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天空灰蒙蒙的,隐隐约约似要下雪的样子。出门的时候,来到楼门口检查信箱,正迎上不知谁家的一位婆婆推门而进,一阵寒风顺着她打开的大门袭来,似乎要把人吹透似的,耳边传来她喋喋的唏嘘:外面太冷了!很冷的哟!我马上把手上的帽子套在头上,示意她我已经做好准备了,全副武装,只等勇敢地冲出门去。从玻璃楼门望出去,天空被灰灰的云压得很低的样子,好像立刻会有雪花翩然而下。
不知是不是因为天色灰黯的缘故,街上空荡荡的感觉,来到车站,意外地看到十几人一堆的学生这里一帮、那里一群地聚在四周,让车站看上去很不同寻常。于是想起新闻报道说,今天是日本升大学全国统一考试和各私立中学升学考试的第一天。这些学生群不知是考生试后聚在一起议论考试难度,还是声援先辈们考试的低年级同学在等待考生。
不由地想起自己当年考大学的情景。中国的升学考试是在炎炎盛夏,还记得走进陌生的考场时那种无以言状的心情,不知道考题怎样,不知道答题怎样,不知道升学会否如愿,一切都是未知,在未知的忐忑中紧张得握笔的手指都有些微微颤抖,及至开始答题时心情才渐渐沉静下来,发觉考大学和平时考试没有什么两样。还记得,那个考场是在一个中学教学楼的二楼,窗外是一个大运动场,非常开阔的视野,正值暑假期间,学校里没有学生,运动场上静悄悄的,看着很惬意,也引人遐想。那个运动场留在了记忆里,说明我考试中还有闲心走神,那次考试没有让我感到考大学是一场恐怖的征战。都说中国学生最擅长考试,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在学校受的教育几乎就是对付各种考试的训练,我们最擅长吸收现成的知识。然而,我们的创造力几乎很难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下开花结果。那时候班上有个同学专攻美术,还曾发明了什么东西获得了国家专利,但是他经常会有一两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在大家眼里他也只是个平平的学生,没有人羡慕他的特殊才能。考大学之前,几个国家重点大学到我们高中挑选推荐考生,我也被叫去“聊聊”,结果被问了一通对肖邦的音乐的理解,没有涉及一丝一毫功课的内容,颇感到意外:这个“聊聊”跟优秀学生的标准有何关系呢?直到来到国外,遇到一些多才多艺的外国学生,才开始反思我们的“状元”文化。
日本也是一个讲究名牌的国家,从生活到教育,人们极其看重是否拥有声誉卓著、令人艳羡的名牌。然而,外在的标签并不是绝对的,人的发展也是无法预测的,前些天查找专业方面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了几个事例,不禁吃惊感慨了一番,今天又不免睹物思情了。
不过,有一句话是对的:人若想偷懒,读的书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