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解放网] 境外热钱规模超过国家外汇储备



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8-6-25 16:33:14

采用新估值模型的社科院专家报告指出,流入我国的热钱已赚了5000多亿美元
  
伴随着热钱的不断涌入,“热钱”这一概念变得炙手可热,对入华热钱的估值数字也是一个高过一个——最新出炉的数字,高达1.75万亿美元,几可与我国目前的外储存量等量齐观。
  
昨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在社科院网站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虽然专家们普遍表示,目前对于热钱的所有研究均为理论估值,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大量热钱并已形成对我国金融安全的隐患。
那么,如此巨额的热钱是如何进入我国的,它们正流向哪里,我国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博弈难题?值得深思!
 
估算:采用新模型
  
张明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其此番研究结论之所以会与其他机构的数据出现差异,主要是模型假定有所不同。一是丰富了对热钱内涵的定义,将热钱在中国的盈利,也就是高达5000多亿美元的数额,也算入热钱本身的范畴;二是对热钱的估算时间,一般是从2005年计起,此次研究则将起始时间前移至了2003年;三是在推算过程中采取了高估原则;四是在对外汇储备增加额进行调整时,还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等一系列因素。
  
来路:易借道外贸
  
饶是如此,超出全球外储量最大国外储总额4%的热钱规模,无法不令人感到震撼。上述报告详细讨论了通过外贸及FDI(国外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热钱数目:2007年通过外贸途径进入我国的热钱有1835亿美元,而FDI未汇出利润及折旧(可视为热钱的长期投机性资金)则高达706亿美元。
  
日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海洋向本报记者表示,热钱通过外贸进入我国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例如,可以通过虚假贸易、不合理报价的手段来向外汇管理局申请较高的核销数额,从而将多余的部分转投资本市场。
  
而在FDI中,热钱混杂着对机器设备、技术评估、商标产权等方面的投资,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情况更为多见。“这些在各国的资本市场都会发生,而且热钱的操作简单,国家的监管却非常困难,想要完全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对记者表示,通过这些领域进入的热钱,在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会在我国长期投资,并显现不出热钱本身的特质,但当经济基本面出现波动时,它们就会成为“惊弓之鸟”,快速撤退。
  
去向:或流入民企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多热钱,并突然从我国资本市场比如楼市、股市中撤出,将会对经济造成巨创。”徐海洋指出,“日本当年就是因为热钱快速、大规模撤出,引发了20多年的衰退,在此之前的发展成果随着外资撤出都流到了国外,其国民反而没有真正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果实。”他认为,虽然这种情况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必须防范。
  
张明表示,自从去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股市开始走低后,从理论上讲,热钱作为套利性资产,是一定会从这些领域撤出的。但奇怪的是,从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数据来看,外资仍然是呈现流入态势。这不得不引人猜想,这些热钱,究竟去了哪里?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超过G7总和
  
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对环球网记者说,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法新社文章说,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中国,其外汇储备在4月又增加了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约1亿美元。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比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总和还多。
  
报道称,外汇储备的增长也伴随着中国对新一轮热钱流入的担忧,这使得分析家认为,有多达500亿美元的资金以热钱的形式进入中国。
  
该报道援引美国研究机构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驻中国分析师Logan Wright的话说:“这一数字似乎预示着热钱的流入正在加速。”

排行 国家和地区 外汇储备(百万美元) 数据截至日期
1 -----中国大陆 --------1,756,600 -----------2008年4月
2 -----日本 -------------1,003,836 -----------2008年4月
3 -----俄罗斯 ------------548,100 -----------2008年5月
4 -----印度 ---------------316,200 -----------2008年5月
5 -----台湾 ---------------286,860 -----------2008年3月
6 -----韩国 ---------------260,500 -----------2008年4月
7 -----巴西 ---------------197,209 -----------2008年5月
8 -----新加坡 ------------177,629 -----------2008年3月
9 -----香港 ---------------160,700 -----------2008年3月
10 ----德国 ---------------143,942 -----------2008年4月
12 ----法国 ---------------125,311 -----------2008年2月
15 ---意大利 -------------106,843 -----------2008年2月
16 ----英国 ----------------99,956 -----------2008年3月
23 ----美国 ----------------75,850 -----------2008年3月
28 ---加拿大 --------------43,057 ------------2008年3月

境外热钱将导致A股楼市人民币或齐暴跌
  
次贷危机引发的连环冲击波正在向世界袭来,几乎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幸免。
  
由于次贷危机影响,仅中国投资公司投资黑石的30亿美元,至上周末,因黑石股价下跌及汇率因素,已经损失了15.48亿美元。但这一海外投资的损失,也许只是次贷危机损害中国利益的一小角。

次贷危机先是一场美国房地产信贷灾难。在“9•11”事件和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紧急降低到1%,借贷买房几乎不支付利息,很多金融机构极力游说本不具备借贷买房资质的美国人购买房地产,并给前5年极低的固定借款利率,5年后再按市场利率重估。然而,随着欧元咄咄逼人,动摇美元的国际交易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元不得不加息直到5.25%。而2007年以后,这些次级房贷的利率陆续按市场利率重估,而大多数借贷者偿还不起这么高的利息,只能卖房或违约破产,反过来造成房价进一步下跌,进入恶性循环。
  
麻烦的是,金融机构将这些风险较大的次级抵押债务进行证券化,做成资产包,以高于正常房贷资产包的利率,售予那些漠视风险的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买了次级债后,又将其与其他资产打包在一起,形成更进一步的衍生品……在这个楼上加楼的游戏中,购买者常使用高倍的杠杆拆借资金。因此,当底层的次贷危机爆发,其危害是连环放大扩散的。
  
现在,很多人仍在争论次贷危机的损失到底有多大——4000亿、6000亿、8000亿美元?然而,这种评估方法不仅滞后,而且局部。
  
笔者一直认为,次贷危机的本质是美元债务危机。因而,今天测算其损失,不能仅计算次贷或者是信用卡损失——它们因牵涉到千家万户而难以掩盖。
  
从美元债务危机的全局来评估,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次贷危机以来,以欧元、日元、人民币或黄金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来大致测算美元区的流动性收缩率,用这个收缩率再乘以美国金融衍生品的总量,即可以得出美元流动性的紧缩总规模。从2007年8月中旬次贷危机爆发到上周末,欧元、日元、人民币和黄金分别比美元升值了约15%、20%、7%和42%。此前美国金融衍生品总额达到518万亿美元,如果取以上四者算术平均值21%,则美元总量收缩约108万亿美元;若以美元指数下跌11%为参照,则其收缩约为57万亿美元,即其杀伤力百倍于次贷损失本身,况且美元继续贬值预期仍很强。
  
正因如此,美联储“出人意料”地两个月内三次紧急降息共2%,财政注资减税,尽量注入流动性,以避免美元区更多的金融机构像贝尔斯登那样崩盘。但这是一把双刃剑,美元大幅降息,在美元已成负利率货币、美国通货膨胀上行的趋势下,更多资金会追捧大宗商品和高息货币。
  
很明显,次贷危机是一场美国的危机,是美国人生病。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场危机也在中国造成了影响。
其一,在某些人士反复强调“股指期货”和“港股直通车”不会影响A股,A股大跌“主要受次贷危机影响”下,自2007年8月中旬至上周收盘,上证指数下跌约20%,怪诞的是,同期道琼斯指数仅下跌了2%。特别是在10月中旬以来,A股连续下跌42.8%,市值蒸发了约9.3万亿元人民币。
  
其二,自去年8月中旬次贷危机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7%,若以中国外汇储备中持有美元资产1万亿美元计,即中国外汇储备损失约700亿美元。
  
其三,自次贷危机爆发到上周收盘,黄金对美元升值42%,美联储中的8000多吨黄金升值约770亿美元,IMF的3000多吨黄金升值了近300亿美元,欧洲的黄金升值了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央行的600吨黄金储备仅升值了约55亿美元。它与外汇储备的比率远远落后于欧美的平均水平。
  
其四,过去7个月,中国居民存款平均负利率约为3%,以40万亿元人民币储蓄余额计算,则中国人民币存款储蓄约损失了7000亿元人民币。
  
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以上的巨大代价均为美元债务危机埋单!某种势力逼迫和诱导人民币加速大幅升值,一方面直接转嫁削减所欠中国的债务,另一方面,大量热钱投机中国,造成中国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加剧,导致居民存款负利率,并操纵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造成国内投资者,尤其是散户的重大损失。
  
现在追悔已经莫及,但亡羊可以补牢。笔者最为担忧的是,目前热钱大规模集中撤退的通道已基本打通,倘若热钱打压中国A股以逼迫管理层出台重大救市政策,如推股指期货、“港股直通车”开通等目的得逞,人民币进一步加速升值,它们不排除在未来3~4个月间在A股和房地产市场制造一场火山爆发式增长,并在其掩护下,热钱将在次贷重估高峰(今年6~8月)后集中撤离,倘若大约7000亿美元的热钱集中离场(若估算国内资金追随海外避难,可能要超过万亿美元),将造成国内流动性收缩26.2万亿~37.5万亿人民币(7000~10000×汇率7.5×货币乘数5)。即使届时我们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5.5%下调到8%,约可以放出流动性2.7万亿元;所有的央票余额3.9万亿元放出,能增加19.5万亿元的流动性,但两者仍有差额约4万亿~15.4万亿,A股、房地产价格、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将暴跌。
  
此时此刻,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真正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热钱危机“心腹大患”!加强资本项目管制,尤其是有效遏制热钱集中大规模撤退是当务之急。
世界衰退 中国比印度更痛苦
  
亚洲银行首席经济家分析,中国2008年依赖国内需求GDP增长还将极大提高。
  
据俄《消息报》报道,该专家说受中国紧缩财政政策影响和严控借贷条件,亚洲银行预测中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达10%(2007年是11.4%)。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亚洲银行专家分析中国较之于印度更加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对于世界经济衰退,中国将比印度更易受到伤害。该专家还说,靠中国国内需求的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健康的一个标志。
  
亚行分析中国2008年通货膨胀率为5.5%,出口增长率将降低到19%较之于去年的2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