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阿姨是我请的钟点工,当初她作为知青下乡,嫁给了当地农民而无法落实政策迁回户口,但农村是呆不下去的了,一家都回上海谋生。在未动迁到浦东前,她居住在南市(现黄浦区)的老西门,那里街面摊很多,她找到了一份撬边模子的工作,替一家老板打工卖鞋。老板不给底薪,全靠销售提成,她在摊位前假扮顾客,装作内行的样子,把人造革说成是真皮,起劲地挑选,还假说邻居们都说划算,托她代买,有时还假戏真做地买下几双,当然是从前门拿出又从后门放了回去,总之一句话,制造假象,让顾客上当。上当的顾客越多,她的收入就越高,为了钱,昧着良心说瞎话。她在我家做了好几年,对她的品行我倒是放心的,可见人被逼急了无生路时,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记得我也曾碰到过撬边模子,差点上了他们的当。那是在陆家浜路车站旁,一农民蹲在箩筐后在卖青橄榄,我路过,看那橄榄又大又光鲜,便随口问:“多少钱一斤啊?”那农民答:“5元”。怎么这么便宜?真怀疑自己听错了。忽地,我身边来了个撬边模子,手提拎包,身穿工作服,一开始我真以为她也是过路人呢。她假意讨价还价,让那农民把价钱降到4元,随后一边挑一边对我说:“好东西啊,这么便宜,浸在盐水里又不会坏的,我是要多买点的”,而那看似木纳的农民也开始表演了,左顾右盼,连连地催促,说街边摆摊交通警看到要收缴的,装出一副很害怕很焦急的样子来。被他们唱双簧似的这么一忽悠,我挑都不挑,赶紧称了半斤,那天有零钱,递过一张十元的,那农民还问我要钱,说讲好四元一两的,半斤应该20元,那女的忙附和。我忽然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一伙的哪,忙从那农民手里拿回了我的钱,在他们的狠狠声中迅速离开。
那时的青橄榄,8-10元一斤,他们故意把价报得很低,让人觉得非常便宜,纷纷围拢来购买,随后混淆概念,以两结算,让人上当。有的人一时被搞懵了,有的人为了面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买下了高价的东西。出高价买回了真货,被骗的数目也不大,那还不算太倒霉的。近日报载,上海南京东路某大厦内有黑茶室,雇用了二十多名男女青年做撬边模子,说些简单的外语,专门勾引外国人入内消费。坐了那么不多会儿,喝点茶,吃些小点心,结账时人均消费上千元,欲拒付吧,门口还有五大三粗的壮汉恶狠狠地盯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得就范。但到底也有人咽不下这口气,记下了地址,偷拍了照片,报料给记者。上报后,警方采取行动,来了个一锅端。
诈骗术中,以撬边模子吸引顾客上钩只是其中的一种,世道险恶,大家小心为妙。
200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