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的两岸密使往来

作者: zhuhua148朱华 (进入作者Blog) 发表于: 2007.04.10 15:54:22

李登辉主政初期,适逢开放大陆探亲,两岸接触开始,透过南怀瑾的穿针引线,时任总统府秘书室主任的李登辉亲信苏志诚,亲自在港台扮演密使角色,这段过程经南的口述,弟子整理后披露,引起政坛侧目。其时,王、戴与李关系正密,亦耳闻一、二,两岸关系可谓台湾民主开放进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九九○年开春,国民党内为总统选举提名爆发激烈政争,主流、主流政潮袭卷政坛,六月底、七月初,国是会议召开,十月六日国统会正式成立。隔年二月二十三日国统会颁布「国家统一纲领」,明确揭橥「中国的统一,其时机与方式,首应顾及台湾地区人民的权益、安全与福祉。」

李登辉成立国统会究竟是为安抚党内对其独台疑虑?亦或真心为两岸统一大业擘画远景?在李登辉主政末期「两国论」出炉后,几成公案,即使如此,事后回溯,王、戴依旧相信,当年的李登辉确乎有意加速、扩大两岸交流,不论是合作开发海南岛,甚至鼓励统一企业前往新疆垦殖,李登辉都以实际行动推展两岸对话与协商。

在此之前,一九八九年五月,李登辉不顾党内大老的反对,毅然派遣财政部长郭婉容前往北京出席亚银年会,成为两岸隔绝四十年来,第一个踏上中国大陆的官方代表团;在此之后,一九九三年三月,两岸两会「海基、海协」就文书验证达成协议草案,四月两会负责人辜振甫与汪道涵在新加坡首度会谈。揆诸这段历程,似乎很难否定李登辉对两岸历史进程的用心。

然而,好景不长,一九九四年三月底,浙江千岛湖发生台湾旅游团遭集体抢劫杀害的悲剧。全台震动,出访中南美的李登辉脱口直指中共为「土匪政权」,五月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访谈纪录发表,论及「生为台湾人的悲哀」,并首次公开说出「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再次引起国内政坛争议,这两次事件,亦强化中共对李登辉的批判。隔年初有江泽民宣示的「江八点」,乃至对应而生的「李六条」,但两岸关系似乎进入冷凝,六月李登辉访美,赴母校康乃尔发表「民之所欲,长在我心」演讲,中共强烈反弹,三波文攻武吓至隔年「一九九六」的总统直选前。

在中共飞弹演习声中,李登辉轻易当选第九任,也是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统,志得意满的李登辉进入政治历程的最高峰。某种程度分析,李登辉主政前期,推进两岸交流与务实外交双头并进。不愿他承认与否,这经纬两轴,确乎有其冲突的因素,中共对他积极扩展国际能见度,耿耿于怀,并以此为他独台趋向的印证,中共的认知,与台湾内部民众对长期「隐于国际」的压抑,一夕解放雀跃不已的情绪,显然差距甚远。

李登辉的务实外交,让他成为国际媒体的封面人物,却也让他付出相当代价。外交系统不讳言,即使到东南亚非邦交国的「度假外交」,都让日后的外交工作,遭逢更大阻力和挑战。李登辉的访美,更让中共对李之不满,达于顶点,不再遮掩。

李登辉访美之后,「中」「共」美关系亦陷入紧张,李登辉当选总统隔年「一九九七」十月,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与美国总统柯林顿会谈,美中台关系进入重建期,美国显然是向中共稍微倾斜的。再隔一年「一九九八」六月,柯林顿访问中国大陆,于上海一场座谈会上,正式以口头宣示「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与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以主权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至此,美国的两岸政策,明确转向接受中共的「一个中国」逻辑,并直接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

这对台湾而言,是立即而明显的冲击,更直接的说,已经造成伤害。李登辉没有停下脚步,他开始要求相关单位和幕僚,研究如何破解「三不」迷咒。约莫又是一年,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正式拋出「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中共大表忿怒,柯林顿甚至公开声明对此说法「不表支持」,另一方面,面对台海成为世界火药库之一,美国开始强化对台军事交流合作,相应之下,则以永久正常贸易待遇,回馈中共。美国智库学者,乃至国务院私下不讳言,李登辉这位「民主先生」,如今成了「麻烦制造者」。

「两国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李登辉任期最后一年,并动念修宪,让他精心研议的「两国论」入宪。尽管此一企图并未成功,但却形同为台湾未来的两岸政策走向,定下基调,台湾与大陆,从两蒋时代的「统」到李登辉时代的「不统」,为两岸的终局走向埋下变量,其影响让后继者陈水扁,不得不在选举期间即宣示,民进党执政不宣布台独、不改国旗等立场,以化解民进党执政的台独疑虑,争取美国的支持。陈水扁当选后,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穿梭美中台,以缓和两岸可能因此升高的紧张。这一章,王、戴在对谈中,即以李登辉到陈水扁的两岸政策与走向为主题。

还有未曝光的密使?

【王作荣】:苏志诚和江泽民打交道的时候,正是中共内部权力斗争的高峰期,乔石在旁虎视耽耽。我记得,江八点发表之后,有一回和李登辉谈到两岸问题,我特别提醒他,中共领导人都是土包子,江泽民不然,他是上海帮,具有国际观,也有弹性,他在位对台湾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手段,他在位愈久,对台湾愈有利,你若不退让,把江泽民搞垮了更糟,我们要和中共打交道更困难了,你应该与江和解才对。

李登辉听了我的话,竟然透露一段,他说,「你别担心,你别担心,我对中共的情形了解得很,乔石也与我有连络,中共内部什么情形,乔石都会透过管道告诉我。」李登辉竟然这么说,我尽管讶异,却不好追问,毕竟这不干我的事,此等国家机密,不该我知道。我很怀疑乔石会做这样的事,传话的人是否真是乔石的代表?或者有人邀功冒名、胡说?都有可能。这部分的「密使」,到现在还没解禁。不过,李登辉对中共是把握十足,他对中共的管道绝对不只一个,至少两个以上。千岛湖事件发生,所有的情报,他都清清楚楚,包括那些人被通缉,在四川被抓起来,机密通缉令我们都收到的。

【戴国辉】:是陈师孟吗?我印象里,《时代》杂志介绍过,陈师孟应该叫乔石姑丈,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这是被披露过的(按:一九九四年乔石为人大常务委员)。

【王作荣】:陈师孟不是密使的材料。

李登辉与李光耀

【戴国辉】:我记得李登辉在我面前谈到您,约莫在江泽民的「江八点」(注: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提出后不久。李知道我准备提早一年回台湾,他说要安排我到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挂一个名,后来改变看法,把我放在国统会研究委员。顺便聊聊,我第一次听到他对您的评价说,「【王作荣】很奇怪,怎么这么怕中共?怕成那个样子,老是劝我「李本人」不要刺激他「指对岸」。」

后来我发现他和李光耀间也有歧见,当时李光耀的言论在日本相当有影响力,三百万人口不到的小国领导人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却有一言九鼎的效应,我想他可能没有时间看李光耀的政论资料,李光耀当时的言论被翻译为日文者少之又少,大多是英文或中文,恰好我认识的日本女教授翻译了一本李的政论集「《李光耀论中国和香港》,穗高书店,一九九三年七月,书名为引用者翻」,我便购进一本,呈送给李登辉,他收是收了,但没有意料到,他一开口就批判李光耀,说李光耀最近老是为中共说好话。我心里头想,他初访外国即是新加坡「一九八九年三月六日」,第一次辜汪会谈「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又是李光耀提供场所,为何没有多久,两人就翻脸了呢?

我的研究还有一个课题是东南亚的「华侨」问题,因而我一直关注大马「包括新加坡」的动态,我知悉李光耀反共,但他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他常批判旧华侨及华侨社会之陋习,但又是反英、反殖民主义,马共解决不了大马的问题,但他是唯一利用共产党取得政权,又能控制并终于打败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派领袖。李光耀和蒋经国的关系不用多言,新加坡的星光部队都仍是台湾代训。李登辉很好强,一直认为李光耀不够民主,还帮中共讲话。

持平的说,李光耀对李登辉的认识也有些偏差,他始终认为李登辉太狭窄,他自认对日本人及日本的认识,应该比李登辉还透彻。两蒋对日本的认识也深,利用日本保住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政权,但绝对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李光耀也深深记得日本在新加坡干了什么恶事。比起两蒋与李光耀,不知李登辉为何那么偏爱日本的「过去」。历史的大是大非与务实外交应该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更不应该混淆不清才对。

【王作荣】:李登辉对中国的态度,一路转变。开始的时候,他对中国并无恶感,苏志诚扮密使时,曾拿出一份六人决策核心的会议纪录,指政府积极改善两岸关系,指在中共对台敌意消除前,推动对大陆关系要说得少、做得多,并注意不让外国人支持台独人士,这是真的。国统会成立,发布国统纲领,都是很正面的,遗憾的是,中共姿态实在太高。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想戴教授也清楚。美国阻止台湾与大陆过于亲近,CIA问李登辉,「你是认真的?」美国不希望两岸统一,甚至也不愿意两岸建立和平共存的关系,最好是不战不和不统不独。两岸统一,对美国没有利益,台独,台海要启战端,美国得卷入,最好是维持现状,你冲过头,他就抓你一把。

【戴国辉】:李登辉一直希望借美国的力量和中共对抗,这是非常错误的,美国反而视他为麻烦制造者,这是他对全球战略视野的局限性使然。

引美国之力制中国

【王作荣】:两蒋时代,我很坦率的说,也很清楚美国在两岸间的角色,老总统知道美国不会让中共吃掉台湾,老总统既要维护台湾安全,也要维持中华民国的独立国格,中美间要维持平等的交往,有些事有求于美国,或者让步迁就,但是基本国格和尊严,一定得维持住,经国先生时代,即使与美国断交,风雨飘摇中,还是维持这个立场。

李登辉时代开始,他还是走经国先生的路子,后来慢慢倾向美国,我推测美国对台力量趋大,李登辉不知不觉中也陷入CIA的战略思维的框架中,李总统对美依赖愈深,美国控制力愈大,偶而反弹一下,也没??衡和封锁中共,但你不能挑起战争,真挑起战争,又不合美国利益,他不会允许的,但中共老要恫吓台湾,美国也会帮你。陈水扁的路子,大概还是李登辉这一套,但比起来,阿扁可能要被控制得更厉害,不但表面上听美国的话,实际上也听美国的话,老实讲,这会让中华民国国格尽失的。

两韩的关系也是如此,中共是坚定决心,不让美国势力到北韩,美国势力若进入北韩,形同直逼大陆边疆。当初韩战爆发,本身是北韩打南韩,中共为何肯做这么大牺牲协助北韩,就是因为美军打到鸭绿江边,这不就等于打到中国边界,直接威胁到中国了吗?再大的牺牲,大陆都要打。美国也不希望两韩这么快统一,一旦统一,美军得撤,即使不完全撤退,美国在亚洲的防线就缺了一角。

美国的战略思维,看得很远,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五十年、百年。有北韩存在,南韩就要靠美国,有个台湾,就能克住中共。

我是希望中国大陆能起来的,我也预期中国可以发展出来。中国传统是没有侵略性的,中国疆域大,不是中国人打下来的,而是外族入侵打下的江山,中国人没有侵略性,也没有殖民观念,所以能接纳外族,五胡乱华,结果是融入中国。这和日本的旺盛的侵略性,大不相同。

台湾的问题,和南北韩一样,如果主动和中共谈条件,基本原则很简单,台湾管台湾的事,选自己的总统、立委、县市长,但对外是一致的:未来的一个中国,不论是邦联或其它的名义都可以,这对台湾没有什么损害的,这个条件,中共会接受的。台湾自以为了不起,中共根本不在乎你这个小台湾,有台湾,对中国领土增加不了多少,唯一就是面子问题,不能容忍台湾搞独立,否则如何对历史交代,对老百姓交代?台湾搞独立,西藏、新疆也要搞独立,中国岂不瓦解掉了?中共不会肯。台湾现在国防预算这么庞大,不但浪费,还弊案重重,都是消耗。

中共对台湾开战,美国帮忙,可以撑久一点,否则台湾无力因应,买多少武器都是一样。我如果是陈水扁,不会考虑民进党反对不反对,既为总统,就主动与中共谈,谈出好的条件,基本教义派有不同意见,就办公投,多数人赞成,就去做,不赞成,再和中共谈判,直到人民接受为止,实在不必耗费时间和资源在无谓的对抗上。

【戴国辉】:美国有一部分力量,吃定台湾,包括搞军售的,但其内部也是有冲突的,期待柯林顿政府为求留下完美的句点,继续推展交往政策。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就否定了柯林顿的交往政策,交往政策不表示不卖武器给台湾,所以对美国而言,不矛盾的。

【王作荣】:李登辉的个性,他想做的事,你不能阻止他,愈挡反弹愈大。他要做元首外交,中共老是打压,他反弹愈强,愈恨中共,他知道美国不让中共打台湾,中共恫吓,只嘴巴讲实际不打,所以李的胆子愈来愈大,终于搞出「两国论」。李的心态如此,但个性也非坚决冒险者,他是搞不通会转弯,甚至回头都可以,他的务实外交一路推进,主要是美国在背后支持。

局面至此,对台湾是很不利的,中共扩充军备搞现代化,其实不是冲着台湾,而是针对美国,中共想成为国际大国,一定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就算赶不上美国,也要有一个平衡,当他的军事力量可以与美抗衡,他会对台湾动手的。中共以美国为标准搞军备,台湾怎么和他竞争?台湾的策略应该是对内不台独,对外不论称邦联、联邦,参加NGO等国际组织,循亚银或奥委会模式,两岸和平五十年,减少军备搞好内政,做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样子,才是对的。

外交部不获信赖

【戴国辉】:李登辉主政期间,对外交部始终有掌控不了的遗憾,这使他愈趋多疑,对任何人不敢信赖,李先生其实也该反省,对外交领域的专业官僚,有必要予以适当的尊严和尊重,坐稳总统,就要求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不尊重别人的专业和尊严,这会出问题的,他留下来的问题,直到陈水扁当政,都没办法改善并妥善处理。

【问】:六年前,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来台,当时的外交部长钱复曾经回忆,他坐在两李之间,眼见他们当场话不投机,几乎吵开来,让他尴尬不已。

【王作荣】:这基本反映了李登辉的个性。李总统讲话要顺着他,如果你的意见与他不同,当场就变脸,让你下不了台,李光耀终究是一国重要领导人,又具有国际声望,要谈两岸问题,总有自己的想法,李登辉不容异议,自然闹得不愉快。李总统这个毛病不好,一国元首,总要有点风度,不同意来客的观点,好歹容忍些,我和李总统过去是老朋友了,他对我是还客气的,但讲到两人意见不同,我就不作声,我是没有能力和他对抗,但要我迁就并同意他,我也是不干的。

这次李光耀来访「九月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无论如何两李总是老朋友抑或是旧识,李光耀来台访问,李总统大可前嫌尽释,去接接机,至少请来家中做做客,找几个朋友一起聚聚,何必躲起来?(注:李光耀来台期间,下塌鸿禧别馆,与李卸任后宅邸,近在咫尺,李前总统前往宜兰县回避),这就小儿科了。

【戴国辉】:我不懂的是连战的宅邸也在鸿禧,就在李家的对门,连战在鸿禧别墅自宅作东,请李光耀吃饭,是否也有报复李登辉的心情?

【王作荣】:这我想不会,他「李光耀」搞不清楚这些事。六年前他来,也住在鸿禧。

【戴国辉】:我指的是连战,而非李光耀。

【王作荣】:嘿!当年,李登辉继任总统,第一次出国访问,就是到新加坡,李光耀对李登辉非常礼遇,虽然两国并无邦交,但仍以元首之礼相待。李登辉避走宜兰,有点闹孩子脾气了。

【戴国辉】:张富美「前国代,现任侨委会委员长」好象说过,有一回,李登辉问她,你觉得李光耀独裁,还是我独裁?张富美回答:「你们两个人都独裁,」这个答复很有意思。

李登辉和李光耀的关系,完全是继承蒋经国与李光耀的关系,不是李登辉自己建立的关系。

【王作荣】:我的理解,李光耀是中国旧式家庭成长的人,受儒家文化熏陶甚深,对中国有两分特殊的民族感情:他不希望中国和台湾对抗发生战争,中国人打中国人,他是不愿见的;新加坡的利益还是摆在首位,如果只考量新加坡的利益,自然和中国是关系更密的。

当初他来找蒋经国,也是基于都是中国人,当时新加坡刚独立,希望能找个国家协助训练他们的军队,这个国家必须可靠,经费又是新加坡负担得起,就找上台湾。经国先生这个人,很懂得搞人际关系,套交情,格外拉拢李光耀,李光耀对经国先生印象也好,两人建立了点真正的私谊,李光耀每回来,因为经国先生培养李登辉,大场面总会要李登辉做陪,和李光耀打交道的机会,经国先生会把李登辉拉在身边,除了培养他的国际视野,也有点考察之意。李登辉自己的局面当时尚未打开,在场恭谨得不得了,也让李光耀留下好印象。经国先生过世,在李光耀的直觉中,李登辉必然是继承经国先生的路线,没有想到李登辉的个性和经国先生迥然不同,后来的演变,想是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李光耀对中共政权态度的转变

【戴国辉】:王院长提到李光耀的中国人意识,可能还有另一层解释,独立之初,李光耀非常忌惮马共,后来他渐渐发觉马共与中共之间,并不是他所想象铁板一块地那么一回事,李光耀基本上反对英国帝国主义,但不认为马共的做法在大马行得通,他们搞马来人的马来西亚,李光耀决定华人也要自主,所以他把南洋大学解体。李光耀政府中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的人马:一是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少部分受中国教育的班底,如曾经历任东南亚七国大使的李炯才。

李炯才此人极有才华,能书能画还能诗,他在台湾出版自传,也是我介绍给远流的。李炯才从印尼大使转调驻日本兼韩国大使,他是客家人,南洋商报也有一位记者,在早稻田大学留学过,也是客家人,所以他把我介绍给李大使,新加坡的国庆日,我都会受到招待,这么建立起交情的。

李炯才告诉过我,有一回他从东京陪李光耀初访大陆。开始时,李光耀怕中共怕得要死,李炯才的哥哥在大陆,是老左派,是新中国成立时,回北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李炯才要李光耀别怕,陪着他,访问一趟,就知道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的问题太大了,何况东南亚诸国都和中共建交了,新加坡是准备最后一个与中共建交的。中星缘自同一祖先,应该了解他,而非怕他。

在北京的最后一晚,李炯才大哥、大嫂到旅馆来看他,当时文革尚未结束,他大哥不敢讲话,他大嫂进洗手间,用草纸写了几个字,揉成纸团,握手告别的时候,交给李炯才。事后打开来看,上头写着:炯才,我们已经无法在北京生存下去,请想办法把我们弄出去。后来,李炯才花了好大的功夫,因为没法让他们到新加坡,或他们的原住地大马的槟榔城,结果送他们到澳洲。李光耀全程观察,就了解中共并不可怕,毛泽东路线终究走不下去。考察中共后,他也到了台湾,向经国先生通报了。

有趣的是,李光耀从未回过他的原乡,但很喜欢去山东曲阜。他对儒家文化格外重视,所以找了一批学者,如杜维明、余英时等人到新加坡用英文讲新儒学,用英文重新诠释儒家,所以,新加坡有一段时间,新儒学相当兴盛,那段时间中国大陆有赵紫阳等人也想搞威权式经济开发,经济上要学四小龙,慢慢的,李光耀才建立起对中国大陆的信心,及目前的看法。

经国先生也透过李光耀的眼睛,理解中国大陆的情况,思考大陆的变化。李光耀对大陆的认知,有其国际观,李登辉却完全是日本那一套。李光耀也是左派,但不同于中国共产党的左派,而是反帝非马列左派,中共让马共解体之后,也影响李光耀的华人政策,李登辉却愈走愈偏。

两李不但同庚又都是客裔人士,个性上有其相近之处。但是李光耀对自己的定位搞得很清楚,明确地知道要把新加坡带往何处,如何求生存,但绝不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余绪妥协,殖民主义就是殖民主义;李登辉不然,他竟然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对台湾有大功劳,还帮助台湾的现代化,这种看法当??可肯定的话,那希特勒亦可肯定的了,历史的大是大非摆一边,搞貌似务实外交的玩意儿,是禁不起考验。

【王作荣】:李总统不信任外交部,外交部也和李总统捣蛋,一方面是职业性的,因为李总统不尊重专业,老要走偏锋,外交系统自然也不依;另一种因素,还是涉及族群,过去在大陆只有政大和燕京有外交系,外省人加政大搞成一个系统,李总统拿他们确实没有办法,他们只听两位蒋总统、老夫人、沉昌焕的,不大买李总统的帐,李总统也了解这个情形,相互不信任,这是李总统亲口告诉我的,有一点外交上的秘密,总是被透露出去,试了几次,他就再不敢信赖外交部,于是找国安系统,如丁懋时,丁不是政大的,搞习惯了,连钱复都很恼火,和现在的田弘茂一样,都是状况外。

李总统想刻意培养本省籍的人才,但屈指可数,找不出几个人,连战是这个思维下,去做外交部长的。黄秀日是一个,但是他夫人张麟征一天到晚骂李总统,也不行,李总统三天两头要更换掉黄,黄是常次,是常任文官,换不掉,钱复没办法,李总统也没办法。

【戴国辉】:这是真的,或许老一派外交系统的专业官僚,确实还有门户之见,早期,本省籍外交官根本派不到他们认为好的国家,进步的英美欧等国家。此外,李登辉曾经用心想过合作开发海南岛,没有想到发展却全不是这么回事。李光耀曾经派了人去,洽谈这个事,李登辉交代蒋彦士研究。新加坡考察后觉得海南岛基础建设不够,计画不易成功,于是转到苏州工业区的投资。

【王作荣】:我的了解,李登辉确实想大力提拔省籍外交官,但拉不上来,陈水扁上来,情况看来没有改变太多,李光耀来访,不透过外交部,不是不信任田弘茂,而是不信任外交部。

【戴国辉】:李光耀这次来,见了不少人,包括李远哲、殷琪等,邱义仁都见了两次,邱义仁是很干练细腻的人,为什么后来被放出去担任行政院秘书长,是不是关系疏远了?高英茂「国安会咨询委员」,会逐渐在对美事务上加重份量,这是新动态。

【王作荣】:我知道李登辉时代,就有人力荐高英茂,但我听朋友转述李总统说的话,「他是台独,不能用,不能用。」「笑」李登辉自己到现在不承认他才是搞台独。

【戴国辉】:高英茂和立委高育仁是堂兄弟,比诸其它留美学人,他在美国学界的发展顺利。本来想当国关中心主任吧,没成功,又想到台综院,却没有料到给刘泰英挡住,高英茂搞台独的说法,应该只是李登辉婉拒他的借口,国关中心的后台老板就是国安局,他们应该非常熟稔高才对。

【王作荣】:没错,国关中心是国安局的,我从民国六十八、九年,一直担任国安局的研究委员长达十年,直到我接任考选部长,所以我和国安局几任局长都很熟,不过,我不过问国安局的事,我只负责为他们写大陆经济情势分析,一个月有四万元的津贴,相当高的待遇,但评论起事情,我照骂,照样批判。

【戴国辉】:外交、国防、两岸事务,一直是李登辉想掌握,却不能完全掌控的领域,这使李总统变得多疑,对任何人不敢信赖,他卸任后出访捷克,对两岸密使说,就亲口表白,没有人可以信任,才派了苏志诚和郑淑敏。李先生或许也该反省,不给专业外交官僚足够的尊重和尊严,如何服人?切忌以力制人,该用的是以理服人,才能运作顺畅。麻烦的是,这个包袱似乎也留给陈水扁了。

穿梭美中台的李光耀

【问】:李光耀在台湾政党轮替之后,再访台湾,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会有具体影响力吗?

【戴国辉】:这次李光耀来,安排见了许多人,包括李远哲和殷琪,是否要进一步了解国政顾问团、跨党派小组、乃至未来与国统会的关系?

【王作荣】:我的分析是,李光耀准备的相当充分,他约殷琪是要了解具有大陆背景的企业主,为什么要支持陈水扁,她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要了解他们的意见,万一陈水扁真搞台独的话,他们如何看待。他来之前,据信应该是取得大陆方面的了解,甚至包括美国都有所理解,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声势,虽然低调,但备受重视。

他的任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概真正会影响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陈水扁以为他把两岸关系搞稳定了,其实正好相反,中共没有动作,和美国大选、他本身的布署都有关系,中共是不可能信赖陈水扁的,明年,一定会有很大的压力。外界以为中共一再让步,是自掀底牌,到此为止,再不听,免不了会动武,所以现在是非常紧要的关头。值此关键时刻,或出于中共的主动,或美国的策动,让李光耀出面做这个事,他自动出面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明白此刻自动扮演这个角色,份量不够,假如中共和美国不支持,台湾又不欢迎他,根本没有作用,何必碰这个钉子?

换言之,中共和美国都把他们的底线告诉李光耀,要他传达重要讯息,陈水扁塑造一个两岸和缓的气氛,我看正好相反,两岸十分紧张。阿扁顺着李登辉路线的思维框架,就犯了大错误,中共太清楚,两岸拖愈久,愈难收拾,李光耀来,表示两岸关系到了非常紧张的时候,否则他不必来。他要了解台独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坚强的社会基础。我也相信,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定稿前,中共和美国都有默契了,根本是他们认可的。李光耀年纪也蛮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何必跑这趟台湾,而且慎重其事,准备齐全,可见任务是异常严肃的。

我相信,这是一次真正的谈判,弄清楚彼此的底线,美国和中共,都会利用他访台后的结果,做出重大决策,他一定会把此行详细回报托付他任务的人,谈后的和战,明年应该要见真章。中共和美国不会随便打仗,一定经过缜密的谈判,仔细的思考和讨论,当中共和美国得到共同的底线,台湾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戴国辉】:我补充一点,二十一世纪WTO体制完成前夕,李光耀应该也会思考新加坡在东南亚的战略形势,南北韩已经开始谈判了,就剩海峡两岸,这个部分也是美国最关切的一环,如何确保远东的安全保障,相信李光耀有其使命感,加上美、中默契,促成他的来访。

我的分析是,台独基本教义派,大概占百分之十,消灭不了,也说服不了他们,但还是要保持一个期待,让阿扁的可塑性充分地发挥,他们可以理解李光耀的看法,阿扁可以用闽南语直接和李光耀交谈,同时两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倾向,加上开放民间能量,带着陈水扁迈向新阶段,陈总统有中南部草根选民的支持,由他来开展两岸和谈,条件是更充分的,记得他在辜汪会谈前到过大陆,没有公开,相信比李登辉对大陆有更深的认识才对。

民进党人不少人去过大陆,包括陈水扁本人,再如陈菊「劳委会主委」,还有过在中共的国宴,被美籍台人教授目击的尴尬场面。担任监委后即淡化民进党活动的康宁祥,也去过大陆。民进党系人物到过大陆参访者委实不少,包括新潮流中人,到过不等同于变成「统派」,我的意思是,多认知大陆,正视大陆为「客观的存在」是必要的,鸵鸟心态是绝对要不得的,躲躲闪闪解决不了问题。

一九九一年夏天,我在北京台研所上了几堂课,让他们了解台湾草根性情结的实况,最后一次,从柏林围墙倒塌谈起,台研所还怕我谈两德先加入联合国再谈统一的理论,其实,我要讲的是,大陆不要自以为大,就可以吞掉台湾。创建东德国家的大老们,虽然有了史大林坦克车的支持,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是真正与希特勒纳粹拚过命的一群人,结果等到统一时,东德的大老们,连自己道德正当性之主张依据都归为零,这不是悲剧是什么?

【问】:李光耀对国家定位是非常明确清楚的,李登辉在台湾则被视为民主先生,但在国家定位上,却有相当争议?

【戴国辉】:我不认为他「李登辉」是民主先生,他误认为形式上、口水上的本土化、台湾化就是民主,但他却走进没有出口、没有前瞻性,挑起族群矛盾的狭窄路子,最多是解放威权体制被压制的人们的部分能量罢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日本殖民统治的观点,与李光耀迥然不同,他的错误认知,连基本的社会科学基础都荡然无存,这也是我对他的学术素养产生质疑主因。

众人皆知,政治为众人之事,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最高的艺术」,不该是前立委朱高正所称「最高明的骗术」,那么,努力目标便必须设定于「化敌为友」增厚支持度者,并非以「化友为敌」作为常态对应之道。逐渐走向成熟的政治家对其主张,应具有一贯性,对知性「intellectual」的真诚「honesty」,更需要呈现在日常之言论上,随兴多言,则言多必失,言行不一致的事频生,则诚信必然流失。

台湾老百姓有一天醒过来,会了解李登辉的局限性的。台湾福佬沙文主义及「外来政权论」,成为李登辉的剩余价值,如果再与陈水扁背后负面因素结合,台湾的前途会更不可测。反共不等于反中国,反台独不等于反台湾,宋楚瑜阵营已有张昭雄、刘松藩、廖正豪、钟荣吉,以及客家、原住民和闽南族群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支持,李先生怎么还能贴卷标于宋的「亲民党」,指其为「外来政权」?李若继续发表上述言论,他被一般老百姓唾弃是可以意料的,这一种带有「人种歧视」尾巴的狭窄政治主张,哪能称呼他为民主先生?

我的主张够明确了,提醒他「出埃及」和〈出埃及记〉是不同的,并分析他摩西为何需要带族人在荒野自我流浪的理由。遗憾的是,他与司马辽太郎会面、访问康乃尔大学、当选直选总统后,自视为超人,耳朵愈来愈软,逆耳忠言就不再听得进去了。

当初他找李远哲回来,李远哲根本不想回来,因为他不是很想搞政治的人,李远哲是非常纯洁的人,李登辉要靠他的诺贝尔奖光环撑出气势,第一句就说,「外省人欺负我,回来帮忙。」李远哲对这种说法是不以为然的,然后李登辉对李远哲谈了近一个多小时的TMD,剩下十五、六分钟,主人才问李院长,你有什么意见?李院长只好一笑告辞,或许是李总统的好强,或许是他的「不敏」,李远哲在美国根本是属于反战并反对美国搞TMD的科学家。即使两李最后闹??持他的风度。

在此,我还得补述一位知悉李登辉第一次与美国微软龙头比尔盖兹(Bill Gatt)会晤时的内情。李见了比尔,一泻千里地大谈计算机,叫比尔惊奇不已,班门弄斧能到此地步,堪称奇景,比尔只好摇头不语。我客观的说,李登辉后期已经不再是改革派了,顶多前期还有这个情怀。

我当初对李登辉的期待,是希望他能成为具有世界观的改革派领袖。所以我送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的名著《The Path to Leader ship》的日译本,书中有一章讨论〈预言者摩西〉,另外我也托教友张昭鼎教授的二小姐,现在史丹福大学念博士的张瑛芝给李寄一本渥尔查着《出埃及和革命》(MichelWalzen,"Exodus and Revolution")。更盼望他能以大陆为腹地,开展两岸经济交流关系,把国民党威权保守的封建体质部分加以改革,走上真正的自由民主,建构出对大陆有所正面刺激的典范,遗憾的是,他却愈走愈窄,遂有倾向走上日本极右派的不归路,并间接地鼓励了「摩西在荒野四十年的自我流浪中企图等待凋零」的媚日派之嚣张与自我迷失。着实可叹。

【王作荣】:李登辉的背景,有几个因素促成他的发展,第一、从小他的家庭和日本统治阶层有来往,受到相当深刻的影响,认为日本是伟大的,他青年时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高峰,且教育上贬抑中国人,我们在大陆上也是如此,日本人将中国人贬抑得一文不值。第二、他一直到二十二岁,日本对台殖民政策,相当严格,英国殖民好得多,阶层分明,学校也分日籍和本省籍,公务员也有差别,中上阶层都是日本人,微末的职务才有本地人的机会,大企业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台湾只有一些小企业。

李登辉的个性非常好强,日本人高压统治,让他的性格表现不出来,所以产生浓厚的自卑感,容易被激怒,一点小事就跳脚,一般人吵架,过去就过去了,他不是如此,小事也很记恨;相对的,也不能捧他,他也有强烈的优越感,他的矛盾性格,多拜日本高压统治之赐。国府迁台,领导阶层是没有省籍观念的,他则为点小事,都会自觉得被压迫。后来赴美念书,但没有学会美国的民主政治,年纪太大了,应付论文都很辛苦,他走的是务实派,他信教,却又缺乏基督教精神,看不懂中文书,有点旧文气文章也不理解,所以他对中国文化没有感情,甚至于可说是讨厌。

即使他请老师学易经,都不是从学术、文化或哲学思想着眼,而是为了算命、风水等等,他非常迷信算命卜卦,他早年和南怀瑾打交道,也是为着算命,当年台湾党政军要员,都和南怀瑾交往,拜他为师,都不是为了学问,而是看相算命,得不到文化学术的成长。

这样复杂的性格交织在一起,就走了这么一条怪路。他在《亚洲的智略》书中,对中国的批评,完全是当年军国主义的语言。李光耀则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自小家学渊源,生活习惯也是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这很重要,长大后又受英国教育,比较开放,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基层区分不那么严格,英国又是民主的发源地,他看得很清楚,建立现代化国家的要件,所以当政后,就走西方国家管理的路线,他也走民主的政党政治,只是管得比较严,但称不上独裁,他又遵守法治。他希望调和中国和西方文化,结合东西方。两李是非常不相同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