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在中国:\'令我匪夷所思的品茶和火锅\'(ZT)



我站在上海人民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只是在看一张地图。但在中国,这一举动等于是在发送遇险信号。人们会围住你,争相帮助你。你坚称自己知道在哪儿,但他们——这是他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了解得更多。

  一名男子和一名姑娘风一般地出现在我面前,叽叽喳喳地问:“哈罗,你迷路了吗?你是英国人吗?你到中国多久了?”我在中国的第一天——令人惊奇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他俩约摸19岁。我手上的地图耷拉着,我解释说自己不是完全不识路。但他们不听我的,说:“我们要去品茶。想一道去吗?”我这就去了。

  古老的传统在中国仍在延续着,真是可喜可贺。前一天,我已经被“帮过”许多次了:指点机场巴士、给出租车打手势,或者当我试图拖着行李横穿浦东的马路时被人拉离险境。

  因此,到上海的繁华地带品茶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一种古老而庄严的中国习俗,况且还有中国人领着。不过,接下来遭遇的匪夷所思的经历令我始料未及。

  我以为品茶的所在是一个气氛肃穆的大地方。不曾想到,我们沿着楼梯到了一个跟杂物间差不多大的房间,一名笑容拘谨的黑衣女人前来招呼我们。接着是轮流给我们上茶,而且是用不同的茶具。许多茶直接被倒入茶盘,不过更多的是浇在一种有3只脚、状似青蛙的小动物造型上。“我是不是也要把我的茶浇在青蛙上面?”我问。“那不是青蛙,是茶神。”那位姑娘说。

  据说,每种茶都各有好处:“这对心脏有好处……这对脚和肾有好处……这能补脑。”一切都令人吃惊不已,包括1700块人民币的账单。或许是茶把人弄得晕晕乎乎的,我很快就答应和他俩一起去吃饭。他们都是很好玩的人,我不在意他们是不是通过品茶在合谋拉客。他们领我到了一家蒙古餐馆,要我尝一尝地道的火锅。

  历史会重复自身,而歇斯底里则不会,我的奶奶这样教导我,虽然她从未去过中国。一周后我在广西的经历跟上海的品茶、火锅之行同样堪称匪夷所思——

  我的一位同事对漓江赞不绝口,遂怂恿我去旅行。

  我于是去了漓江。沿漓江顺流而下的感觉旷世绝无仅有。仿佛进入了虚构的龙的口中,明朗的天空是它的嘴的顶端,群山是它的臼齿,而河流是它的展开的舌头。

  船夫曹是个快活开朗的人。当形状像骆驼或大象的峭壁出现时,他就大喝一声“哈罗”,借以引起我的注意。在船驶过一段风景绮丽的河段后,曹大喊一声“哈罗!”,做了一个吃饭的姿势,接着把船靠了岸。我们爬上一个斜坡,从那里看到一间屋顶用毛竹铺成的房子。这是当地人办的一个餐馆。

  我不认为有任何欧洲人曾到过那里,特别是当他们给你看将要下锅的东西时。这足以令每一个白人尖叫着狂奔到河边。起初,餐馆老板抓着一只羽毛鲜丽的大禽鸟,问我是不是吃之前先摸它一下。我惊得后退了几步。接着老板娘和厨师端出一个脸盆,里面都是鼓着眼睛、活泼乱跳的鱼和扭动的鳗。我不知所措,从包里拿出袖珍字典,慌乱地寻找“米饭”的中文说法。我还临时说了声“toufu”(豆腐),相信这种国际主义的发音他们会听懂。

  但一切都无济于事。鱼和鳗鱼都被烹煮了,一起奉上的还有火锅。有那么一会儿,我恍惚觉得回到了上海的那次火锅宴。我与曹先生聊了许多。最后上的才是米饭。

  那晚我回到桂林,差点儿又被“绑架”。我在商场里跟一名能说英语的中国小伙子聊上了。他说,“去喝一杯吗?”我同意了。他把我带到了某巷弄里的一个小店。一名妇女正在往桌上倒茶水。她推给我一杯,说:“这茶能补脑……这个对眼睛有好处……”我二话没说,赶紧拿起包溜之大吉了。

  正如我所说,中国是个多事的国家,你在那里能经历许多奇妙的事情。生活在周而复始,而你会从中获得启迪。即便坏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好事,好事当然会变得好上加好。(作者 [英]Nigel 编译 古雷)


青年参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