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节进行到底


---2008年春节有感

从来没有想过要为春节写点什么,事实是这个节日对我来说越来越淡漠了。

身在异乡,如果不上网,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简直就不会意识到这个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的到来,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个节日的一分子。

除夕的那天是周三,照旧去送女儿上学,在学校的操场上,看见她的两个老师都穿着一身的大红衣服,还带着大红的围巾,涂着大红的唇膏。乍一看有些突兀,又觉得有些感慨,别人尊重我们的传统,我们其实却已经淡漠了。

中午接女儿回家时,见她班上每人都拿着自做的小龙,和一个红包。红包里是鼠年的巧克力金币。老师们都向我们祝新年好。后来才知道那天的课都是关于春节的,春节的故事,春节的习俗,还有舞狮•••这些都搅动着我的神经,以为又是一个平淡的春节,却又不同。我觉得很有些惭愧,自己的小孩在课堂上而不是自己的家里感受了春节。

儿时的我对春节谈不上向往,那时很穷,我们在当地并没什么亲眷,春节就是一家四口这样过。每到那时候,妈妈就会用花布为我和姐姐做两套罩衣,初一我们就穿上新衣服神气地东游西逛。 有时姑妈们会寄来花花绿绿的糖果,我和姐姐能美滋滋吃上好一阵子•••

我最美好的春节印象要追朔到80年代了,那时没太多其他娱乐,春晚刚刚兴起。每次过年,想着即将有的佳肴,想着压岁钱,想着引人入胜的春晚,我们就很兴奋。吃过爸妈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围着火炉,一个不漏地看节目。零点时,点一串鞭炮•••春节的感觉原来可以那样美妙。新年里,和儿时的朋友串门,打雪仗,登山•••年少的时光可真是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日子还在继续,年年岁岁依旧,想重拾旧日的感觉,却不再容易。

有时我想春节定在寒冷的时候,也许是为了图个喜庆与增添温暖。如果没有了热闹的气氛,能感受到的就只有异常的寒冷了。

我感受过一个很冰冷的春节,冰冷的灶间,冰冷的心境,我和姐姐要自己笨拙地煮年夜饭•••所以我很爱我的姐姐,任何时候都让我觉得很踏实,有兄姊的人是有福的人。

工作后,能留在父母身边过年的时候越来越少•••

每到春节,大家都会提及乡愁。可是什么又是乡愁呢? 于我,乡愁不只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岁月记忆的感慨。乡愁中有的除了思念,还有挥之不去的惆怅。随着时光的流逝,乡愁只会越来越浓•••

很难说究竟是什么原因,春节渐渐被人们淡化。也许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大了。从前是吃啥都行,现在是吃啥有啥;从前一年穿一次新衣,现在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从前都盯着春晚,现在娱乐的方式太多了;从前走亲访友,现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连春节的假期,也由于现代生活的要求,变得不那么固定了•••也许社会发展了,我们过春节的观念和形式也需要变化了。这样,我们才能把春节进行到底。

过节自然需要有心情,然而心情是被动的。与其说心情,我想过节需要的其实是一种 spirit(精神,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积极主动地准备春节,会给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慰籍。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缅怀祖先,孝敬长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这些不止是一种形式,更是对待未来的积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带给周围人的鼓舞和慰籍又是无价的。我想春节或者是其他的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给spirit一个表现和彰显的机会。

晚上的时候,到朋友家聚会。我的朋友很热情地做了一桌子的菜,幹了皮,做出了饺子,开了美酒,招待了许多的朋友。大家围坐一起,聊起家长里短,格外温馨。春晚也在这个华人众多的地区转播,不过我们终究没顾得上看•••

这个春节不平常,至少我知道我缺少了什么,那就是对过节的一种积极态度。我需要更关心自己的亲人,让他们知道我很爱他们;我要祝福我的亲朋好友,让他们知道我牵挂着他们;更主要的是,我有责任用心地为我的孩子准备每一个温馨热闹的春节,让她们了解这个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也许有一天,她们能真正懂得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让她们感受到我曾从我的父母那里感受到的东西。

我这里也要感谢我女儿的老师们,为她们辛勤地传播中国的文化,最终触动了我这颗淡漠的心。

恭祝大家鼠年吉祥,万事如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