是跳级念的,这里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孩子们学习极积向上,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让孩子们有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我认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比较轻松,比较科学地成长.不像我小时候额外的担心,要上什么大学啦,要给父母争气什么的。我觉得“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 这句话真的有道理. 不过,有得必有失,这里的孩子们要说知识的深度,我认为远远比不过国内的学生,那种对知识的掌握,对求知的好强度,那种对一道题,老师变着方的让我们练的执着是这里的孩子没法比似的。我的孩子们都读高中了,也不见得有作业,当我在开家长会时想反映这问题时,却被别的家长先说了,他们反映说作业太多,孩子没法按时睡觉,所以说不是没有作业,而是那点作业我还没看到孩子们做,他们就在学校完成了.他们想做完作业了,回家就可以玩电脑和游戏了。也许吧,这儿孩子们大部份,不象中国孩子们好学,所以他们的孩子作业做不完,在这里我们做家长的也难,他们没太多的作业,我们只好尝试着在课外,帮他们寻觅感兴趣的东西学习。
中国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其实,这也有它的益处。因为学生按步就班地训练,使学生的接受能力得以增长,让孩子们在成才的道路上有了资本,也因为这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然而就美式的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我还是觉得美国长大的孩子能自涉由自在的欢度童年,让人的初始生活上充满阳光,让孩子们对处世的第一课充满好奇,幻想。究竟哪一种教育理念比较科学呢?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中国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中国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太胆怯。这里的孩子初中就参选学生的团体主席的选举,这些学生组织都不参与老师的意见,都是学生自己萌发的组织,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拉选票,知道在社交上涉世。这些组织大部份也不是以学习的好坏而定,而是以孩子的社交能力为准绳。有一次,我女儿回来说她被评选为年级的纠纷评委,我当时都不信,平时老老实实的她,还被选什么干部去管别人哪,这就是我欣赏的学校的概念,他们不仅教知识,也教怎样做人,做有智慧有胆略的人。
下面说说课堂: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们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从走廊到教室的布置,几乎到处都有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种图表、绘画、剪纸等,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有新意性。在课程的设置上,美国学校也显得很灵活,突出实用性。美国各州可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和编写教材,我们的生物课就在当地的农场上课的。即使是在课堂里,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从不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不用教科书,教室有时也没有黑板,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许多疑问,学生的回答也记录在平时的成绩里的,学生在解决疑问中求得认识和创新。
课堂小班化:几乎所有的美国中学班级学生人数都在20人左右,“小班化”特点非常明显。“小班化”教育为美国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师生活动的余地大了,每个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辅导机会增多了,学生的个性就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孩子们有自己的课表,什么时候你都看得见走廊里穿梭不停的奔往自己的课堂,似乎谁也没在意周围的干扰,反正都不熟,也没人知道你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在努力追求新的知识。
至於升学:和中国的“一考定终身不同”,美国大学有独特的申请手续:推荐信、入学申请书和面试是申请时必需的。推荐信是由比较了解该学生的老师写出并直接寄给学生所申请的学校。信中对该生的学业水平、活动能力、发展潜力及兴趣、专长等给予全面而具体的说明。一些大学还要求申请的学生提交入学申请书。入学申请书是重要的考核材料,它不仅要求紧扣主题、文法正确、用词精炼、语言流畅,还要求表现出学生的个性。面试是直接考核学生的常识、修养、性格、气质、口才等个人特征。在奖学金的申请上,学生的特长往往重於功课,这里的学校重视校与校的比赛,特别是上大学,你的哪门特长也许就是你上名牌大学的资本,而且老师还会努力帮你过文化课的考试,所以孩子们都知道尽力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分制。
连贯高校:在美国很多中学的学生会用课余的时间到大学的实验室工作,这样一来加强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得到高校教授的指导,利用大学有利的条件。并且为了打破中、高等教育的相互割裂,让学生顺利地从中学学习过渡到大学学习,美国中学特别开设“ap课程”或“荣誉课程”等课程。 在这里长大的儿女们,让我看到了他们受的教育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了“考生”,而是培养成了“学生”。“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这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中国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多学、多练、多记、多考。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美国遍地都是大学,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美国的“高考”一般讲的是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或ACT。以SAT为例,每年举行7次考试,满分是1600分,任何人都可以交钱参加任何一次考试。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与中国的学制一样,都是12年。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两年,高中4年。不同的是,美国人把初中的1年移到了高中。也有的是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不管怎样变,高中4年雷打不动。这高中多加的一年,目的之一便是给那些“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应付“高考”。
我的儿子刚上高一时,就第一次参加了美国的“高考”(SAT)。所得的分数1900算是中国孩子的平均分,也算够上一般大学的资格了,所以在美国的孩子还真没把高考当成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美国中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资格考试。高二、高三的“高考预考”,高三的“高考”,学校都没有专门发通知,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复习的时间。课照上,试照考,球照打,舞照跳——一切如常,全然没有国内的“工地停工”、“禁止噪音”一类的殊死搏斗的临战状态。 除了高考成绩,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平时成绩。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在高中四年里,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得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有的老师甚至连出不出勤都算分。平时成绩日积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时,很多学校就用这个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大学招生办在审核申请材料时,会注意看你的学校成绩的发展趋势:是往上走,美国“常春藤”名校在招生中使用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的,是呈现在明面上的、量化了的东西。而“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听起来好像挺“虚”的。但又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起干巴巴的分数,更能表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一般来说,美国高中生参与的活动可以分成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高校招生办公室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往往不在于参加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我儿子在属假参与的夏令营助理让他很是自豪,得到老师,学生的一致赞扬,让他的个人简历上又添成果。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还是一些孩子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许多人可能认为:做义工、义务为社会服务,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因此,孩子只要有了足够的做义工或义务为社区服务的“工时”,有没有“有偿工作”的经历都不重要。因为“有偿工作”是为钱而工作,得“钱”不得“分”。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义工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项目”;而有偿打工是一种自主行为,反而能看出孩子的主动性。
美国大部分高中生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从高一开始,先是在快餐店、超市打几个小时工,到了高三、高四就开口闭口“我们公司”、“我们单位”,俨然像个专职人员,实际仍是餐馆服务生、商店售货员、建筑工地劳工。有的高中生甚至身兼数职,忙的时候,一天得跑两三个“工作单位”。按照许多在美国的华人的思维,高中生处在申请大学最关键的时刻,打工不过是为了增加生活经验而已,打工太多,势必影响学习成绩。美国高校招生办审核人员的思维恰恰相反。许多大学的申请表上都有一栏“有偿工作经历”,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美国孩子在有偿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在无偿服务中的收获还要多。 美国的高校录取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平时成绩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评定来决定。国内有学者对美国这种“三合一”的高校招生方案产生了一些疑问。认为从理论上说,这样的录取更为全面、更加理想,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国因为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却很难做到,甚至可能危害公平竞争机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我国的高考该怎样根据国情改革呢?高考改革的核心不是由谁出题,统一出题还是自主出题的问题,而是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三合一”的“既认分又认人”的人才评价理念,去改革“只认分不认人”的评价制度。否则,是换汤不换药。在中国,中学教育决定高校录取。在美国,高校录取决定中学教育。美国报考哈佛大学学生中,全国统一学习水平考试(SAT)成绩达满分(1600分)的高达300人,分数在1500分以上的就有1000人。但是,即使SAT成绩达满分的申请者也有可能进不了哈佛。因为,在美国高校录取标准中,SAT和高中三年的学习成绩虽然是重要依据,但绝对不象中国那样占有“一锤定音”的地位。在美国,报考大学的整个过程从前一年秋天就开始了。申报一流大学的材料都是厚厚的一迭,因为学生要在这些材料中反映出自己各个方面的素质。许多学校都要求申请材料中包括一篇考生的论文、介绍一名对考生影响最大的人、让考生介绍自己最大的特点,也有的学校要求考生为该校制定两条录取新生的标准等等。如果一个人缺乏创造性,他就很难交出令人满意的材料。另外,学校评估新生素质还有一些重要依据,即在社会活动、文艺和体育等方面的突出成绩或事迹。美国考大学是从第十一年级开始记学分和学习成绩的,中学最后两年的学习表现将决定你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或科系。也就是说,从中学最后两年就已经开始为上大学选择主攻方向和学科了,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可改变的过程。尽管学习压力不大,但想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并非易事,也需要具有实力,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努力争取好成绩。美国高校对新生的录取标准大大影响了中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美国教师不仅在学习上鼓励学生,而且从来都是彬彬有礼,没有任何粗暴的言行。休息天还会教学生做比萨饼,还有一些家务课,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美国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懂得了许多生活中的常识。而中国的全面发展却成了“全面考试”,使学生几乎每天都处于临战状态,神经高度紧张。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受知识,就要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一个人知识面越广博,其各学科领域的思想交叉碰撞,才能产生创新思维。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既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又在文化艺术领域造诣颇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最近就提出“大成智慧”说,明确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智慧的集成“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认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体系结构,树立科学技术体系观(大科学观),是有效地“集大成得智慧”的关键。而“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科学与艺术哲学的结合。美国中学教育非常全面,尽可能让学生们接触到诸多科目,博览群书,不论学生今后朝哪个方面发展,都能对所要从事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状态。发达国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为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就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上。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发达国家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在教育方向、内容上的一致性,紧密衔接时空差距,真正发挥了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形成了一股责任分担的强大合力。这样,学生的在校时间就可以缩短,学生的负担就不必那么繁重。学生在校外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有高质量的家教和丰富的社会教育来填充,责任分散,责任到位,不会出现学生放学后的真空现象。
中国高教的体制是在起跑线判“决”学生。美国高教的体制是在终点线判“断”学生。国内的高考就是一道生死线,考上则为人上人,考不上就是人下人,颇有点胜者为侯败者为寇的意味。但入学后相对宽松的毕业考试合格制度及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心态,致使大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与中国这种高教制度恰恰相反,美国高教则是在终点线上“判断”学生。美国基础教育的宽松自由环境和行之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使中小学生比中国中小学生轻松而博学。但美国的大学生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学习压力比中国大学生大得多。美国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入学容易毕业难。首先,大学生们的压力来自繁杂的课外作业。大学教师讲课很精,更大量的工作是让学生课外自己去阅读、思考、写文章、完成各类作业。更重要的是,这些平时的学习与作业情况都要作为学生每学期总成绩的重要评价标准,这使学生谁也不敢怠慢。美国大学的考试也特别多,各学科几乎每周都有考试,如果稍不留意,考试出了麻烦,就会影响到综合成绩的高低。这种高教手段自然要比中国高教质量高得多。这种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凭着“宽进严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有一种紧迫感,迫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这是高等教育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保证。
美国高等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组织和管理权力分属地方政府,使大学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联邦政府负责鼓励、资助和领导教育,但不直接管理教育。美国大学高度自治,使因地制宜办学成为现实。中国高校的管理权过于集中,易产生诸多问题,不利于大学教育的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世界公认美国大学是最具竞争力的学校,占世界最佳10所大学中的6所。不少大学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人才。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6名总统、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培养了1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高等教育久盛不衰,成就辉煌,这是由于采取了自治、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在美国,只要有合法的教育目的,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创办大学。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在行政管理、教授选任、学生录取、经费筹集与分配、学生选修课程等各方面,都有高度自主权,不受政府控制。这使各大学拥有独立的传统,经费来源也具有多样性。这种高度的自治权使各个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地办学,以适应地区需要。教育体制权力高度分散,也使得各类大学各具特色,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美国教育首要的目标不是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造就成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超越狭窄实用技能的现代社会知识分子。学校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还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只要完成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就可取得该专业的学位证书。在这种教育理念及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更趋合理,思考问题更实际,综合能力也更强。美国的教育理念是:本科教育应当承担的任务就是打下宽厚的基础,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而对于那些更进一步的专业培养就是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了。在中国时因为深深扎根的文化背景,我才能在美国这么多年的学习工作中有一路的收获,虽然没能有什么大的发明创造,但也在美国的教育体系的影响下,灵活的运用着所学之道,也衷心希望中西结合教育体系,能借鉴彼此的优劣,把教育的义务职责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