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一篇短文没想到引来一场爱国大战,网友们的评论竟然是毁誉参半。主要焦点似乎集中在是鼓励并尊重孩子融入西方社会还是在他们身上不停烙上:你永远是中国人。(请参阅拙文《“我不是中国人”——谈海外儿童的爱国教育》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孩子,爱,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了实际的感性认识谈什么热爱祖国岂不对牛弹琴?生于斯长于斯,就热爱这片土地,作为华裔后代,继承优秀的中国文化是不是比名义上做哪国人更重要?
可是,有的网友把这个浅显的道理上纲上线到了道德和人品的高度。不承认祖国了,就数典忘祖了,就不配做人了。
好大的帽子!
正巧,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日本前首相羽田爱穿中山装 自称祖先是中国人”。爱国的网友们对这位日本前首相是大加称赞的。可是按照他们的观点:一个人“低三下四”的穿起别人的民族服装,认别人的民族为祖先,还算人吗?还有人品吗?
还有,澳洲反对党领袖陆克文用中文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我的夫人和我都对北京有着一种特别的爱。我们热爱北京的感情,我们热爱北京人民……我们的小女儿到北京,与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华人社区的小伙子结婚。我的儿子已经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学习。我还有一个小男孩,已经开始学习中文了。”
试想,不要说一个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一个外国人说这种话,不被爱国愤青们砸死,也被吐沫星子淹死了吧?
我们的文化把老祖宗推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实际上限制了我们开阔发散的思维,几千年的历史又使得部分人墨守陈旧的意识形态,固步自封。其实,爱国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爱国更不等同与极端的民族主义。一个外国人热爱中国也不会成为他们本国的 X 奸;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喜欢一种文化和制度与道德无关,与人品无关。爱,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的内心感受,只要不作出对民族,对人类有害的事,思想永远是自由的。
再有,认不认自己的祖宗和爱国也毫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身在异乡,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失去了奢谈爱国的资本,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些对家乡父老有益的事就是爱国了,不要帮助洋人去剥削苦难的中国民工,不要帮助洋人把本国的垃圾倾倒到中国去!
总的说来,做哪个国家的人,和爱哪个国家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对我们下一代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我们自己,只要大家凭良心做事就行。追究一个人爱不爱国本身毫无意义。不是有网友甚至提出爱不爱国也是个人自由吗?当然,不爱国并不意味反华或叛国。斗志昂扬奔赴伊拉克战场的美国青年(包括华裔青年)当然是爱国者,那些以种种理由赖着不去,甚至去国会山参加反战游行的人,也绝不是美国的 X 奸。如果美国人只记着自己的“祖国”,美国何来今天的富强?
虽然现实中民族的隔阂还不能完全消除,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必要单单因为自己的黑头发、黄皮肤自卑,同时更没有必要仅仅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昔日,极端的民族主义造就了将德国带上不归之路的“希特勒青年”,今天,让我们抛弃狭隘的小鸡肚肠,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坦荡的人,要有勇气面对现实,面对挑战。英雄气短的“爱国”论调,只能自取其辱。曾经叱咤风云的郎平,竟然也要表白:“我执教美国,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铁榔头啊,您当年的勇气在哪儿?美国人听见您的表白,他们会尊重你吗?他们还会尊重中国人吗?您的职业道德何在?您这样说就爱国了吗?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虽然文学城汇聚了海外华人的精英,可是对如此的“爱国”论调还大加赞赏,于是口水仗越打越烈。还有的人只要看到批评国内的不良现象,反思腐败专制,甚至鼓励下一代认同当地文化,都会慷慨激昂地对作者加以训斥,甚至无理的漫骂和人身攻击,(请参阅《立此存照》),如此“爱国”,对国何利之有?
中国的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高傲自大绝不会让中国富强。
李鸿章当年的倨傲是出了名的,他可以对别国公使不屑一顾,可以把一口浓痰吐在洋人身上。可是甲午战败之后,中堂大人还不是跑到日本求和,甚至遇刺之后躺在病床上乞求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能不能快点开始谈判?
还是这个李中堂,日后拜访德国总理俾斯麦时才会不耻下问:“欲中国之复兴,请问何之善?”——太晚啦!
可悲的是,李鸿章旅游到英国,对英国的一架缝纫机都能着上迷,并不惜重金,给老太后购回一台!可是李大人在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扔下一句:“无甚可观”!
义和团也堪称爱国的先锋,可是把女人的便桶指向敌人,把月经带裹在头上就能“制夷”了吗?
回到文学城来,有一个开放的视野和宽阔的胸襟,对其它民族包容,对他人的观点有基本的尊重与理解不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重要,人的自身现代化更不能忽视。中国“海外知识分子精英”尚且不能理性的思考,中国的现代化任重道远啊!
路,虽漫漫,上下求索的精神不能怠慢。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我们互相尊重,为世界为人类做出贡献,明天就会更好,中国也会更富强。我明白,我鼓励自己的儿女们融入所在国的文化,为本国的发展出力并没错,只要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理解父辈的乡愁,总有一天,中国也会受益的。
我自己生活在异乡多年,早已不敢奢谈爱国,但是我牵挂那儿上不起学的孩子,看不起病的民工,痛恨官场的腐败,制度的专制。爱之深,责之切。白天,我嘴里吐着洋文,手上却敲打着熟悉的汉字。近来,太太老是说,我晚上又常常说梦话了,还是我们的家乡话!我知道,我的灵魂,永远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