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京路(六)

人生经历过许多事,有一些事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而另一些事却铭心刻骨,永志不忘。使我们铭心刻骨、永志不忘的事,有些是轰轰烈烈不能忘怀;有些是悲悲戚戚难以忘怀;而有些事却是很平凡、很普通、很随便、很细小,但发生在特定的人物、环境、时间、地点,就显得不是那么平凡、不是那么普通、不是那么随便、不是那么细小,让人记忆永久,不能忘怀。


座落在南京东路、浙江路口的百年老店沈大成与我们家就是那种情结的故事,让我永远不忘。




图一:百年老店沈大成


沈大成与我们家的故事


“沈大成位于南京东路636号的沈大成点心店是上海的一家著名的百年老店,主要经营糕团点心,尤以元宵、青团、粽子、虾仁馄饨、虾肉烧卖等。它是一个百年老店了,据说是创建于光绪六年(187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这里汇集上海近百种传统小吃,除了三丝眉毛酥、凤尾烧卖、桂花糖藕外,还有令很多老上海‘嘴馋’的绉纱馄饨、太白拉糕、两面黄等招牌小吃。如师傅包绉纱馄饨全为单手进行,馄饨出锅后晶莹剔透,带着葱花的肉馅透过薄皮依稀可见,其中的皮、馅都有讲究;太白拉糕吃上去滑爽糯酥,但是它粘筷却不粘牙;两面黄是把条状的面条炸成小吃,口味有虾仁和肉丝味的,其中油的火候也很有讲究。”(综合上海热线、华夏旅游等网上介绍)。但据店史称,早在乾隆盛世时,沈大成就已经出名了,那该店历史还要早个三百年了。无论如何,百年中华老字号是当之无愧的。二层楼店铺,楼上雅座;楼下快餐及点心。还有三个窗口:一是饮料;二是糕点;三是炸肉串。



图二:沈大成的特色烤肉串


说起这个烤肉串,真是叫绝,太有滋有味了。我不是作广告,那位网友去上海南京路,千万不要忘了,买上一串,慢慢品尝。¥2.00一根,薄薄的、嫩嫩的、软软的、滑滑的、香香的,吃了还想吃的。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洒上一点辣椒粉或呖喱粉。我每次去南京路,总要买上一、二串;方便的话,还要买上几串,带回家去,孝敬老娘。友情提示:喜欢小吃的网友,下次去南京路,别忘了去“沈大成”噢。


说起“沈大成”,在我们家还有一段令我难忘的故事。一九六五年的暑假里,难得有时间跟全家在一起的老爸,带着全家老小六口,去逛了南京路。我们是坐着3路有轨电车再换1路有轨电车去的。一个上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当我们走到浙江路口时,已经是中午时分;我们四个小孩,早已是饥渴难挨,特别是我小妹妹,那时还不滿十岁,已经开始耍赖了。这时,老爸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个出乎全家意料的决定:上馆子吃饭!这一决定不啻是一剂兴奋剂,我们四个孩子顿时眼睛一亮,精神抖擞,意气奋发,昂首阔步地走进了近在咫尺的一个饭馆─“沈大成”。“沈大成”不过是一个大众化的点心店,那时是木制结构:木制外墙、木制门窗、木制地板、木制楼梯、木制长条桌子连着板凳。我们兴冲冲地踩着吱吱作响的楼梯,跑到了二楼。


第一个冲到二楼的,理所当然应该是我了。这时,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个靠窗口的长形木台子上。我们四个孩子,静静地坐着,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互相之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我们从来没有这么乖过,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从来没有这么听话过。这可是我们全家第一次上馆子,而且是在大上海南京路的中心地段,而且又是在二楼,窗外楼下1路有轨电车的铛铛声是那么得清晰。
几分钟过去了,爸爸和妈妈低声耳语了一阵之后,妈妈向爸爸递了个眼神。爸爸突然宣布:走,不吃了,回家。当时,这对我们四个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我们耷拉着脸,撅着嘴,低着头,一个接一个地走下楼梯。走在最后的,理所当然是我了。反抗、争辩、哭闹,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父亲是一个在命令为主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命令是要服从的;我们不怕爸爸,他从来没打过我们,也不曾骂过我们,他从来也就没管过我们,他没有时间来管我们。但是,我们从小就在命令为主的环境下长大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已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那天,我们坐着摇摇晃晃的3 路电车,回到了虹口公园附近的家。一路上,大家垂头丧气,默默无言。


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了,这次回沪,我问过老娘,为何那天我们没有吃这顿饭?是因为钱的问题、或者是环境太吵杂、或者是不卫生、或者是不喜欢那个菜式、或其它什么原因?老娘很简单的回答,让我沉思良久。她只轻轻地说是为了影响。“这样影响不好。”是呀,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带着一家老小在上海──这样一个大染缸的中心南京路上馆子。虽然他没有穿军装;虽然南京路上没有人能够让出他来;虽然沈大成在那时、就是在现在也只是一个大众化的点心店;再虽然我们化的是自己的钱


想到此,我真的为那一帮醉生梦死、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所谓公仆们(不是所有的,但有一个不少 数量)感到脸红,感到心跳,感到难过。更莫说,那些营私舞弊、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卖官鬻爵的无耻之徒。这次回沪,我们上海的父母官就从万人瞩目的位子掉下。一个从部队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工人再一路直上,直至中央领导层,应该是其能力、水平和贡献的。但如能有老父那种注意“影响”的自觉警戒,就哪怕是十分之一吧,就不会到今天如此地步了。


这次回沪,我特地推着老娘(只可惜老爸作古十多年了,没有这个机会了。)去沈大成地吃了一顿饭,已解我四十年之馋。




图三:老娘在沈大成对我说:“太多了,吃得下吗?”


我们坐在一楼的大厅里(老娘腿脚不便,上二楼不容易,没有电梯。)望着熙熙攘攘的店堂和挤得满满的桌子,回忆起四十前的往事,感慨万分。我们要了两碗面条,一碗是我喜欢的熏鱼面;一碗还是我喜欢的肉皮面,也就是三十元人民币吧。老娘对我说:“太多了,吃得下吗?”我对她说,您慢慢吃,吃不下,我全部给你“哗拉”掉。沈大成还是人头攒动,顾客盈门,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我们这两个四十年前的回头客和那一段故事。

华侨商店


沈大成斜对面是七重天宾馆,它座落在一条三岔路上,南京路从它面前走过,东边是浙江路过去走一路有轨电车,向东南延伸;还有一条小马路(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在它的西边,向西南延伸。



图四:原华侨商店


对于七重天的历史,我是一无所知。我只记得在文革的后期和改革开放的初期,这里是有名的华侨商店。到里面去买东西,要有一个特殊的货币代用券─侨汇券。那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待遇。必须是在海外的亲戚从国外带回外币,用这种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后,再用折算成侨汇券。我们家祖祖辈辈没有海外关系,也从来没有这种经历。真不知道这种制度的原原本本。但我有一个要好朋友,他的哥哥早年移居海外。所以,经常在我面前出示这种侨汇券。用侨汇券的好处是:可以在里面买到别的百货商店买不到、或凭票才能买到的东西;或者是质量较好,品级较高的东西。比如自行车,在一般商店,就是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永久13型和凤凰14型的。在华侨商店就可以买到。这种情形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特殊的办法。若干年之后,当改革开放深入之后、当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当物质稍大丰富之后、当中国的大门打开之后、当奶瓶们都可以出口之后,这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也就消声匿迹了。


当时,我还曾羡慕过我的那位朋友,心想我也有几张侨汇券多好,可以进去看看外面看不到的东西。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可曾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华侨──海外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多少人为此不能入党、不能参军、不能读一些专业、不能提干、不能进要害部门、不能担任关键职务…这个政策耽误了多少人的前程、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在那个年代,多少人唯恐引火烧身而避之不及。十分幸运的是,现在中国改变了,政策宽松了,海外关系已经不是一个可怕的关系了。大门打开了,海外关系走了进来;海内关系成了海外关系;曾几何时,我一个普通的国内生产的奶瓶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外侨瓶。唯一的遗憾是,奶瓶不能得意地向亲朋好友分发侨汇券,享受那给予的喜悦。相比之下,奶瓶这点遗憾,不值得,太不值得了。这种遗憾还是多多益善。



第一医药商店





图五:上海第一医药商店



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原来在七重天隔壁,为了修建时代广场(不是真时代广场──谢一郞纠正)就搬迁到对面沈大成旁边了。还是这个门面,还是一到三楼。老娘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早就说要买一部合适的手推车,要轻一点、携带方便的。打听到一医有卖,就打了一个的,带了老娘去了。一楼,金碧辉煌,多是保健品、化妆品,没有手推车;所幸在后门的旮旯里,有一部陈旧的运货电梯,于是吃力巴拉地上了二楼;一打听不在二楼,在三楼,于是又吃力巴拉地上了电梯,到了三楼。到了三楼,这下可好,残疾人的用品──包括手推车都在这里。服务员态度不错,商品也不少。最后,买了一部可心的。老娘如愿,我也高兴。
高兴之余,我在想:能否把店堂设计得人性化些,残疾人的用品放在一楼?


再就是我们现在国内的此类商店,包括一些大卖场,都学了国外的店堂布局。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化装品柜台,一个接一个;站台小姐,一个漂亮一个;那皮肤水光溜滑的,一个赛一个,都像鸡蛋壳似的。我是相信科学的,也相信化状品能改善一个人的皮肤;但我不相信能改变一个人的皮肤。譬如奶瓶,生来皮肤黝黑。按我妹妹的战友话说:把你哥哥扔到煤堆里去,都找不着你哥哥。只好拿把铲子去铲,哪个硬是煤块,哪个软就是你哥哥。那时年青,也有爱美之心,于是就去买了瓶百雀灵雪花膏,抹啊抹的,根本不奏效。与我太太谈恋爱了,我太太受我妹妹影响,也说我黑。于是我又开始美容了,改用尼维亚,好像是德国的牌子。一天两次,早一次,晚一次,坚持了几个月。在一百支光的灯泡下,照了照了镜子,还不如从前哩。于是从此彻底放弃,黑就黑了。这二十年也没黑到哪去,自我感觉我的皮肤比我周围的那些二、三十岁的美国小伙子还细腻、光滑。


选用化状品一定要当心,化了钱不说,伤了你的皮肤可是大事了。这次回国正遇“皮肤II”事件。为“皮肤II”作代言人的还有我所欣赏的港台女明星呢。那个叫周海媚的,就是其中之一吧,我很喜欢她演得戏。




图六:撤退的“皮肤II”化状品柜台



图中这几位小姐正在抄下退货规定和地点、时间。正是又化时间,又赔钱,得不偿失。不知各位网友,以为然否?


(谢谢收看)


(未完待续)










《闲话南京路系列》>>>


... 《闲话南京路(一)》

...《闲话南京路(二)》

...
《闲话南京路(三)》

...
《闲话南京路(四)》

...
《闲话南京路(五)》



有色眼睛 发表评论于
“.....华侨商店。到里面去买东西,要有一个特殊的货币代用券─侨汇券。那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待遇。必须是在海外的亲戚从国外带回外币,用这种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后,再用折算成侨汇券。”
上述稍有出入。 应该是由国外汇回外币, 比如一百美元, 那时候个人不容许持有外币, 所以到手的只能是人民币, 为了鼓励国外多寄多汇外币进来, 就按一百美元的汇率给付人民币的同时还给于若干张侨汇券(其中大部分侨汇券只可以用于购买物品, 其中一部分可以用于购买高级食用油, 具体比例忘了)。 这种侨汇券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与人民币合用。 侨汇商店每件商品都会表明二点:多少人民币+多少侨汇券。 这大概谈不上‘临时措施’, 从三年自然灾害到1990年代, 也有三十多年了吧!
我是guihua 发表评论于
我小时候经历过一次一模一样的事,只不过不是在沈大成,是在江苏路上的一家饭馆。

你是海军大院的吧?
土村大家庭 发表评论于
南京路上好八连俺的印象最深了那个照大大还有童阿男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记忆忧心啊哈哈哈丑女带路来你这欣赏南京路来了谢谢啊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人家说三个姑娘一台戏,你们两个姑娘戏一台。
贫农下中农,我们还是撤退吧。“同志们,撤!”

---------谢幕
静静漪涟 发表评论于
啊呀,丑女不要捣蛋,人家八路军和贫下中农是一家人嘛,阿拉澳冈就一起在天堂里混混算了。
丑女的天空 发表评论于
牛奶兄偏心啊!作啥不请我回去过年.贫下中农现在不吃香了.干部子弟也不来肆了.我现在回去人家叫我澳戆.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贫农下中农,何时回沪?春节?好好玩 玩。
贫下中农不信邪 发表评论于
再来考证一下。当年上海年轻人穿的那鞋叫宽紧鞋,又叫懂精鞋,和老解放区的圆口布鞋不一样,不够粗犷。本老农当时只穿得起解放鞋。
八路子弟们的名字不但多带个小子,不少还带个大字:大年,大沪,老农小时住上海龙华西路,离部队大院不远,结交不少带大字的八路子弟。大年和大沪都是老农死党。本老农这种行径当时称为“冒八路”。 嘿嘿。
本来是来这博克怀旧的。离题了,离南京路太远了。请奶瓶大哥原谅
丑女的天空 发表评论于
家父是空军.属南京军区.这是军事机密呀!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贫农下中农:你好。讲国语是的,但穿大马裤就不多了。

丑女:家父也曾在上海支过左。上海三军是东海舰队、警备区和空四军。不知你父为海?陆或空?好奇地问一下。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我最喜欢开玩笑了,怎么会介意呢?谢谢你又光临。不过有日子不见了,忙?问好。
静静漪涟 发表评论于
原以为牛大哥白净,和牛奶有关嘛,tan色好cool 啊,人家要在沙滩上躺十几天才晒成那样哪,牛大哥就不用费那功夫了,嘻嘻,看你写得好玩,跟你开个玩笑,不介意吧。
丑女的天空 发表评论于
我伲贫下中农就是觉悟高,在部队,我们就是根据名字和鞋子来判断是否自家人.上海人也穿懒汉鞋,不过是布面的,白底.他们大多叫鹤年,永清,宝根.军人子弟多穿黑灯芯绒的懒汉鞋,名字多为南下,解放,复兴,还有中间小字的也不少:小熔,小红,小兵.小七子快来了吧?
贫下中农不信邪 发表评论于
原来这坛子里八路居多。文革其间,上海人把南下上海的部队干部子弟戏称八路。这些小孩都是操国语。穿着也有鲜明时代特征:脚蹬懒汉鞋;腰扎大皮带;下穿大马裤,一坐下这裤裆就在膝盖下。
丑女的天空 发表评论于
文化大革命中,我父亲在上海市革委会军管,偶尔接待外国代表团.他带我去过和平饭店,因暖气太热,我丢失过一条心爱的围巾,心疼不已.那里的爵士乐队有点名气的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