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共和国的承重墙
团部汽车连:天津知青 李南征
如今,我就像一个退休老司机,盘点着自己和这一代人的心历路程,总想告诉人们,我们曾经的付出与收获,那条路直,那条路弯。
“知青”问题反思
这段四十年前的往事已经成为历史。
重新翻起这段记忆,不是要去讨论这场”运动“的根源、目的,也不是追究历史的责任,更不是简单地重温那些苦难的经历。
讨论“知青”问题有其现实意义——为了一代人的情感与现状,为了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1 、社会的反思
据各方面统计,从 1968 年到 1978 年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将近 1700 万人。超过同期中国城镇人口的 10% ,年龄跨度 1947-1959 年出生,学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覆盖当时城镇学生人口的 61% 。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代人开始步入老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亲属脉络,盘根错节。与知情有关联的家庭四千多万个,人口覆盖接近全国城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知青问题”的影响。四十年后的今天,“知青”问题的影响依然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知青这一代人是共和国的承重墙”。
这个比喻太贴切了。这一代人几十年的成长命运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程。
当年,伟大领袖一声号令下,千百万知青奔赴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尽管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场狂热的运动,但一千多万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犹如洒向广袤中国大地的雨露,给当时依然封闭、落后的中国农村,带去了时代的清风——开放、民主、文明、知识,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在苦难和折磨中,知青也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成熟起来。同时,知青的献身行为也为结束文革动乱的无政府状态、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压力做出了贡献;
返城后,知青为了生存,四处找门路、拉关系、走后门,有路子的进了国营企业或大集体企业,没路子的自谋生路,成了个体户。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各行和业的知青又一次挑起大梁,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的主力军。凭借自身的阅历、成熟和才干成为各基层企事业单位的骨干、领导。有的则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科技教育领域的接力者、文化体育节的领军人物、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这一代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铺路石”;
进入 21 世纪,面对整个社会的大转型,大量国营、集体企业破产、并购、转型。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竞争能力等原因,知青一代中的大多数,又成为下岗、分流、待业、低保的主要对象。注定要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业而再次牺牲。
今天,这一代人已经处于社会的边缘。当然,不可否认,知青当中有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成为了科学家、教授、作家、导演、艺术家、高级官员,跻身于社会的精英行列。但他们只是知青中的极少数。从总体上讲,知青一代一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返城对大多数知青意味着新的磨难的开始:
知识层次的欠缺成为制约发展的“软肋”。 由于时代的错误,本应进入高等学府的大批英才,却只能停留在高中学历。在将近 1700 万知青中,后来接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包括电大、函大、高自考)的人群仅占不到 7% 。城市中,文凭已成为就业的最基本的条件。知识层次的欠缺严重阻碍了知青一代的发展前途。在崇尚知识、讲究高学历的今天,知青一代无疑处于知识欠缺、竞争资源不足的劣势;
现代理念的匮乏难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知青这一代人从小就受着正统的革命教育。一切听党的话、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人生的志愿就是当产业工人、当解放军、做科学家。不知商人为何物。习惯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对铁饭碗、公费医疗、退休劳保情有独钟。面对突如其来的商品经济大潮多数人是一派茫然,甚至对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感到胆怯。只能在不断成长起来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后人面前退避三舍。
脆弱的工作环境无法提供施展的平台 。知青一代人中除极少数选调上学、参军外,绝大部分都回城当了工人、普通职员、一般干部,而且大都去了传统的国营企、事业和集体性企业。这些人拿着低廉的工资,从零做起,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成为了企业的骨干、领导,刚刚站稳脚、有所建树,还未大展宏图就受到更大改革浪潮的冲击。企业破产、并购、改制,人员下岗、分流、待业、工龄买断,一下子被甩到了社会的底层,成为“四零五零”人员的主体。一切鸿鹄大志顷刻化为泡影;一些自谋职业的知青个体户,奉公守法、不越雷池,但小本经营、品种单调,能发何大财。养家糊口已足已。至于老年生计、病疾之灾,根本不敢考虑;
扭曲的家庭境遇凭添了生活的重负。 大多数知青都遭遇了生活的双重重负:婚姻与家庭。
近十年的农村生活知青们从妙龄少年成长为情窦绽放的大龄男女。每个人都难逃情网。有的人在共度的艰难中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结下百年之缘;更多的人出于对未来前途的迷茫、担心结婚不能返城而不敢恋爱。好不容易熬到返城,年龄又都大了,婚姻成了老大难。好赖找一个结婚成家,又有多少是忠贞爱情、相濡以沫;还有的人为了抵御艰苦的环境和填补心灵的迷茫,渴望得到异性的慰籍,选择了在当地恋爱结婚。可一旦返城之风刮起,为了回城,许多人撕破了家庭的外壳,欠下了终生无法偿还的“孽债”。今天这一代人开始步入人生的老年,可肩上仍压着“一手托四家”的重负:对上要操心、照料两家老人的生活和病痛,对下要筹措儿女们的就业、婚姻和住房。同时又要顾及自身的生活和日渐衰老、疾病增多的身体。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使这一代人透不过气来。
如此种种。诸多负面因素的制约使得知青一代正在被社会边缘化。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正在被社会淡忘,知情的故事被掩入了历史的尘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代人开始退出时代的主流,进入退休赋闲的老年行列,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日趋减弱;文化、价值观的差距使得大多数人难以融入当今时尚、前卫、快速的社会,游离于网络、信息时代之外;伴随着退休、下岗、待业,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和质量大幅下降,退居于社会的下层 ……
有人说,知青一代及其影响正在消亡。
淡化是正常的。消亡不可能。
我们是与共和国水乳交融的一代人。每个人从诞生那天,命运就和这个国家紧紧系在了一起。十二年的红色教育、各次运动的耳濡目染、上山下乡的风雨岁月使我们确立了坚定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是红色共和国最忠诚的代表;
我们皈依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理念,尊崇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崇尚正义、崇拜英雄,每当重温“钢铁斯怎样炼成的”的名句、唱起“长征组歌”的旋律,心中依然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我们成熟、坚毅、刻苦、持之以恒,不好高骛远。我们追求平淡的生活,粗茶淡饭、勤俭杜奢、量入为出、细水长流是我们的准则;
知青岁月使我们饱受磨难,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许多人至今仍生活在那段历史的阴影中。我们曾抱怨过、嫉恨过、诅咒过。但每当向子女们谈起那段经历时,总是愿意把最快乐、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情讲给他们,让他们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对那段经历,我们总有一种挥之不去、恨爱交加的矛盾心态;岁月的磨难使我们许多人产生了厌世嫉俗、识破红尘的观念。但一旦国家有难、社会发出需要,我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子女去响应、去投入、去奉献。甚至自己会挺身而出。
这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情。这一代人注定了要终生成为共和国的柱石。
知青非小事。
知青问题并非只是文革中的一段往事。从共和国的历史看,知青问题始于五十年代,直接触及人数约二千万,覆盖千万家庭,影响几代人,涉及数亿人口。关乎国家信誉,关乎时代公平,关乎社会和谐。应予客观、公正、务实地对待。
客观地评价。 几十年来,中国思想理论界从未对知青问题进行过全面、客观、深入地研究和评价。文革后,文学、影视界对知青题材的表现都是“伤痕”、苦难、愚昧和遗孽。少数人的主观臆想笼罩了对“知青”现象的正确评价。
“知青运动”的社会根源,时代影响,历史地位;知青一代人的曲折经历、信仰培育、人格磨练、社会贡献。这些都应给出公允的裁定。而最有资格做着这件事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亲历者。要对知青问题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非一朝一夕之举,需要历史长河的冲刷积淀。但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举国家之力高度关注、积累资料、多方融合、循序渐进。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几代人负责。
热情地引导。 虽然知青一代已人到老年,但大多数人信仰成熟、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经验丰硕、技能精湛。这是国家几十年付出沉重代价积累起来的,是社会的财富,应予高度的重视和珍惜。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的立意制订都要充分考虑这块巨大的社会资源,通过政策措施的引导,打造适应的环境,使这一代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用余热继续造福于社会。这也是对这一代人最大的关爱。
真情地关照。 知青一代毕竟经历了几十年的磨难,许多人身负残疾,家境拮据,生活艰难,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国家、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个群体给与更多的政策倾斜和人道主义关照。对知青子女的返城、就业、住房等实际问题给予更多的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小知青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 、自身的反思
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 全靠我们自己! ”
我们这一代人,要赢得历史的认可、社会的公正、时代的接纳,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奋斗不息、自强自立。
要自强。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放弃信仰、不要失去斗志。虽然我们年龄大了,学历不高,竞争意识差。在社会上我们处于弱势。难以与七零、八零、九零后的新生代们正面抗衡。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成熟,我们稳健,我们能吃苦,我们契而不舍,我们有自己的专长,我们踏实务实、不贪大求快。我们能在适合自己的社会空间发挥自身的优势。只要不服输,努力去做,任何一个小小的成功都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
要学习。 知识结构的欠缺是我们当前人生的“瓶颈”。虽然我们年龄大了,但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的欲望。要想不被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抛弃,就必须不断地学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风尚。
要学习国学。要领悟“儒释道”中的精华。将中华民族数千文化的精粹与我们自身的人生经历相联系在一起,把鲜活的人生经历升华为人生的哲理。使自己今后的人生更成熟、更自觉、更有意义;
要学习现代社会的先进知识。信息经济、互联网、电子商务,我们可以不懂它的技术和原理,但我们必须了解他的用处、功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不去详细了解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纷争和变化,但我们必须知道,世界正在开放,人类正在走向融合,我们应该逐渐学会从全球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有条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一些现代技能:电脑的一般操作,上网,发电子邮件,最好能写自己的博客;
要向年轻人学习。七零、八零、九零后的新生代,生活在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一种现代的人生理念、价值观、文化追求和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与他们沟通。你可以不喜欢蹦迪、超女、网游,但你必须了解这些是什么,了解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为什么陶醉于此,从中得到了什么快乐。这样你才会拥有与他们交流、沟通的资本,从他们那里汲取年轻、时尚、鲜活的时代元素,充实自己逐渐衰老的人生。同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经验和智慧渗透给他们。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要自助。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一个现代人难以具备的优势——四十年艰苦历程结下的战友情谊。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要珍惜这份财富并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更弱势者,战友之间的帮衬、搀扶是最实际、有效的。定期聚会、老年公寓、知青基金等这些我们自己发起、倡导的知青互助形式将会逐渐发挥其作用,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人生磨难,更有生活的温暖、友谊和亲情。
要乐观。 我们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应该保持一个平常、淡泊、豁达的心态。五、六十年年的人生历程,什么苦没尝过、什么曲折没经过,眼前的困难能更可怕吗?面包总会有的,工作总会有的,房子总会有的。小康足矣;要放开手,不要把本该孩子们自己完成的事全揽过来。要更多地让他们自己去挣、去搏、去尝试。以乐观的心情更多地关注自己往年的生活,去做自己愿意做可一直没能做的事。让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我们这一代人已开始年入花甲。已为人父、为人母,甚至以为人祖。它意味着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的人生历程的开始。我们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站在这样一个人生制高点上,俯瞰所走过的道路、体味人生的真谛我们感到自豪。作为共和国的一个普通公民,我们尽到了责任,我们履行了义务。我们付出了,我们也得到了,尽管有时不尽人意。
我们还有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人生历程。不论健康或病痛、发达或失意、富有或贫困我们都同样对未来充满乐观。我们把前生献给了社会,将后世留给自己。
未来的人生不是日落的夕阳,她就象二龙山头喷薄的朝霞。照遍黑土地,比四十年前更加的灿烂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