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市场导向研究

 2007年第一季度传出了让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为之振奋的消息,即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显示,中国第一季度共向美国出口的汽车零配件达19.36亿美元,超过德国,在非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汽配出口排名中位居第二,进一步显示了中国汽配行业在全球汽配供应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汽配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近些年来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发展之势,中国汽配行业随着中国整车生产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飞速发展之势。

  1.中国规模以上汽配生产企业发展良好

  根据相关统计,当前市场上有4712家行业规模以上汽配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06亿元,销售收入5341亿元,利润总额358亿元,销售利润率为6.7%。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设施、制造水平、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上已经日渐成熟,为中国形成具有生产规模化,产品技术含量高的汽车配件生产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中资汽车零配件企业在充分满足国内客货及经济型轿车零配件开发的同时,正在向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拓展。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产品包括控制系统和娱乐系统)、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3.区域化布局趋势已现

  随着整车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的日渐形成,中国已经形成了京津、东北、华中、西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六大汽车产业带。这六大汽车产业带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企业在横向及纵向之间的协作程度进一步提升,产生了合力效应,创进全行业的创新能力与生产能力提升。

  4.中国业已由配件进口国转为出口国

  2004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口额从2002年的34亿美元激增到113亿美元,而2005年却是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出口“发力”的一年,进口额下降至104亿美元,出口额从106亿美元激增至158亿美元,2007年1-8月份达到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出口增势进一步向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资配件企业加速进入中国本地化生产的反向带动作用使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占世界排名前列的国际汽配企业约70%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建立了约1200家合资或独资企业。

  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中国汽配企业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二、国家鼎力支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

  近年来,国家商务部汇同发改委、科技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认监委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汽车及零部件走出国门,不断改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出口环境,规范出口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使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利益在国际上得到较好的维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动就是设立“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通过“国家负责授牌,地方具体执行”的因法因地制宜地促进汽车零配件出口发展。

  1.国家颁发“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的称号

  2006年8月,国家向长春、天津、上海、重庆、厦门、武汉、台州、芜湖8个城市颁发了“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的称号,而在一年后的9月21日,又增加了合肥、广州、保定、柳州四座城市,这是对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最。

   获得“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称号,是国家对12个城市在该项工作上取得成绩的肯定与鼓励,也是一种政策支持。

  2.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本地汽配出口发展

  授牌基地的具体运营由当地政府负责。上海、厦门、重庆、武汉、长春、台州、芜湖等第一批汽车出口基地所在地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大力加强了出口基地的建设。

  保定市正在筹备“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拟对该地区整车及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实行统一规划协调与管理;长城、长安的新工业园区和保定市零部件工业基地正在建设中,将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财税、产品配套、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企业合作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产品出口方面,对于企业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国外标准的技术认证等方面也在逐步完善。

  三、中国汽配行业出口存在的风险

  在汽配出口市场红红火火发展之际,我们仍然不回不面对众多让中国汽配企业无法避开的难题。

  1.汽配行业出口的主力是外资公司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取消对外资的股比限制,“独资化”在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蔓延。在过去半年内,德尔福、马勒、博世等跨国企业在在国内新成立的生产基地超过10家,且90%以上是独资企业。以广东省为例,该省汽车零配件企业绝大多数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由于在产品开发及产品质量上中国本土企业相对较差,无法承担出口主力之重任。正如陈炳炎指出,本土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专利申请等还处在起步阶段;产品集中度仍然不高,规模效益还不突出,像万向集团这样的大型零部件企业还很少;国内汽车零部件的品牌价值较低;零部件产品系统化、模块化程度不高。

  2.反倾销调查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汽车零配件已遭到10多起反倾销调查,产品涉及到雨刷器、刹车盘、刹车鼓和汽车挡风玻璃等。事实上,早在2001年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就已开始了对我国出口的汽车挡风玻璃等进行反倾销调查,而近年来这样的趋势已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国外对中国汽车配件的反倾销调查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的汽车制造厂商认为,中国汽车零配件受三方面成本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早在2001年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就已开始了对我国出口的汽车挡风玻璃等进行反倾销调查,而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3.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压缩中小汽配生产企业利润空间

  中国本土汽配行业中小型企业不少,相对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在价格上拥有良好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人民币升值频率加快,这些企业在产品出口中面临着巨大的利润缩水压力,势必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官方注册的汽配生产企业多达1200多家,但真正达到规模的仅有十几家,若是人民币升值持续下去,众多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四、出口风险的基本对策

  中国汽配行业仍处于发展积累阶段,面对出口市场中存在的众多压力,中国企业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好行业整合,做大做强本土汽配行业

  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整合,做大做强,提升产品质量与科研投入,使产品结构转变为附加值高,耗能低的产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地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努力从后市场转向OEM市场。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拓展商机 

  近几年来,外国企业开始逐渐扩大在华零配件采购力度,这为中国汽配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商机,但是中国地域广大,企业相对分散,供需双方无法将自己有效的信息提供给对方,然而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自我展示平台,像由奇瑞汽车投资的盖世汽车网等网站就成为这样的杰出代表,它日益成为中国企业了解世界,世界企业知晓中国的窗口。

  不断强大的中国汽配企业,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尽管前方道路仍然存在众多困难,但是“中国制造”已经是全球汽车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转自 CHINA.PARTSBABA.CO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