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4/5/2008

大西雅图地区喜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们的网上家园。我们每逢双月的第一个周六上午10-12时有中文书讨论,在Seattle Central Library四楼, 五号房间,欢迎参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 姜  戎
ISBN: 9787535427304
页数: 408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4-4







内容简介: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作者简介:
        姜戎,58岁。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swatowst 发表评论于
《狼图腾》:传达了伪草原文化?
这是狼图腾的书评 来自:x2 发表于2006-9-14 21:26:00

文:桂杰
出处:中国青年报
得知《狼图腾》这本书是一个年轻同事的电话。他知道我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插队11年之久,认为我一定会对记述草原生活的书有兴趣。不过我并没有立时提起兴趣来。
上个世纪知青运动衰微及至最后破产的全过程中,天南海北涌现出一批知青作家,黑龙江、陕西、山西、云南、海南等地,都产生了当时大名鼎鼎的作品,这些知青作家用亲身经历,记录、描述了那个注定会被历史重新审阅的岁月。这些作品里的翘楚,我认为是钟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阿城的作品远远超出了知青的命运本身,浸满了与当地人民的苦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
说来惭愧,内蒙古乃知青聚集的大户,既有上万知青云集的兵团,也有散落在茫茫草原和广袤农区、林区的芸芸众生。按理说,如此众多、生活更加丰富的内蒙知青,应该出现大作家和大作品,可是似乎没有,让内蒙古知青很没面子。
说起来,作家张承志应该算一个,他关于草原有两部广为人知的小说,一部是《黑骏马》,还有一部是《金牧场》。相比之下,后者虽然架构宏大,但想承载的东西太多,超出了作者的驾驭能力,他自己也承认是失败之作。而《黑骏马》因为由名导谢飞拍成了电影,影响要大很多。
自那以后,始终再没有关于草原的像样的作品出现,这也是我听到《狼图腾》问世后并没有激动起来的原因。几天以后,我从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那里得知,他正在阅读这部作品,并且说“写得好”。这让我大为惊讶———如果这部小说能让三十几岁和八十几岁的人都说好,那就值得认真对待了。
用了两三天时间,我终于读完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感觉十分复杂。应该说,作者依托他长年在草原生活的经验,他完全有可能写出一部精彩的表现草原文化的力作,事实上,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熟悉草原生活的所有细节。可是,看完全书,我不由得发出疑问:这难道是一部小说吗?很明显,作者在书里不仅犯了与张承志同样的错误,即传达了一种伪蒙古文化,而且叠加了当年一部著名的政论片《河殇》的简单化的错误,因此,小说的结尾部分的长篇大段的说教,几乎让人难以卒读。
为什么说“狼图腾”是伪草原文化?这是因为我在牧民的蒙古包里住过多年,从未见到、听到任何一位蒙古族老人表现出过对狼的敬畏,更不要说对狼有意识的保护了。相反,我看到的是对狼“格杀勿论”。在草原上,按照规则,无论何人,只要碰到新鲜的狼迹,就不能回家了,他必须循迹跟踪到底。我们大队一个老马倌,就曾经三天三夜追赶一只狼,直至把它杀死。与此相关,草原上的狗,无论是多么优秀的猎犬,只要咬死了羊,也必须处以极刑。蒙古族牧民对狼恨之入骨是有道理的,因为狼袭击羊群,并不是咬死一只饱腹而已,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如果碰到无力阻击狼的小孩子放羊,那绝对是尸横遍野。狼太狡猾了,知道牧民不吃被咬死的羊,它夜里才回来慢慢享受,而且这等于储存了狼多日的食物。你就是再悲天悯狼,也不可能如此慷慨。
正是无法无视这种生活真实,作者在书中构造了一个完全矛盾的符号性人物———毕力格老人。一方面,老人对狼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生态意识甚至文化意识,不断对汉族知青进行说教;另一方面,老人又是屈指可数的灭狼高手,只要他出手,最凶狠狡诈的狼群首领也插翅难逃。这两种对立的形象被作者强行捏合在一起。文化说教者的形象生硬、苍白而不可信;灭狼高手的形象却栩栩如生,捕狼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实际上,曾经每年一度、周围几个公社几乎所有青壮年悉数出动的围猎,几乎就是一场不亚于“那达慕”大会的狂欢,最终被围在人马群中的狼,此时吓得浑身发抖,我亲眼见过狼还活着就被扒了皮,赤身踉跄几步倒地死去的情景。
蒙古民族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民族,从来不会以抽象的词汇来描述事物,更不要说文化了。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蒙古族老人,将手伸向他当马倌的儿子用来打刀的一把刚刚退火的钢锉,结果当然被烫得惨叫起来。我十分不解地问老人,明明看见钢锉才从火炉中取出,你为什么要去摸呢?他回答说:“我们蒙古人不是用眼睛看东西,而是用手看东西的呀!”这在老人嘴里是家常话,我却受到了强烈的文化震撼。因此,看到书中一个满嘴文化大词的“蒙古人”,我毫不怀疑这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这个老人只是作者自己观念的一个符号载体而已。
看完本书后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写出一本关于草原文化的力作,而是将一种伪蒙古文化强行拴在作者观念的战车上,这就使小说严重地偏离了文学的轨道。小说不是试图通过真实、丰富的故事和细节的描述,来让读者自然地得到审美感受及作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将自己的理念毫不掩饰地、赤裸裸地强加给读者。于是,本书截然被割裂成两个部分:当受到理念支配较少时,那些篇章不乏动人心魄之处(喂养小狼的全过程都真实可感;而狼群消灭马群的描述则是不顾常识的天方夜谭);而当理念找不到可以承载的故事时,作者便被迫自己跳出来大发宏论———当全书的故事已经结束时,作者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再也无法补拙,于是干脆来一章议论———如果不是为了写这篇文字,我是断然没有耐心读下去的。这也太不文学了!
写下这些个人感受,并不是我不同意作者的某些理念,譬如作者对草原生态链的描述及刻骨铭心的忧虑甚至绝望,我都是深有同感的。但是,我不能同意将小说写成历史或哲学论文,乃至为此而不惜扭曲真正的草原文化。以作者难得的草原生活经验,我期望他择日能拿出真正让我们这些有同样经历的人满意的力作!姑妄言之。
swatowst 发表评论于
转贴一篇对狼图腾的评论
[ 2007-01-15 10:23:38 | Author: bug ]

作者: 暗夜之使

上个月,我写了篇关于狼图腾的贴子,曾经收到比较高的回贴率。我也曾经想学狼图腾的作者姜戎一样把中国的历史从炎黄时代写到现代中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只写到五胡乱华就被封了贴。大概是吵得太厉害,还涉及到民族问题的原因。这样一部作品,在当今中国受到如此吹棒。在书中还鼓吹以“游牧史观”为中心的中国史界革命。我作为一名平凡普通的汉人要发表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对狼图腾这本书能发表表示欢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发表这类性质的文章是敏感的。这本书能出版表明中国现在的社会言论环境正在向宽松的方向发展。同时这本书也是对中国主体民族汉族严重的污蔑。作为一名汉人,有反击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姜戎先生应该在狼图腾出版以前也料到此书会引起争议。所以不用真名,也不现身。同时在编者荐言中,也是捡好听的说。如果能够在序言中引用许多不同意见的文章。从而引发争论。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对国人来说也会有一个更好思考空间。
  姜戎先生解释中国古代历史所用的是“狼羊定律”。即游牧民族为狼,农耕民族为羊。还有一些附加定律如“(农耕民族)作为受血者总是弱于(游牧民族)输血者”等。在狼图腾这本书中以这些定律解释与分析起中国的古代史,姜戎先生确实是狼血澎湃。豪情满怀。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不是小说。你这些历史定律你自己不觉得在许多地方自相矛盾吗。如炎黄部落为游牧民族,所以能够打败东夷部落。秦汉两朝是被游牧民族输过血的,是半狼半羊,所以才能打败匈奴。唐朝就不用说了,鲜卑血统占了主要部分才使他强悍,也是经过游牧民族输血变成半狼半羊才能打败突厥。但是姜戎自己不是说在书中也说过“作为受血者总是弱于输血者”吗?那么作为受血者的秦汉与隋唐打败游牧输血者匈奴与突厥岂非十分反常?而且姜戎先生在谈到宋辽金三朝时,又狠狠地打他自己一个耳光。辽国姜戎自己也承认是半狼半羊的国家。但却被金国游牧狼性骑兵所灭。那我想反问,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秦汉半狼半羊能够消灭匈奴与突厥这些游牧民族。而辽国半狼半羊却被游牧民族所灭。还有后来的金国半狼半羊被蒙古所灭。这些历史的事实许多都与姜戎的“狼羊定律”与“输血论”相悖。为什么不在狼图腾这本书作深入的探讨呢?如果游牧民族杀光了一些农耕民族,可以证明游牧民族武功卓越,把一个个农耕民族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院馆,如果碰上汉族这样没被杀光的,而且在近现代又复兴了的民族,则说明游牧民族对这些农耕民族输血发挥了作用。反正在姜戎先生的观点中,中原农耕民族击败草原游牧民族的,是因为曾经被游牧民族输过血的的缘故,中原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打败的,是因为羊毕竟是打不过狼的。因为“受血者总是弱于输血者”。这是与中国历史的事实不符的。如果用这些定律去解释中国历史,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会像橡皮泥一样地任由姜戎先生捏,粗一看,很有理,实则自相矛盾。因为姜戎提出的这些定律互相之间就是自相矛盾的。有人会说我这是吹毛求疵。我想说如果狼图腾这本书仅仅是一篇小说,我这样的搞确实是吹毛求疵。但可惜狼图腾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小说。而是一本要鼓吹“史界革命”的宣言。我提出这样的疑问不过分。
  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成为华夏民族主要威胁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纪到19世纪这两千多年间。这个时期游牧民族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自然因素取得了骑兵机动性与冲击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扭转的优势,使游牧民族取得了对华夏民族的战略主动权。对于华夏民族与游牧战争在以后的战争中我们完全可以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苏联与德国。德国可以看成是游牧民族,苏联可以看成华夏民族。马在古代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就象现代的坦克。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集中使用坦克,最大限度利用了坦克的机动性与冲击性。对苏军造成灭顶之灾。苏军为了对抗德国的坦克,也是想尽办法,如挖反坦克壕(可以类比于中国修长城)。大规模利用反坦克地雷(可以类比于古代中国为防御骑兵而撒在地上的铁藜)。给步兵装配反坦克枪(可以类比于古代中国某些特种兵,如岳飞手下专破金军拐子马的敢死队)等。但这些都无法挡住德国的坦克。因为坦克掌握了战争最根本的两个要素机动性与冲击性。苏军挖反坦克壕,埋反坦克雷,装配反坦克枪等作法。都是防御性的。冲其量最多也只是延缓坦克的进攻速度或者在小范围内取得一些小胜利。战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中,他们的坦克要在什么地方打你就在什么打你。而你为了防御他们的坦克不得不处处设防,造成兵力分散,一处受到打击时,苏军因为机动性不强,往往救援不及,而德国的坦克利用机动性与冲击性早已突破到苏军的后方,德国坦克往往是从苏军两个方面军的结合部一般都是防守比较弱的地方进行突破。在莫斯科保卫战初期,苏军在维亚济马地区的防线被德军古德里安坦克部队突破,造成被俘67万人的重大损失。斯大林非常恼怒。因而怀疑苏军西方面军司令科涅夫有通敌行为,派莫洛托夫与伏罗席洛夫去审问他。伏罗席洛夫指责科涅夫把苏军的主动权让给了德军,科涅夫反驳说,德军的主动权是建立在他们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基础上的。

科涅夫这句话说明了机械化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中国古代骑兵战术上。苏联最后击败德国坦克也还是依靠自己的坦克部队。但在中国古代马匹的数量与质量,内地与漠北是不能比的。而且在农业时代这些问题在根本上也无法解决。游牧民族在两千年时间里紧紧握住了对华夏民族的战争主动权。发动对华夏民族的战争与袭扰对他们并不算难事,但华夏民族要有效反击他们则变得非常艰难。游牧民族对华夏民族的侵略与屠杀主要是三次,第一次五胡乱华,第二次蒙古入侵。第三次满洲入侵(满洲应该是渔猎采集为主的民族,但这里姑且认为它是游牧民族)。
  但华夏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反击在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世界上最凶悍与残忍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汉人的祖先进行了三次反击,第一次,汉朝时漠北大战。汉军北进几千里,一直打到北海。也就是今天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歼灭匈奴军九万多人。唐时李靖以三千唐军灭突厥,横行漠北,俘突厥可汗。明永乐年间,明军数次远征蒙古。也一直打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考虑到农业时代的军队后勤。这样反击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奇迹。姜戎不是吹捧西方民族吗?可是西方民族在中世纪受到游牧民族威胁时,他们有没有华夏民族这样的反击壮举呢?西方因为在近现代的崛起,姜戎先生已经把西方民族归结到狼族的队伍中,认为它们是工业狼。但在长达一千多年黑暗的中世纪,西方民族面对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也是损失惨重。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面西方民族几乎没有对游牧民族进行过华夏民族那种深入到游牧民族腹地去进行战争的战例。性格使然,还是实力使然?对民族的自虐与自悲在狼图腾这本书表现无遗。当然面对西方民族的优势,我们现在难免有一些自悲,但对那些已经快垂死的游牧民族,姜戎却居然也要代表全体汉族自悲一下。我要说你个人要自悲,是你个人的自由。但不要扯上我,也不要扯上绝大多数对游牧民族不自悲的汉族同胞。
  有人认为狼图腾这本书,有可取之处,主要是因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描写吸引了现代许多人。这也是其狡猾之处。姜戎先生所持的是“游牧史观”。这就决定了他必然站在游牧民族的观点上看问题。虽然在古代游牧民族依靠先进的战争机器横行天下,狼图腾对此表现出非常之神往,并以古代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作为其民族优秀的证据。但时代发展到今天,现代游牧民族无论是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显得极度落后,而且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翻身的机会。人们固然要研究历史,但人更看重现在与未来。以游牧民族现在的处境与发展趋势是根本无法支撑姜戎的“游牧史观”的。但幸好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环境问题”。古代人当然不会关注这个问题,但现代人关注。这一点姜戎是非常清楚的,他在书中也利用了现代人关注环境保护的心态。游牧民族在现代的全方面落后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包括姜戎也否认不了,但他却在狼图腾中紧抱环境保护这根救命稻草不放。把游牧民族描写成为环保民族,而汉族则成为破坏环境的民族。狼图腾所持的史观也可以称之为“游牧环保史观“其衡量历史的是非标准也变成是否有利于草原环境的保护。称游牧民族虽然文化落后,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十分环保,因此游牧民族比那些创造了金字塔、长城、兵马俑与泰姬陵的民族要伟大得多。站在这一观点上,姜戎对游牧民族大量屠杀灭绝农耕民族,把耕地变为草场表示认同。因为在生活在现代的他眼中这确实是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归结为农耕民族对草原的环境破坏。而不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掠夺性侵略。真是混洧黑白,是非不分。现在我作为一个汉人问你姜戎一句,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为了草原环保才杀人,抢掠,强奸的?连成吉思汗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事就是强奸敌人的妻女,让敌人痛哭流涕。你姜戎作为一个汉人,自悲也就算了,居然把游牧民族在古代对汉族的屠杀强奸以有利于草原环保为理由表示赞同,我认为你已经失去作为一个汉人的资格,即使是从古至今的也没有敢一个如此坦白。你也只能怪你生不逢时,如果你早生个几百年,必然也是范文程,洪承畴之流。

  可问题是汉族真的就是破坏环境的民族吗?民族是否优秀真的是以环保为标准的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不能说没有一点环境破坏,但是这种对环境的影响绝对不能跟现代工业社会对环境的破坏相比,古代农业社会因为生产力的原因,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不是全局性。这种影响完全在自然界的承受范围之内,自然界的自我修护功能完全能够抵消掉这些消极影响,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不论是东方与西方,都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环境问题。真正出现事关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环境问题还是近两百年左右的事情。这是工业文明的消极方面。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最大的破坏者是西方民族。他们可是姜戎先生极力推崇的狼性民族。西方民族在北美与印第安人作战时,发现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北美大陆漫山遍野的野牛。于是这些西方殖民者开始大杀野牛。几十年就使北美大陆几千万头野牛杀掉只剩下几万头,北美野牛濒临灭绝。印第安人也最后失败。你说西方民族这算不算破坏环境?一个民族的优秀与否实在同环境问题扯不到一起。古代的中国,也不可能对漠北草原进行农业扩张。因为一条与长城相吻合的15英寸雨线就决定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此线以北古代根本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在现代即使有工业化作支撑在漠北地区发展农业也很吃力。中原有动乱,向漠北地区逃难也是最差的,没有办法的选择。正因为没有办法在当地发展农业,而漠北地方辽阔,使得中原农业政权在古代无法对当地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多也就是口头上臣服的自治。漠北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独立性。古代中原也很难通过移民屯垦等方法加以控制。但是西域同漠北相比虽然路途要远一些,但自然条件却好得多,很多地方适合农耕,中原政权就通过大量移民的方式加以控制。中原对西域的控制时间要比对漠北的控制长得多。控制程度也要紧密。适合农耕是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在古代漠北不适合农耕,连逃难都是最差的选择地,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中原农耕对草原的扩张与破坏。我并不是说中原汉族是一个不对外扩张的民族。但是在古代,对待漠北,汉族根本就没有扩张的动力,对漠北的战争也是反侵略与反掠夺的战争。姜戎所言,草原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战争是因为农耕民族对草原的扩张与破坏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且姜戎对待环境问题非常极端与偏执,认为草原游牧民族是草原环境的保护者,而汉族是破坏者。因此希望农区来的人最好不要进入草原。因为草原环境最怕农区来的那些人。我真觉得有点好笑,在古代的两千多年间,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进行战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掠夺农耕民族的人口到草原上为奴。那时候游牧民族可没怕过那些从农区被他们掳掠的人。何以到今日反而怕了呢?那是因为在现代我们这些农耕民族的子孙在初步工业化以后,就取得了对游牧民族的绝对优势。我们以强者的身份出现在草原上,而且可以在草原定居,游牧民族现在对我们,打又打不过。赶又赶不走。他们岂能不怕。于是就称汉族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自然他们就成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可问题是现在中国在出现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时,出力最大的应该也是汉族吧。政府也是把“保护环境”作为与“计划生育”,“科教兴国”并列的基本国策。按照姜戎的环保观,最好是把历史定格在游牧民族称雄于世的时代,那时是不是世界的自然环境就最好了呢?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成就是主要的,巨大的。但消极作用也很大,比较突出的就是环境问题。这是一对矛盾。要发展工业必然会牺牲一些环境,不发展工业当然就不会牺牲环境。要不然关于环境问题的〈〈京都议定书〉〉为何如此难以鉴定。就是因为各国在处理发展与环保问题上的决择是非常艰难的。中国也仅仅是承诺将温室气体的排放稳定在一个量上不再增加,也就是说,为了发展,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还要承担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但如果我们中国听从姜戎先生的建议。不要去发展工业破坏环境。大家都骑马射箭。以培养狼图腾的神精。那么今日之中国会成什么样子呢?而且姜戎的有些观点,如认为汉人最好不要进入草原之类的观点很容易被某些人利用。我知道在解放军进军解放西藏的时候,西藏宗教上层分裂分子为了对抗解放军,散布了许多分裂言论。那时还没有什么环境问题这种概念,他们称解放军为“邪教汉军”。认为解放军入西藏会破坏西藏的宗教信仰。这当然只是一个借口。现在我们要造青藏铁路,那些在海外的藏独分子,又开始大放厥词。他们也与时俱进。也把这些问题与什么环境问题相挂钩。称造青藏铁路会破坏西藏纯洁天然环境以及纯朴的民风。而真实的情况却是造了铁路以后,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会大大紧密,而有些人想搞独立也变得越来越难。我希望姜戎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不是为这些人张目。

 狼图腾说过在边界的那边也就是外蒙古,是一块没有受到怕狼恨狼的农耕势力侵扰,一块狼图腾真正的乐园,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在姜戎在内蒙插队时,外蒙这块狼图腾乐园的真实情况。这样让一些人对狼图腾的实质有个清楚认识。外蒙古自独立后就一直由苏联控制。被称之为“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在中苏关系紧张时,苏联在蒙古驻扎有几十万军队,对中国的北京构成严重的威胁。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与蒙古的关系也随之恶化。六十年代初,中苏论战。蒙古的宣传机构作为苏联的跟班,发表数量巨大的反华文章。其言词之无聊与恶毒,苏联也不能与之相比。在苏联的控制下,蒙古人不得不在教科书中全面否定了成吉思汗,因为当年蒙古人侵略了俄罗斯,当然现在蒙古人在教科书中又全面肯定了成吉思汗。连自己的祖宗都否定,连好意思来对我们谈什么狼图腾。蒙古当时还加入苏联控制下的“经互会”。每年都要向苏联提供数量巨大的肉类,还要负担驻扎在蒙古的苏联军队与随军家属的肉类供应。这样在六七十年代的蒙古居然发生吃肉困难的事情。蒙古的宣传机构号召蒙古人民多吃素食,并且宣传吃素食的好处。真是可笑之极,狼居然要改吃素食了。在苏联的控制下,蒙古完全变成了苏联的肉类与原料供应地。同时也是工业品的供销市场。有一次,苏联没有经过蒙古政府的同意,就将一大批冰箱出口到了蒙古。但蒙古人不用冰箱,一台也卖不出去。退给苏联吧,当时蒙古人又没那个胆,于是就由蒙古政府出面,动用少得可怜的国家储备,全部买下这批冰箱。之后无限期封存。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事例。在苏联所谓的 “国际化分工”的安排下,蒙古的全部机器设备全部从苏联进口,直到今天,蒙古的工业也可以说一片空白。在苏联的控制下,蒙古拼命地模仿苏联,50年代,赫鲁晓夫反斯大林,蒙古政府听到风声后,马上组织“反乔巴山(蒙古独立运动领导人)运动”。中苏论战,蒙古马上全力以赴充当苏联吹鼓手,中苏在东北发生冲突,蒙古也可以说是举国动员备战。对苏联的吹捧也达到空前的程度,认为“苏联是全世界公认的民主制度捍卫者”。其实所谓的公认也就是他蒙古与一些东欧国家 “公认”而已。好一个没有受到怕狼恨狼的农耕势力侵扰,狼图腾真正的乐园。对蒙古在苏联的控制的情况可以写一本书,我在这里不再多写,我们也可以去对照一下,当时的中国,当苏联想控制中国,中国的表现。姜戎要我们学这帮子人,是不是有病

我本人不是什么历史工作者,最多也只是个历史爱好者。近期有一本书很火,名为《狼图腾》。花三十多块钱买来看看,觉得越看越不爽。此书如果作为作者个人年轻时在内蒙草原的生活经历而言,不失为一部好书。但却涉及到民族问题。我作为一个外行就想多几句嘴,此书内容较多。我就对最后一部分<<理性探掘 ―――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此篇是通过中国历史上的农耕与游牧两个民族的斗争来说明狼图腾的优越性.首先就写到了炎黄部落大战东夷蚩尤部落的战争.作者认为炎帝部落出自远古西羌族.也是游牧民族.但进入中原后开始务农,于是性格开始羊性化,抵抗不住来自南方蚩尤部落的进攻.而向同族黄帝求援.问题就出来了,来自南方的蚩尤部落是狼性民族呢还是羊性民族?在南方,早在七千年前就已经在种水稻,发展农业了.到蚩尤部落北上的时代是距今四五千年前.那么南方部落接触到农业文明至少也应该在两千年以上了吧.而炎帝部落进入中原地区务农最多也不过是几百年而已.应该是半狼半羊,狼羊结合的民族.这种民族应该是作者最推崇的民族.在此战中却何以打不过已经接触到农业文明已两千年的蚩尤部落呢?

    炎帝部落最后向黄帝部落求救.但情况好象并没有大的转变,史称”黄帝战蚩尤九战九败.”最后炎黄部落最好向自己的老家根据地转移,这样自己可以获得人员与物质的补充.以持久战打垮蚩尤部落.蚩尤部落跟踪追击.在远离自己根据地千里之外的地方与对手作战,虽然凶猛顽强,九败黄帝,但最后却一战而北.蚩尤部落虽然失败但他们勇猛顽强却有目共睹.以至于黄帝还要画上蚩尤的画像去吓唬那些不服的部落.作者为什么不分析分析蚩尤部落这样一支接触到农业文明这么久的部落如何会有这样的战斗力.这次战争在中国历史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所以历史书专门要为它留下大篇幅.但与此同时,黄帝部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在进行.史称”黄帝北逐荤粥(匈奴的祖族)”.在史书上就几个字而已.主要我想是因为在当时,与南方的蚩尤部落相比,北方游牧民族荤粥实在算不上什么难缠的对手.所以就给他们留下这么几个字就算了.

  炎黄部落战胜蚩尤部落之后,占据当时整个中原.也开始发展农业.作者认为这样炎黄部落既有凶猛的战斗性格又有稳定的农业牧业收入.所以这个新民族剧烈扩张.对南方民族的战斗中不断获胜.那为什么,同为游牧族的炎帝部落进入中原务农几百年就被南方民族打得落花流水.而炎黄部落务农上千年为何能对其他民族(包括对北方游牧民族)则保持全胜.作者为何不好好分析一下呢?
  我读中国历史觉得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游牧民族对中原华夏民族构不成什么大的威胁.这中间的双方的战争也不少.但华夏民族是保持全面的优势.虽然也有西周的镐京被游牧民族攻占过.但这只不过华夏民族内部斗争引狼入室的结果.并非游牧民族自身就有能力独自攻占镐京.最后还是华夏诸侯的反击下,大败而逃.游牧民族当时活动的范围也很小,战斗力也不是很强.那是因为马匹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后来游牧民族熟练的程度.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有多少活动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被华夏族消灭与同化,不可计数,林胡,娄烦,赤狄,山戎等等.他们也有许多逃到今天的蒙古大草原.演化为后来匈奴等游牧民族.这都表明当时华夏民族军事力量与民族性格强悍于游牧民族的表现,并不是作者所说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的强悍性格来自于游牧民族的输血.这时期对中原华夏族威胁最大还是来自南方.这是自黄帝时代以来直到春秋时期一直没有变过的.当时华夏族与南方民族融合而产生的楚国,在数百年间,与中原华夏诸侯征战不已,互有胜负.当时南方楚国极盛时,曾兵临周天子的洛邑,企图一举改朝换代.使来自南方的恶梦困扰了中原华夏诸侯数百年.数次集中中原主要华夏诸侯的力量与楚国会战,虽如此,也还是双方胜负参半.威胁始终不能解除.相反这个南方的楚国在春秋时期的对南方开疆拓土十分成功,一直扩张到了今天的云南滇池.统一了整个南部中国.考虑到当时马匹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南方山区地理环境恶劣.这就显得尤其艰难.中原人对楚人的评价是”跋涉山林,以事天子”这样开拓精神我想在当时游牧民族好象还比不上.如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华夏民族性格有那些影响的话.那么我想说南方的楚人对中原人的性格贡献绝对要比那些游牧民族多得多.当春秋时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包括今天长城以南地区的游牧民族基本上已经被华夏民族收拾干净了.但南方又来了吴国与越国,参与到中原的争霸战中,这些华夏民族与南方民族融合而产生的国家,个个凶猛顽强,且在精神力量上面也绝对超过当时的游牧民族.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样的例子在那个时期为什么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产生不了.作者在<<狼图腾>>的书中宣扬的春秋战国华夏民族强悍的民族性格是因为当时游牧民族输血完全是臆想与凭完捏造.而”卧薪尝胆”这个非游牧民族贡献的精神力量的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中国人.
  但是在公元前10世纪的时候,有一个游牧人不知为什么骑上了马(这是西方历史学家考证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类是公元前10世纪左右骑上马的.之前马主要用来拉车与吃肉).这一事件应该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虽然骑上了马,在历史发展缓慢的古代要转化为战斗力还要很长时间.这次事件的意义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中国开始显现出来了.主要事件就是北方华夏诸侯开始为了防御游牧民族而修长城.还有就是赵国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说明,骑上了马且在一定程度能够运用骑兵战术的游牧民族开始对华夏民族构成威胁了,


  当游牧民族骑上了马,又经过几百年的磨合,终于在战国时期修炼成精。开始对华夏民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这种威胁还不是十分严重的。当时还没有发明马鞍与马镫。因为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与冲击性。最初人骑在马上,连缰绳也没有,只有两手紧紧抓住马鬃。双脚夹紧马身。这样不要说战斗,就算骑在马上跑一会儿,也会让人觉得很累。长时间以这样的姿势骑马极有可能脚抽筋。后来,游牧民族大概开始用动物的筋作缰绳套在马嘴上,人骑在马身上平衡度就增加了。较长时间骑马也不会觉得太累。而且解放了双手,在战斗中可以在飞奔的马上手拿缰绳的同时放箭。西方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真实再现当时骑兵战争的场面。在与波斯军队进行的高加米拉会战中,亚历山大的坎尼骑兵就没有马鞍马镫。只不过是在马身上披上一块毯子。人手握缰绳骑马作战。这样骑兵的两个优势之一的其中一个优势即机动性在战国时期已经为游牧民族所掌握。但没有马鞍与马镫的应用,人在马背上还不是十分地稳定。骑兵的另一个优势即冲击性,当时的游牧民族并没有掌握。这样的骑兵如果一旦与步兵混战根本占不到什么优势。因此这时期的游牧民族也尽量不与华夏族以步兵为主的军队进行硬战,他们主要利用马的机动性,来去如风。杀人抢劫。如果华夏族步兵来战,他们则骑马逃奔。把华夏族步兵引入大漠荒原。在古代后勤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步兵对游牧骑兵进行跟踪打击,那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步兵的机动性根本不如骑兵。你要打他,你根本打不到。后勤跟不上,当你饿得不行时,游牧民族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他想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后来在魏晋时期发明了马鞍与马镫更强化了游牧骑兵的优势。

骑兵的冲击性也让游牧民族掌握了。至此以后游牧民族给华夏民族带给了沉重的灾难。
  对于华夏民族与游牧战争在以后的战争中我们完全可以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苏联与德国。德国可以看成是游牧民族,苏联可以看成华夏民族。马在古代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就象现代的坦克。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集中使用坦克,最大限度利用了坦克的机动性与冲击性。对苏军造成灭顶之灾。苏军为了对抗德国的坦克,也是想尽办法,如挖反坦克壕(可以类比于中国修长城)。大规模利用反坦克地雷(可以类比于古代中国为防御骑兵而撒在地上的铁藜)。给步兵装配反坦克枪(可以类比于古代中国某些特种兵,如岳飞手下专破金军拐子马的敢死队)等。但这些都无法挡住德国的坦克。因为坦克掌握了战争最根本的两个要素机动性与冲击性。苏军挖反坦克壕,埋反坦克雷,装配反坦克枪等作法。都是防御性的。冲其量最多也只是延缓坦克的进攻速度或者在小范围内取得一些小胜利。战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中,他们的坦克要在什么地方打你就在什么打你。而你为了防御他们的坦克不得不处处设防,造成兵力分散,一处受到打击时,苏军因为机动性不强,往往救援不及,而德国的坦克利用机动性与冲击性早已突破到苏军的后方,也正因为有了战争主动权,也就是先下手的权利。德国坦克往往是从苏军两个方面军的结合部一般都是防守比较弱的地方进行突破。在莫斯科保卫战初期,苏军在维亚济马地区的防线被德军古德里安坦克部队突破,造成被俘67万人的重大损失。斯大林非常恼怒。因而怀疑苏军西方面军司令科涅夫有通敌行为,派莫洛托夫与伏罗席洛夫去审问他。伏罗席洛夫指责科涅夫把苏军的主动权让给了德军,科涅夫反驳说,德军的主动权是建立在他们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基础上的。科涅夫这句话说明了机械化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中国古代骑兵战术上。苏联最后击败德国坦克也还是依靠自己的坦克部队。但在中国古代马匹的数量与质量,内地与漠北是不能比的。而且在农业时代这些问题根本也无法解决。游牧民族在两千年时间里紧紧握住了对华夏民族的战争主动权。发动对华夏民族的战争与袭扰对他们并不算难事,但华夏民族要有效反击他们则变得非常艰难。

  游牧民族从战国时代起,开始变成华夏民族主要的外患。双方的大规模战争不可避免。第一场大战,就发生在大约公元前260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与赵国的战争,赵国名将李牧领导这次作战。当时赵国的国家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虽然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措施使国家变得强盛,灭了中山国,也打击了匈奴,但是匈奴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变得强大。史称:“及战国之末而匈奴始大”。匈奴不断进攻赵国北部边境。而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骑兵的赵军想打又经常打不着机动性极强之匈奴军。边患年年不断。在中原,当时的赵国西方面临秦国的进攻,邯郸一度被秦军包围达两年之久,东北面、南面又与燕,魏,韩连年交兵,被称为“四战之国”。实在不可能用太多的兵力去驻守北部边疆防御匈奴。李牧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驻守雁门关,独当北部守边之任。
  李牧针对匈奴的特点,觉得不能按照对付中原诸侯国的战法去对付他们。而且北方边防十分荒凉,民少兵寡。但防线却很长。针对这些情况,他采取如下措施:

1 “以便宜置吏”。即根据边疆防务的要求,设置官吏,使官吏,士卒与沿边百姓同负守边之任。

2 就地解决军资补给。积极鼓励边地居民发展生产,“市租皆入输入幕府(政府),为士卒费”。

3 加紧战地训练。他针对匈奴军队长于骑射机动,弱于近身肉搏的特点。除加紧步兵的战斗训练外,还大力加强战车驾驶及合阵式训练,以及培养骑兵与弓箭手。步兵,战车兵以及弓箭手的训练都比较顺利。骑兵的建设并不顺利。直到与匈奴进行决战时,他也只能训练出大约三千名骑兵。与匈奴动之十几万,几十万骑兵相比。可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也正是这几千名骑兵在后来与匈奴的决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谨烽火,多间谍”,加强警报、通讯与侦探工作。

  这些工作进行非常之有效。但李牧并不想小打小闹。他想打一场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大战。这一战至少要为赵国的北部边防赢得十几年和平,这样赵国才能在中原与强秦一决高下。因此最初他采取示弱于匈奴的方法。每次匈奴来犯,他利用边防的烽火台等方法知道后,就命令边地民众与士卒退入城堡之中,以示怯战。匈奴往往是盛兴而来,败兴而归。根本抢不到什么财物。因为当时的匈奴游牧民族根本没有什么能力进行城市攻坚作战。游牧民族只不过到了蒙古时期,掳掠了众多汉族工匠,有了攻城器械。这才有了城市攻坚的能力。久而久之,匈奴皆以为李牧胆小懦弱。行动越来越大胆。而赵王也怪他怯战,居然撤换了他。新任将军到任后,一反李牧作法,多次出击,结果打不到匈奴,造成师老兵疲,边民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不得已赵王再请李牧出山。
  李牧到任雁门后,依然按照老方法。且对守边之赵军进行厚赏,这其实是为大战作准备。赵军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觉得无功受赏,于心不安, “皆愿一战”。为了引诱匈奴上钩,李牧故意“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引匈奴小股部队来袭。故意让匈奴掠去一些畜牧与人口。匈奴见李牧又被重用。又如此懦弱怯战。觉得完全有必要大干一票,于是出动全部骑兵共十五万,进犯雁门。李牧苦心经营。等了这么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终于打响了。
  双方的阵容是匈奴军骑兵十五万人,皆精于骑射。机动性强,来去如风。
  赵军:战车一千三百辆,骑兵三千,步兵十五万人。双方实力基本相当。
  战争开始后,匈奴骑兵十五万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认为怯懦的李牧在他们这样的进攻架式面前不用打就已经吓得半死了,匈奴人认为这将是一场轻松的战斗。李牧指挥骑兵与匈奴军正面缠斗,小部步兵迅速张开,左右迂回,包抄入侵之敌,同时用弓箭猛射敌军。匈奴人没有想到赵军没被吓死,还敢跟他们斗,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匈奴单于好象也没有指挥这样庞大军队的经验。匈奴军就这样被赵军死死缠住,机动性尽失。李牧立即投入主力步兵十多万人加入到混战。十五万匈奴骑兵与十五万华夏步兵,共计三十多万人在两千多年前北方荒原展开一场血战,而当时的游牧骑兵在混战中绝非是在中原内战中久经锻炼的华夏步兵对手。匈奴骑兵十五万人几乎尽没于此战。匈奴单于狼狈逃窜。雁门大捷后十几年,匈奴连赵国沿边都不敢接近,更不敢深入内地了。


    此战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当时双方的特点,匈奴长于机动流窜,而华夏军队长于野战。这是由于当时的骑兵冲击性很弱的特点决定的,而双方一旦混战,骑在没有马鞍与马镫的马匹上作战的游牧骑兵因不保持身体的稳定,很容易被步兵击败。而且这一战我们也可以看出游牧民族在此时军事指挥上还是十分低能的,以十五万骑兵冲击对方,居然被对方步兵左右迂回包抄,可见他们肯定是拥作一团,胡乱冲锋。如果匈奴骑兵能够把部队展开(这对骑兵部队来说非常容易)。赵军之步兵根本不可能通过左右迂回包抄他们。当然游牧民族后来也学聪明了,这样低级的错误他们在后来几乎再也没有犯过。而李牧所用之阵法,可以称之为“鱼丽阵”,就象撒开一面网,把鱼全部围在里面,这个阵法,在此战近五百年前就已经由郑庄公用过了,当时他用此阵打败了周平王。当然从战争规模上两者是不能比的。这一战是由步兵消灭骑兵的一次经典战例,也是华夏民族在一次战役中消灭游牧骑兵最多的战斗。全歼了近十五万骑兵。一百多年后,卫表与霍去病进行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也只不过歼灭了匈奴骑兵九万多人。此战在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史中也是极其少见的胜利。
  又过几十年,秦统一中国。秦军在内战磨练出来的强悍与纪律再一次让匈奴尝到了苦头,秦将蒙恬率军北击河南地的匈奴,以解除他们对咸阳的威胁,这一战在史书中没有留下什么太多的记录。只不过说匈奴被打败后,秦军占领河南地。而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认为秦军在河南地战胜匈奴骑兵主要是因为运用威力强大,射程较远的弩,弩在当时是骑兵的克星。还是一个因为就是秦军步兵的纪律性。

  从这两场战斗来看,当时的游牧民族对华夏民族的威胁与后来金元时期游牧民族对华夏民族的威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与两者的民族性强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只不过手中的武器与战术决定了大多数战争要素。所不同的是一个野蛮,一个文明。接下来要写的就是汉朝对匈奴的辉煌战争了,那是我们汉人永远的骄傲。关于这一节,狼图腾作者好象有点轻描淡写。说是汉承秦制,而秦又是因游牧民族输血的而强悍的。因而汉朝与游牧民族还是受血者与输血者之间的关系。但我在《狼图腾》中也看到作者说过“从性格上讲,受血者总是弱于输血者”那为什么秦汉这些游牧民族的受血者为什么能够打败游牧民族这些输血者呢?这不是明显的逻辑错误吗?历史岂能如像皮泥一样随你的意愿任意捏造
  
  秦朝末年的大乱,使匈奴恢复了元气,重新占据了河南地,威胁关中。汉高祖刘邦乘统一中原的威力,开始北征匈奴,但这一次却吃了败仗,此时匈奴产生了一位杰出的,也是心黑手辣的首领——冒顿单于。他出动四十万骑兵将刘邦的所率的先头部队包围于一座小山之上整整七天七夜,史称汉军“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能弯弓驽。”最后不得不通过与匈奴和亲才得以脱身,这一战也反映了以步兵为主的汉军因行动迟缓救援不力,差点使汉高祖成为匈奴的俘虏。而匈奴并没有因为和亲就与汉朝和睦相处。寇边年年不断。最严重一次是汉文帝时(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亲率骑兵十四万入萧关,进犯长安。但匈奴骑兵仍然不敢与汉军进行正面作战,当周亚夫等驻军细柳准备迎敌的时候,匈奴就退走。双方并未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在文、景二帝统治的39年间,汉匈间共发生了8次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多在边境进行,为时很短,始终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有时甚至来不及接战,汉兵一到,匈奴骑兵即闻风撤出塞外,汉兵也不主动出塞追击。其间,汉与匈奴的和亲共计6次。和亲约定不断被撕毁,又不断得以恢复。当时不是汉军不想与匈奴军打,而是匈奴机动性太强,汉军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根本打不着。当时晁错分析汉匈双方的优劣:上山下坡,涉水过溪,汉军之马不如匈奴之马,险道弯坡,边跑边射,汉军之骑射不如匈奴之骑射,不畏风雨,忍饥耐渴,汉军不如匈奴。而汉军的长处是在平原等处进行车战,步兵与骑兵对决,匈奴不如汉军,武器精良匈奴不如汉军,一旦下马步战,匈奴不如汉军。要真正战胜匈奴建设骑兵成为当务之急。到汉武帝时,和亲政策已经执行了六十八年,但匈奴从来没有停止对汉朝的侵扰。汉人不可能永远忍受下去。为了对付匈奴,民间与政府大量养马,政府就拥有四十五万匹,汉武帝又大力发展骑兵。这主要依靠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大量积蓄。于是华夏汉民族与游牧民族匈奴的大战开始了。


      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设伏开始。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战是这两大民族决战的关键时期,时间跨度 14年.规模极为浩大,最大的漠北战役汉军歼灭匈奴军达九万人。整整十四年的战争,匈奴军被汉军杀死及归降者达二十二万。汉军损失也达十几万人。匈奴最终在汉军的打击下没落了。对于这一节《狼图腾》也是无话可说。也非常难得的夸奖了汉族。但最后却又话锋一转说自汉以后,靠汉族独木便难以支撑华夏文明大厦了。最后狼尾巴又露出来了。
  我对汉匈战争的分析:当时匈奴给汉族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之损失。因此无论是华夏汉民族统治上层还是下层农民皆愿与匈奴一战。在天下初定,自身实力不足之情况下,华夏汉民族表现出非常坚忍之精神,整整忍受六十八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才对匈奴进行大反击。在军事方面汉军也是准备得十分充分的。如大量建设骑兵,选用青年将领,外交上联络西域,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盐铁专卖,整顿币制和税收。特别是汉军有了骑兵部队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战之关键。有了骑兵,汉军才有机会深入大漠,千里奔袭,直至北海(今日之贝加尔湖)。如果单纯是步兵的话,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游牧民族也正是有了骑兵,才大大扩展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匈奴的疆域北至北海,南至阴山,东接鲜卑,西抵咸海。春秋时期的游牧民族因为没有什么骑兵,生活空间是非常之小的,缺乏骑兵与战略空间狭小也正是他们为什么在春秋时期被华夏民族打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骑兵的话,匈奴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性格凶悍但因为没有骑兵所以生活空间狭小,缺乏战略回旋余地,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对华夏汉民族造成威胁的骑兵之类武器。所以数千年以来基本上被华夏汉民族压着打。有人也许会说西南地区是山区,地理复杂,西南少数民族就算有骑兵也未必能有什么大的战略空间。但是大家也可以看看西藏与青海地区。地理与气侯比中国西南地区恶劣不知道有多少,但吐蕃民族却拥有战马,战略空间便大大扩展了,政治上也统一了,终于在唐时成为华夏汉民族的另一个劲敌。《狼图腾》中宣称狼就算战死也不会屈服,狼性民族也具有狼的这种性格。但是汉宣帝时,匈奴因为屡受打击,已经处于灭族的边缘,最终接受的汉朝羊的册封,并由汉朝赐于匈奴单于金印�


但地位高于一般诸侯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实际上匈奴接受这样的地位,等于承认了他们在与华夏汉民族的战争已经失败。狼也是会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的。《狼图腾》言过其实.
  
  汉朝之后,中原陷入了自相残杀的境地。三国最后统一于西晋,但短短数十年后就暴发了“五胡乱华”。游牧民族这时真有如狼群般杀入中原,中原华夏汉民族一片尸山血海,各游牧民族之间把中原当战场。互相之间也厮杀不已。这时的游牧民族对汉民族的军事表现得非常明显,狼图腾的作者大感兴奋,认为主要是因为华夏汉族也成为标准的农耕民族,畏战怕死,不堪一击。缺乏强悍的国民性格来抵御外来侵略。
  我认为首先是华夏汉民族的自乱和自我削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导致大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瘟疫横行(由此产生了很多名医,如张仲景,华佗以及一些医学著作,如主要针对瘟疫的〈〈伤寒杂病论〉〉),气候变冷,导致农业歉收,地震多发(由此东汉的张衡搞出地动仪)。这些天灾在农业时代对社会的打击是致命性,而统治阶层也是日益腐化堕落,内争不断。整个华夏汉民族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了。汉朝鼎盛时人口有近六千万。到三国时,只剩下一千多万了。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无论对任何民族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至于汉族内部的纷争,是狼图腾攻击汉族的一个话题。汉族不是神,内争也是不能避免的。游牧民族也是一样,在匈奴被汉军打到快灭族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匈奴并没有团结起来,相反分裂了,开始了自相残杀,史称“五单于相攻”。最终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成为汉朝攻打北匈奴的帮手。狼也不是一样吗?


    造成游牧民族军事力量突变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迁入内地,开始学习农耕以及其他技术。而又与留在长城以北的同族保持联系。这样的内地的变化与虚实他们一目了然,学习农耕使他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汉族的另一项重要的军事技术也为他们所学会,那就是冶铁,在汉武帝时代,匈奴人的多数武器还是青铜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关于匈奴弯刀的描写纯属捏造)。但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游牧民族就鸟枪换炮。全用铁制的武器了。在农业时代,铁器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资源,但冶铁并不难学会,不象现代社会的信息战武器那样,需要整个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才能制造得出来。一个文盲做几年学徒就会冶铁了。而且此时,还发明了骑兵最重要的配套设备——马鞍与马镫,现代人通过墓葬考古挖掘从中原地区出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马鞍与马镫,(但这并不能证明是中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马鞍与马镫,只能证明中国人的丧葬制度十分完备)。这在墓葬的壁画中也反映出来了,在魏晋以前汉代,壁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骑马者使用马鞍与马镫的,但魏晋时期的壁画与绘画中出现了。至于它们的发明是汉族还是游牧民族现在还没有考证出来。这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都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鞍与马镫的发明使游牧民族掌握了骑兵的冲击性。而先天性缺乏马匹的汉族从此在军事上彻底陷入了守势。汉族的这种劣势直到工业社会火器的发明才结束。凭借这些游牧民族真正变成了吃人的狼。游牧民族确实象狼,也很象强盗。它一天到晚,盯着别人家里的财物与妻女,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冲入别人的家里,奴役汉人之男子,奸淫汉人之女子,掠夺汉人之财物。以前,因为武器与组织军事等方面不华夏汉民族。这些事情游牧民族最多只能边境掠夺一下,或者在作梦时意淫一下。但现在他们手里有了机动性与冲击性极强的马匹这些相当于古代的坦克的武器,而此时汉人也内耗到差不多了。于是游牧民族的机会终于来了。至于说到输血嘛,那是近两千年后狼图腾作者的辩护之词,当时的游牧民族没狼图腾作者所说的那么高的境界。而且华夏汉民族在这一历史阶段固然被杀得血流成河,但并不是真正象羊一样乖乖地被宰,这中间涌现许多英雄为了自己的文明与民族与狼血战,冉闵杀死游牧狼数百万只。最凶恶的羯族最终被汉族灭族。他最后虽然战败身死,但给胡人以巨大的震憾。河西之张轨收留了许多为避战乱的汉人免于被游牧民族屠杀,这些汉人后来回迁内地。祖狄时刻不忘恢复中原。正是这无数汉人中的有识之士与精英才使华夏民族延续至今,而不是重走了古印度、古埃及、古罗马这些民族的老路。华夏汉民族到今日之所以不绝,绝不是靠游牧民族的输血。而是靠自身的努力。狼图腾能否解释说明一下,古印度民族被外来的雅利安民族打败屠杀后,被作为奴隶生活了几千年,直到今日还作为“贱民阶层”生活在社会底层,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自己的文明包括文字,姓名等等都没有保留下来。这就是被输血的下场吗。


  大家可以看看真实之历史,看看游牧民族是如何为华夏汉民族输血的,那里是什么输血,那简直就是民族灭绝,汉族如果人都被杀光了,还谈什么文化传承。人种延续。马克思曾经说过:要使一个腐朽的文明民族重新振作,只能依靠野蛮民族。这句话曾经被许多人引用为游牧民族的入侵与屠杀辩护,但我这样理解马克思的话,要使一个意志消沉的文明民族重新振作与重生,需要一个野蛮民族作为外部威胁,使这个文明的民族不敢松懈,不敢消沉。要不然,稍一内讧,稍一消沉,游牧民族凭借当时优势的军事力量就可能使你亡国灭种,血流成河。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度消沉,穆斯林占领了西班牙,直指法兰克这个欧洲的心脏。一度消沉的西方不得不振作,在查理马特指挥下在法国南部打败了穆斯林军队,避免了西方被伊斯兰化,也避免了被野蛮“输血”。如果此战失利,今日之西方就是穆斯林的天下了。世界文明必然不会是今天这样多样化与灿烂。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野蛮入侵西方,当时的西方也拒绝这些游牧民族的输血,与它恶战数百年,终于将其阻击于维也纳城下,避免了西方文明的灭亡。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越是被游牧民族输血得多的民族与地方,现在就越落后,而没被或很少被游牧民族输入血的地方与民族今天一般比较发达。而至于游牧民族本身,我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它们现在的处境。在古代历史上有四大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阿拉伯,蒙古。匈奴曾经一度打到法国中部,但很快退了回来,对西欧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阿拉伯穆斯林扩张到东至阿富汗,西至西班牙的广大地区,西班牙最终肃清了穆斯林。而其他继续被输血的民族与地方今日不仅经济文化军事落后,而且成为极端主义的巢穴,这大概是狼性未泯的标志。蒙古扩张得最厉害,被它输血的地方与民族也最多。但经过它输血的几乎所有民族(包括蒙古民族自己)今天都比不上没被它输血那些西方民族。英国与法国正是没有经过蒙古人输血,但他们几百后就成为了工业民族,而俄罗斯与东欧那被蒙古输过血的民族实至今日还在他们自己历史教科书上抱怨他们近现代落后于西方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蒙古的入侵。狼图腾居然说俄国的彼得大帝是因为蒙古人的输血才产生的,这点我想作为今天的俄国人也不会同意。属于从思想上强奸俄国人。突厥人的扩张也很广大,但你现在也可以看看它曾经输血过的地区,那个发达?可怜的东欧,在受到蒙古狼输血不到二百年后又遭突厥狼的输血,按照狼图腾的说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过两头狼的输血,那可是好得不得了了。但经过双重输血的东欧明天却比不上拼死抵抗输血的西欧。狼图腾不需要好好反思吗?中国也一样,自宋以后,也经过两次输血,输出了什么结果?结果是西方的距离越拉越大,在精神上越来越异化,野蛮文化的入侵造成了华夏文明的变异。在精神力量上自蒙古人入侵以后,中国人开始不如日本人。还造成文化盛行。遗毒至今不绝。在这里我也并不否认我们汉民族中也有毛病。因为我们不是圣人,今天我就是要以史为鉴,不让我们祖先的悲剧再重演。同时清除那些狼性遗毒。
  血统民族与文化在今天常在网络争得头破血流。下篇我就发表一下我个人对此的看法,因为五胡乱华后,民族的混血确实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血统论也是狼图腾的一张非常重要的牌。


大凡学文科,尤其是历史的,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学习思路以及治学的标准原则正确,提纲挈领,纲举才能目张.良史要有学,识,才,三者缺一不可, 可笑某些人也有些才华,却是无德无识.失却了学史的根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是根本,着眼未来,放眼世界,才是正道. 小说作者为一个没落的牧羊人群翻案,有何意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