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惊人一掷的薛义并未获释 何时获释不确定(图)

日本惊人一掷的薛义并未获释 何时获释不确定(图) 国际先驱导报

  从冯锦华到薛义,时间跨越6年之久,而中国民间关于爱国方式的争论声始终不绝于耳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几天来,一个叫“薛义”的名字从邻国日本漂洋传来,在中国网络、纸媒上延烧开来……

  当地时间6月9日下午3时30分左右,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出发大厅。即将结束日本之行的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正向送行的人群挥手。

忽然,两个装有果汁的塑胶瓶横空飞来,李登辉闪躲一旁,李妻曾文惠受到惊吓,差点跌倒。投掷者正是这位薛义。

  何时获释仍未确定

  “我就是要对主张‘台独’的李登辉来日本表示抗议。”接受警方侦讯时,薛义这样回答自己的目的。

  李登辉,在此前的十余天行程中,不仅公然发表演讲为“台独”张目,还在6月7日上午以“祭拜兄长亡灵”为由,参拜了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李登辉做得太过分了。”当年同样在日本工作过的冯锦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听到李登辉被投掷饮料瓶的消息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去的人再多点就好了”。

  6月11日,国内有消息称薛义已经被保释。《国际先驱导报》为此专门连线中国驻日本使馆,使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薛义并未获释。12日下午,使馆已派一位参赞前往探视,由于涉及日本的相关法律问题,所以薛义何时能被获释目前仍不确定。


薛义的惊人一掷,掀起了中国民间爱国方式的争论。此图为日本电视台截屏图。

  赴日前在沈阳工作

  薛义的行为在互联网上,激荡起阵阵涟漪。网民们以极大的热情在新闻跟帖、论坛、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薛义,XX人支持你!”成了回帖的主要格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是网友对薛义的普遍评价。

  与网友的激烈讨论相比,薛义的真实身份却一直像个谜。根据公开的报道显示,薛义现在住在日本东京都附近的千叶县。《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为此多方寻找,终于在6月12日晚上与薛义以前在国内工作的一位同事取得了联系,并确认了他的身份正是沈阳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两年前离开公司去了日本工作。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薛义选择去日本发展,“都是被生活逼的”,因为日本那边给的工资国内根本没法比。所以,国内做软件的人跳槽去日本工作的非常多。但薛义无论在出国前后,一直有很深的“抵日情绪”。一个例子是,公司内部网上有人用日文注册的ID,他都会发帖子呼吁,要求那人改名。最终对方敌不过大家的口水,不得不把日文ID改掉。


  单枪匹马的战斗

  在薛义原公司的内部网上,他在2004年这样总结自己发起的“纪念9·18活动”:“和大家分开后,回到家里,躺在床上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决定再次行动。
用话筒录好口号后,骑车上街,环沈阳9·18爱国宣传活动开始。”

  2004年9月18日之后的一天,“什么人呢”(薛义网名)在公司内部网上如是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那天下午,他骑着自行车,一路播放口号,环绕沈阳城开始了自己的宣传活动。令他感触颇深的是孤单:“一路上觉得自己太渺小,太孤单。希望下次能有更多人参加。”在这篇1000余字的总结里,他从组织时间、经费、活动计划细致性和宣传等四个方面仔细查找不足,并表示“希望能对今后类似活动的组织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后的盛夏,34岁的薛义在日本发出“惊人一掷”,影响更大,传播更广,只是这一次,他依然是单枪匹马的战斗。

  冯锦华担心薛义在日前景

  薛义的“惊人一掷”,很容易让人联想起6年前一个叫冯锦华的中国人。2001年8月14日晚,在日本工作的冯锦华用油漆将“该死”两个字喷涂在靖国神社门前石犬的底座上,也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现在回头看,我仍然认为,自己这一生没白去日本,有能力和条件去维护民族尊严的事情,我做了,就觉得很光荣。”6年后的今天,在北京家中的冯锦华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他仍很庆幸自己当时做出的决定。

  那次喷漆事件之后,冯锦华被当场逮捕,日本方面以“破坏公物”罪判处他10个月监禁,缓刑三年,后被成功保释出狱。

  “如果当时没做出那种举动,现在你是否可能还是在日本?”冯锦华沉思片刻,表示也有这种可能:“出国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孝敬父母什么的,很朴素的愿望,因为咱们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吧。”

  6月13日上午,《国际先驱导报》联系上了薛义还在国内的妻子,据她透露,此前一天下午,中国驻日使馆已经打来了电话。“他们说薛义很平安,之后向我询问了他的一些情况,比如为什么去日本之类的问题。”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薛义在国内的一些朋友和前同事目前正在张罗到处寻找律师,“因为现在亲属还不能探视,所以我只能在国内等消息,做好准备去日本。”

  作为“过来人”,冯锦华对薛义接下来的生活感到了担心:“这件事情后,他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希望他能多保重。”

  激情与理性之辩

  从冯锦华到薛义,时间跨越6年之久,然则中国民间关于爱国方式的争论声却依然没有停歇。网上两种观点基本上泾渭分明,一种是为薛义叫好,称他为 “英雄”和“勇士”,这种网民自发的热情透过数千条留言汩汩流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薛义的行为是“民族主义狂热”、“无济于事”,所以不如不做。

  对后一种观点,冯锦华明确予以否定,“像李登辉这样的民族败类,只会受到人民的唾弃。薛义的行为是代表中国普通人发出了质朴的声音,对‘台独’表达谴责,这是最重要的。”

  冯锦华赞同那些拿出实际行动来爱国的做法。他说,中国现在有很多做实事的人,比如对日索赔问题,就有很多人志愿捐钱捐物,“这些人是真正的爱国人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