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一月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 · 正月》中说, “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 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 “ 政 ” 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 · 冯衍传》中说: “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 这里的 “ 开岁 ” 也是指农历一月。 这幅画表现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夜景。图中到处张灯结彩,人们赏灯饮酒,燃放焰火。儿童在灯架下嬉戏。整幅画将节日的喜庆场面表现得淋漓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三月 农历三月,也称阳春三月,天气渐暖,百木转荣。画家以 “ 上已(即农历三月初三)踏青 ” 的民俗为主题,描绘了在阳光下,文人墨客在小河边 “ 流觞 ” 饮酒,豪放不羁的场面。 “ 曲水流觞 ” 又名 “ 九曲流觞 ” ,是古时上已节(魏晋时期以三月三代替)所玩的一种游戏。觞,是古代一种盛酒器,通常为木制或陶制,木制的可浮于水。而陶制的杯,两侧有耳,也称 “ 羽觞 ” ,但由于其重于木杯,玩时须放在荷叶上,才能浮水而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坐在 “ 曲水流觞 ” 的石刻旁,利用水流上下游间的落差,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即取来饮之,彼此相与为乐,举觞相庆。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四月 农历四月,正值梅子黄熟,阴雨连绵。柳宗元诗 “ 梅雨 ” 云: “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 故四月也叫梅月。《尔雅 · 释天》说: “ 四月为余。 ” 郝懿行义疏云: “ 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 故四月又称余月。画中描绘了树木渐茂,百花竟放 ; 人们在连绵的阴雨中执伞顶笠,赏花,消遣的景象。正像李商隐诗中描绘的那样: “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五月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 · 释天》说: “ 五月为皋。 ” 郝懿行义疏解释为, “ 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 ” 故五月又称为皋月。此时禾苗正在田中生长,离收割也还早著。农村中在极忙之后有了一段闲隙。更加上民族诗人屈原,在本月五日因国事焦忧而自沉汨罗江,几千年来打不开人们悼念的怀抱。两种原因凑合在一块,所以有龙舟竞渡的民间活动。在画家的笔下,万棹齐飞,喧颠旗鼓,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唤起一片热潮。园中的葵花,榴花,和点岸的苍蒲,也不甘寂莫而争奇斗胜。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六月 农历六月,暑气逼人。《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故六月又暑月。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篷,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又把六月称为荷月。画中一片荷塘,垂柳浓荫,画家用青蓝的调子层层叠叠的涂染,衬出万顷清凉。仕女们有的在高楼消暑;有的在池塘采莲;有的凭栏垂钓;有的放艇清游,使人感觉进入水上风来,暗香浮动的优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