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可操作性

今天、昨天、明天,生活始终是美丽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奥运圣火传递来西候,NHK传递消息的条新中出这样一个画面及画外音: 圣火传递之前,着孩子的一日本青年男子取出雪山子旗,高喊:“Free Tibet!”,招来周中国学生的攻与殴打,一西方人对记100人左右在打他……”之后,来西警察将那位男子保了起来,男子未有受,画面上特地打出了“けがなし”(没有受)四个字。

看了这样的新,我不禁想:“条新编辑究竟想要? 他想传递给观众什么样的信息?”众在看的候,又会采取何接受信息的方式? 是用自己的过滤一下才接受呢,是囫囵吞枣,不加思索? 如果一百人打一个人,那一个人会不受伤吗? 如果没有受,又西人站出来,有一百人在打他?

对镜头候,他已在考他所需的景致了;当编辑在剪画面的候,他也已筛选他所需的画面与文字了。人手而出的像与文字,不是含有作者的主意志,就是含有他所服的那个群体的意志。所以,媒体所能做到的只是相与相公正,没有一个媒体可以榜自己是绝对的客绝对的公正,没有一个媒体可以自认为自己是高于其它媒体的。自认为为自由民主代言的西方媒体也好,被认为是被政府牢牢控制着的中国媒体也好,都无法避免主观意志的局限性,媒体的可操作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局限性所致。

大多数人接受信息主要通过媒体,图像、影像有强化了媒体的视觉效果,而大多数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连想的能力都没有的人,会独立思考吗?不去想的和无想的能力的人群的存在,为媒体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温床。那些有偏见而偏执的作者自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以他们认为公正客观的方式误导听众、观众和读者了,他们把责任推给了后者,却没有感到其作为一个作者是有责任的,所以CNN的主持人才会那般地叫嚣。

我始终觉得制作者的责任大于接受者,每个作者应勇于对自己所要传递的信息负责,是多推介些正面、积极的东西,还是负面、消极的东西,作者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既然媒体具有可操作性,媒体工作者就更应该以自己的良知、良识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将事实展示于观众、听众和读者,而不是主观想像,这也是媒体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吧。

西方媒体在这次杯葛奥运的闹剧中,恰恰是自以为是了,把媒体的可操作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这才引起了海外华人的极大反弹。不管你是喜欢中国政府还是不喜欢,当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被踩到的时候,无需政府的强行组织,散落于各阶层海外华人就会自发地站出来。西方媒体在跌破眼镜的同时,也许会给参加抗议活动的海外华人贴上被中共洗脑的标签,可80后、90后的两代人成长于更为宽松的环境,难道他们就那么容易被洗脑? 那些老爱说别人被洗脑的人,是不是应该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被所处社会的主流媒体所洗脑? 思维模式是否已被固定? 容不得与其不同的声音?

当我在海外见了各种各样的媒体时,往往会感叹被称为党的喉舌的国内媒体是多么地不够聪明,宣传灌输手法是多么地不够高明。在中国努力与世界接轨的时候,国内媒体在操作技巧方面是不是也需要跟世界接轨一下?西方媒体往藏独一边倒的时候,是不是突显了我们的媒体存在的某些弱点? 媒体的可操作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