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gather/2006/8/9/pic0200608090903186726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清军气球侦察队在“太湖秋操”演习现场
中国早在五代时期就发明了利用热空气升空的“孔明灯”来进行军事联络。18世纪末,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俩在“孔明灯”的启发下,成功研制了载人热气球,这标志着人类征服天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此后气球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及1894年意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中国,在西学东渐、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的多重影响下,现代航空随之开始萌动。
1905年,受当时航空思想启发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率先从日本购进两个“山田”式侦察气球。该型气球为椭圆形,直径约3米、长有10余米,下系巨缆,固定在大绞盘上由士兵摇轴旋转升降。气球下悬吊篮。人在吊篮中被气球带上天空后,对远方即可进行瞭望观察,还可以居高临下指挥地面部队的行动。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侦察气球可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先进装备。气球运抵湖北后不久,张之洞即借检阅新军、新械之机,命令在校阅场内进行气球放飞表演,在国内开创了气球航空的先河。
没过多久,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各地新军相继成立了气球侦察队。1908年4月,湖北陆军第8镇率先成立气球侦察队,工兵营营长王永泉兼队长,并聘有日籍教练,配备“山田”式气球一具。同年5、6月,江苏陆军第9镇气球侦察队、直隶陆军第4镇气球侦察队相继宣告成立,分别由工兵营营长邓质仪、高凝辰兼任队长,各装备“山田”式气球一具。由此中国最原始的空军诞生了。
为了加强气球军事应用的理论指导,1909年,清廷军咨处、海军处、陆军部正式颁布了《陆军气球预备法》,制定了向国外购买气球、培养气球应用人才、各省新军组织气球侦察队等规定。同年2月,陆军大学堂甚至编印了一本《气球学》,讲授一些气球升空的原理,并教授士卒如何来进行操控气球,为气球侦察队训练提供专门教材。
1908年10月,自“河间秋操”、“彰德秋操”之后,清廷又在安徽太湖筹划了“太湖秋操”。清廷对这一重大的军事活动极为重视,派陆军部右侍郎荫昌、两江总督端方为检阅大臣,以检阅南洋地区包括湖北第8镇、江苏第9镇、安徽第31混成协等各镇新军编练成效。这次演训中的一大特色是首次使用新式装备——气球。清陆军第8镇、第9镇新成立的气球侦察队奉命参加操练,施放侦察气球。
为了确保演练顺利,气球侦察队进行先期操演。演练当天,秋高气爽。观阅将佐、官员云集校场,谁都想一饱眼福,看一看人是怎么飞上天的。在当时人能够飞上天空,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只见令旗一挥,气球冉冉升起,飘至空中。吊篮中的传令兵按照将佐的指示,不断地挥舞着令旗,指挥各部。
随着各种颜色的旗帜的挥动和不断组合,各镇中的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整齐、有序地变换着进攻、撤退、设伏等各种战术队形。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阵阵,引来四下一片叫绝声……实施如此大规模兵力的指挥、协调,靠以往地面令旗调度是难以实现的。此后,清廷更加注重研究气球的发展与应用。
1910年2月,清廷派人员出国进行军事考察。为了亲身体验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获取实战经验,考察团成员徐元甫、田凯亭还特意乘坐日本的军用侦察气球升空,并实施了无地面系留的空中飘行,成为最早乘坐自由气球飞行的中国人。
清气球侦察队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参加过实战,没有发挥出真正作用。在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各国争相发展航空。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清廷却死抱教条,墨守成规,错过了实现空中军事活动由气球向机翼的转变。大清气球侦察队不久便悄无声息地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空军的再次成军也因此而推迟了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