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去看了THE QUEEN. 这部电影获了很多项金球奖, 我观看颁奖礼时就决定要去看这个片子, 看看王室和女王在戴安娜车祸被报道之后是怎样的经历, 当然还有HELEN MIRREN 的表演.
电影基本上是记实的,所以没有什么特别情节, 全是靠演员的功力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主要描写这场车祸后的新闻旋风, 英国人民对戴安娜的热爱所引发的对女王最初表现出来的低调的愤怒, 新当选组阁的布莱尔政府在其中的斡旋, 以及女王的心理历程和最后的姿态.
我以前看过一本记录查尔斯和卡米拉之间几十年关系的书, 看过一些与戴安娜有关的书籍和专题片,当然还有她的影集. 有关女王, 我只读过零零星星的一些文章,有一部记载她父母亲以及她自己危难中加冕的纪录片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感受似乎是生在王室的第一课. 也正是这一部影片的主题.
影片拍得很美,很真实.于平静中突出人物心里的压力和喧天大浪, 显示了女王的坚毅和心胸.回来后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
王室成员在查尔斯王子婚姻上的恩恩怨怨不是一天两天了, 情况也是十分的复杂.当事人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道理,外人也很难准确判断.除此之外,戴安娜王妃特有的清新形象和公众亲和力使她很久以前就对王室产生了压力,某种意义上已经盖过王室的风头.
如果只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讲, 戴安娜出事以后,既然王子已经离婚,由娘家出面主持葬礼,夫家低调一点也无可厚非.可是作为众所瞩目的王室就不同了. 一个事件的细节就牵扯到政府,民心,威望,以及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等等.
以我的想法, 民众喜爱戴安娜多是因为她的美貌以及她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一个灰姑娘式的童话故事,人们不愿看到自己的梦想破灭.当然戴安娜纯朴自然的性格和对慈善事业的投入也是她受英国人民爱戴的原因.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戴安娜而爱她的呢?像菲力浦抱怨的那样,人们对于真实生活中的戴安娜其实知之甚少.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可是因为是王室成员, 是女王,伊丽莎白便不能避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能不说自己不想说的话,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向她宣泄自己的情绪.指责她.
我觉得女王在这一系列事情当中受到的最大冲击还是她突然感到开始不了解这个世界了, 不了解她为之付出一生的人民了,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她不能理解的变化.所有她受过的教育,她发誓捍卫的一切都不被现代社会重视了,价值完全重新定位.而她,在这纷纷攘攘中迷失了. 她想不通为什么”她的人民”会如此拥戴戴安娜,而站到了她的对立面.
影片很小心地表现了这一事件中每一方的利益和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布莱尔作为一个刚当选的首相,当然希望搞好和王室的关系,可是这件风波将他和他的内阁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作为政府的首脑,他必须兼顾民众情绪愿望以及王室态度来寻求一个平衡.他做了他应该做的,却在最后在心里体恤女王,并钦佩她以王室和民众为重的胸怀.
影片用很多的篇幅表现了伊丽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她对孙子们的关心和保护,她内心的挣扎,她去野外散步来排遣心中的烦闷…在山野里车子抛锚后等候救援时遇见麋鹿的一个场面,极其细腻地刻画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柔弱和爱心.
美丽的麋鹿终究难逃厄运,任人宰割的一幕象征了黛安娜不幸而必然的结局,不知女王是否也为此触动?
整部影片贯穿了伊丽莎白作为一个人的一面以及作为女王的一面,两种角色在她心里造成的矛盾和压力. 在不动声色的平铺直叙里酝酿了深沉面的风浪,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坚毅和隐忍.最终女王还是以大局为重,做出了让步,虽然她觉得这是一种屈辱,但她还是做了一个女王应该做的事情.
对这个国家的责任,和顾全大局,永远是最重要的.如她所说,她受的是这样的教育,是用这种价值观培养长大的.作为女王,她一生都献给这个国家.
由此,我很敬佩她.也为她的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彻底摒弃而惋惜,这其实是一种美德.难道我们不应该适当保留一些这样的美德,而不是一切都由着自己,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
我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在片中表现了女王的庄重,坚忍,倔强之后,在片尾非常自然地带出她的风趣和活力.她喜欢散步,喜欢自然,喜欢新鲜空气,她的脚步里分明是带着跳跃和欢快的.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