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孝顺说起4 ----孝顺和我们的社会心理有何联系?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古人说孝,集大成者恐怕是《孝经》了。《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意也。民之行也。”大意是说孝有如天地存在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基本道德守则。这样说不免大得无边且太含糊,让人觉得恐慌。“孝顺”的含义实在是太广,为了简单易懂,我在这里尝试把它具体化和细化为这么几点:

 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具体的地说就是经济的供养。当儿女有经济能力时,应该在经济上对父母有所回报。另外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儿女应该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指示生活,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也是非常重要的。
 听从父母的指教。所有的行为都应遵守父母的指示。父母反对的,儿女坚决不赞成。父母赞成的,儿女坚决不反对。
 敬爱父母。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除了尊从他们的意志之外,还应该爱他们,体贴他们。要知道和了解父母的心意,也要尽最大努力满足父母的愿望。
 儿女和父母作为一个整体,每有任何决定要做,需优先考虑父母的利益,儿女的利益必须服从父母的利益。
 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儿女要像父母当初照顾自己一样照顾和服侍父母。无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为父母去忧解难,或是为他们做一些细小的事,例如端茶送水等,都是非常应该的。
 当父母有做的不当的时候,儿女应该体谅父母的不察,不可以批评父母的错误,只可以用自己的行为为父母彌补过失。
 当父母离开人世时,儿女不应该很快的就忘了父母,而是应该常常地思念父母。不然的话就是忘恩负义,不配为人子女。

几千年来,社会和统治者,都以是否“孝顺”作为衡量个人道德的基本准则。于是千百年来,“孝顺与否”,已成为我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指标,被用来衡量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行为的偏差与否。虽然今天的社会中,真正在实行“孝顺”的,或者是部分实行孝顺的人口,也许已经大大的减少了许多。但受“孝顺”这一观念所影响的人们,绝对仍然是现今社会的绝大多数。这里想要探讨的就是,究竟“孝顺”这一文化传统,给我们的社会和个人心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不想在此对这些影响做进一步的评价,那将是另外一篇博客的内容。我只是把它们罗列出来,看各位是否赞同。

 负罪和内疚感。来自于我们相信父母为我们牺牲了许多,而作为儿女一定要有回报给予父母。往往现实中的回报和理念中的回报是有巨大的差别的,所以许多中国人都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内疚和负罪感。但他们却又拒绝承认这一点,所以你会发现他们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做一番详细的解释,表示“我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客观存在如何如何而已。”
 缺乏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来自于我们的成长过程,由于总是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指示,独立和自我没有合适地得到发展和鼓励。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总是以他人为参照系统的思维惯势,许多人甚至无法鉴别和标识自我。
 服从被推崇为美德,而反叛被视为缺陷。服从成为慣性行为,即使在不应该服从的时候,也习惯地表示服从。
 丧失和模糊对是非的判断。因为孝顺的宗旨告诉我们,是非与否和恰当与否的判断取决于家庭地位尊卑和高低,而无关事实和判断。很自然地,当人们面临是非的判断时,习惯性地寻求或依赖地位尊贵的他人。
 丧失感觉真实的能力。因为“孝顺”将如何对待父母变成一种强加于儿女的指令,而不需要做儿女的有自己的体验和判断。这样一来,变成当儿女长大成人时,他们仍然需要有具体的指示教他们如何去对待他人,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该如何相信自我的感觉。

罗列下来,几乎都是反对和负面的影响。“孝顺”对于今天社会到底有无正面意义,本人实在是不敢认同。倒是对于如何去处这一传统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深感忧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