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七年看“现代” 解读中国海军选购原因(组图) zt

服役七年看“现代” 解读中国海军选购原因

2007年11月08日 人民网-《现代兵器》


中国海军现代级导弹驱逐舰137“福州”号远海航行


海军136“杭州”号导弹驱逐舰驻泊码头


 2000年2月11日,中国海军从俄罗斯订购的“现代”级驱逐舰首舰——136“杭州”号穿越台湾海峡,抵达浙江舟山军港。同年11月30日,姊妹舰137“福州”号也顺利交付中国海军。作为中国海军增强台海方向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两舰均被编入了东海舰队战斗序列。东海舰队也由此成为当时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中唯一装备超音速反舰导弹和中程舰空导弹的特混舰队。

  虚妄的“航母杀手”

  在2艘“现代”舰先后服役后,一个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该舰在中国海军水面舰艇中编队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定位?或者说,中国海军将如何使用这2艘当时看起来在其水面舰艇部队中“鹤立鸡群”的俄制战舰?媒体的目光首先集中在“现代”级舰桥前部那两具威风凛凛的四联装SS—N一22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器上。一种装备了威力巨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大型驱逐舰,所服役的战术集群又是负责台海方向作战任务的东海舰队,这支舰队所针对的头号假想敌又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航母编队……在对这一系列要素进行简单叠加之后,一种“航母杀手”的说法便应运而生,并甚嚣尘上。在一段时间内“航母杀手”几乎成为了中国海军中这2艘“现代”级驱逐舰的代名词。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所有的干扰因素,真正从反航母作战的角度来评估“现代”级的作战能力后就会发现,这一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自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代战列舰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以来,反航母作战就成为所有海上强国和试图成为海上强国的国家及其海军所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只有两个国家海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一是我们提到过的前苏联海军,另一个就是美国海军自己。

  美国海军反航母作战的原则极为简单——以航母反制航母!既然航母编队的核心攻防能力在于由舰载航空兵所赋予的远距离立体打击能力,那么就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以同样手段克制对方的航母编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思路和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所描述的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颇有几分相似。而太平洋战争中惨烈的海空交锋也充分证明了美国海军这种“以航母反制航母”作战模式的有效性。正是凭借着庞大航母特混舰队的强大战力,美国海军才最终摧毁了以航空母舰挑起太平洋战争的H本海军联合舰队,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和美国海军相比,前苏联海军创立的“海空潜立体饱和攻击”反航母战法在核心指导原则几乎完全一致——同样是大力发展己方海军的远距离立体海空攻防能力,以实现同敌方航母编队的全面对抗,双方的差别只体现在具体战术手段上: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反航母作战主要依靠舰载航空兵来进行,前苏联海军则由“基洛夫”级等大型巡洋舰上装备的超音速远程大威力反舰导弹来承担。关键在于,无论是美国海军还是前苏联海军,在反航母作战上均奉行“体系对抗”的原则。现代海军在反航母作战时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航空母舰本身,而是围绕着航母这个核心,由各种水面舰艇、潜艇和舰载航空兵组织起来的立体攻防体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反航母作战,除了打造一个同样具备立体攻防能力的远洋作战体系外,再无其它可行的选择。

  至于“现代”级,无可否认,该舰的确是前苏联海军反航母作战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也仅仅是一个节点而已!在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中,真正负责反航母作战的是可以在400公里上发起导弹攻击的“基洛夫”和“光荣”,而主要承担中程海空攻防任务的“现代”级甚至不在第一波攻击力量之内。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级只有在前苏联海军的整体作战体系内才可能在反航母作战中发挥部分辅助作用。如果脱离了这一体系,“现代”舰的这种辅助作战能力都将丧失殆尽!实际上,不仅仅是“现代”舰,即便是“光荣”和“基洛夫”,如果脱离整个作战体系单独出击进行反航母作战的话,估计也难逃折戟沉沙的结局!在没有建立完整远洋攻防体系的前提下,以区区2艘“现代”舰来充当所谓的“航母杀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现代级驱逐舰136杭州号于2000年2月交付


  中国为什么选择“现代”?

  既然“现代”舰根本不是什么“航母杀手”,那由此基本可以排除中国海军是为了反航母作战而引进该舰的可能性。那么中国海军引进“现代”舰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现代”舰的引进时间表:1994年,中俄双方首度启动了关于引进“现代”舰的军购谈判,并于1997年年初达成引进第一批2艘“现代”舰的协议。而在整个谈判期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节点――爆发于1996年年初的“96台海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讲,“96台海危机”对于中国海军的刺激之大几乎不亚于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对前苏联海军的刺激程度。面对跨海而来的美国海军“尼米兹”号和“独立”号双航母编队,拥有大小舰艇近千艘的中国海军竟无力一战!对抗航母编队的核心要素在于防空,而当时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却没有装备任何中远程防空系统,仅有的2种近程防空导弹中,“红旗”一61性能指标已经明显落后,基本不具备拦截现代反舰导弹的能力,“红旗-7性能虽然相对较好,但也仅仅装备了区区3艘驱逐舰,无法形成必要的火力密度。面对拥有强大远程攻击能力的美军舰载航空兵,如果仍以驱护舰上装备的各种小口径高炮作为防空主力,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将全无招架之功。而如果海军无法有效获得台湾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权,那跨海登陆作战就无法顺利进行,祖国统一作战更是无从谈起。要摆脱这一困境,中国海军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具备一定远洋作战能力,特别是防空能力的现代化舰队。此时,计划中的新一代国产大中型水面舰还处于研制阶段,因此从国外引进军舰和相关技术就成为相对现实的选择。实际上,早在“96台海危机”爆发前,中国海军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大型远洋型战舰的引进工作,危机爆发后这一工作的进度更是大大加快。

  要从国外引进军舰,中国海军首先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向谁买?

  水面舰艇堪称是技术最为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备现代化水面舰艇,特别是大型远洋战舰研制能力的国家可谓屈指可数。在这为数不多的潜在供货方中,美国自然是第一个被排除的,其他西方国家很快也被三振出局,因此所能选择的对象就只剩下北方邻居――俄罗斯。首先,在苏联解体之前,中苏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从其现实战略利益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战略合作,这就基本扫清了从其手中引进军舰的政治障碍。其次,冷战后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长期走低,为了获得必要的硬通货,俄军工企业开始将大量苏联时期禁止出口的先进装备列入外销名单,这就使我国有了获得其装备的较先进舰艇的可能。最后,由于前苏联崩溃的太过突然,直接造成了很多前苏联海军定购的舰船因资金不足而停工,这就使得我国有可能以较为优惠的价格获得一些性能较为优秀的大型舰艇。因此,在反复权衡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俄罗斯作为卖方,而此时另一个重要问题由浮出了水面――买什么?

  如前所述,中国海军所要引进的舰艇必须能够承担起水面舰艇编队战斗核心的重任,因此应具备优秀的远洋航行能力和较强的综合战斗能力。在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阵容中,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军舰也只有“基洛夫”、“光荣”、“卡拉”、“克列斯塔”这两代4型巡洋舰和较新的“现代”、“无畏”级大型驱逐舰。

  在这6个备选舰型中,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卡拉”和“克列斯塔”最先被排除。接下来被从名单中划去的则是“光荣”和“基洛夫”。虽然从技术指标上看,引进此类装备有SA―N一6型远程防空系统和SS―N-12/19大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大型巡洋舰,似乎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但是,作为海军核心战斗力量,即便仅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俄罗斯也不可能出售自己的“镇国之舰”。此外,无论是“基洛夫”还是“光荣”,其昂贵的价格都是中国海军所难以承受的;而且两舰上装备的SS―N一12/19反舰导弹射程已经超过国际军控条约的规定,这又给我国引进两舰设置了难以逾越的政治壁垒。即便我国能克服上述一切障碍引进两舰,以当时的技战术水平,尚不具备使用和维护这两种技术异常复杂的大型巡洋舰的条件。这样,最后的竞争者只剩下“现代”和“无畏”了。

  从平台的角度讲,采用燃气轮机动力的“无畏”比起还在使用蒸汽轮机的“现代”在整体水平上要领先10年左右。但对当时驱护舰总体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世界海军强国20世纪50~60年代水平的中国海军而言,相对落后的“现代”和现有舰艇之间的技术跨度更小,便于快速形成战斗力。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海军此时最为迫切需要的是舰队中远程防空能力。在这一点上,“现代”舰上装备的SA―N一7无疑比“无畏”舰上仅具备点防空能力的SA―N一9更合适。在反复权衡之后,我国最终选择了“现代”来作为一段时期内的主战舰艇。


中国现代级驱逐舰136杭州号于2000年11月交付


  引进“现代”级的意义

  从2000年年底137舰抵达之日算起,“现代”级在中国海军中已经服役了七个年头,多年来的实际使用也充分证明了这次引进在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的价值。成熟、实用的“现代”舰有效填补了中国海军在远洋作战能力上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进“现代”舰,中国海军获得了该舰上使用的多项技术和子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国产新型驱护舰的开发工作而言,这些技术和系统的引进可谓是雪中送炭。

  填补战力真空 “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和“旅沪”、“江卫”Ⅱ等国产新舰的陆续服役,让中国海军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攻防兼备的远洋作战体系。在防空能力上,“现代”舰的SA―N一7中程舰空导弹让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第一次拥有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反潜方面则由装备新型拖曳声呐的“旅沪”级负责;在反舰作战方面,中国海军在各种国产驱护舰上巳普遍装备了性能优良的“鹰击”系列导弹,而“现代”级SS―N一2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引进更是锦上添花。

  客观的讲,以“现代”舰为核心组成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在作战能力上不但远逊于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就是与日本海军“八·八舰队”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中国海军而言,能解决远洋作战能力的“有无”问题已经是其整体战斗力的一次质变,至于远洋作战能力的“优劣”,则完全可以留待以后慢慢解决。

  技术引进中国在国防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坚持奉行“自力更生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原则,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签署的多项军购合同上,大部分都有技术引进的相关条款。这一特色在“现代”级的引进工作中也得到鲜明体现。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积极发展,中国造船工业和舰艇研发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到引进“现代”级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军工企业在舰艇的总体设计、反舰导弹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受技术储备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在舰艇动力、中远程防空系统、反潜武备和舰载雷达和电子设备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以舰载防空系统为例,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吃透法制“海响尾蛇”舰载点防空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了国产“红旗”一7近程防空导弹且普遍装备部队,但在更为关键的中程和远程防空系统上却长期裹足不前――无论是仿制的“猎鹰”60还是独立研发的“凯山”系列都未能达到海军要求的水平,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的孱弱。同时,由于缺乏合适的动力、雷达和武备等子系统,也直接拖延了新一代国产驱护舰的研发进程。这一切都证明,单纯的自力更生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想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只能另辟蹊径。

  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中国在与俄罗斯进行引进“现代”级驱逐舰的有关谈判时,也把舰上装备的多种子系统纳入整体引进的一揽子计划中。虽然“现代”级的船体和动力都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上,但其所采用的“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和“顶板”、“音乐台”等雷达和电子设备却都是俄罗斯海军80年代的新设备,技术指标较为先进且成熟可靠。在引进“现代”级的同时引进舰上多种技术水平较先进的子系统,并将其与自行研发的舰体进行有效整合,无疑可以大大缩短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代国产大中型水面舰艇的研发进程。在近年来服役的052B/C和054A等国产新型驱护舰上,我们看到了包括“施基利”中程防空系统、AK630近防炮、MR一710型“顶板”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音乐台”导弹制导雷达在内的大量原装备于“现代”舰的子系统。这些俄制设备的引进也的确有效保证了国产新舰的顺利服役,为中国海军远洋舰队的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海军现代级驱逐舰军港停靠



137“福州”号现代级驱逐舰驻泊军港



中国海军早期引进的两艘现代级战舰



中国海军137号现代级战舰特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