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豆汁儿
现在什么都讲究个传承,再说什么事也都有个缘由。
想当年,太多故事都是从“想当年”开始的,不过,的确不是现在的事了。半个世纪了。记事的岁数了,家父带我去逛天桥。那时的天桥热闹,我人小,只觉得头顶上是一个接一个的布篷子,有说相声的、说书的、变戏法的,都围得水泄不通。最爱看变戏法,地上翻个跟头,从披在身上的大氅里端出一盆金鱼,再一翻,哗,一盆烧得旺旺的火盆!到这儿,父亲总会给我点钱,让我扔进场子。到了饭点儿,父亲就拉着我坐到宽宽的大板凳上,两边带云头装饰的那种,要豆汁儿、焦圈、糖油饼或火烧。太小,饿了吃什么都香,对豆汁儿没感觉,至少不反感。
有强烈感觉的时候是困难时期。经常是拿着锅去胡同口的一家铺子买豆汁儿,回家自己熬。 豆汁儿:制作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发酵后,煮沸转小火煨着,随吃随盛。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东西是不错,但我们家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食品,饲养着错误的人! 选错的东西还有“山楂丸”。我母亲可能是看里面有“炼蜜”,就一大筒一大筒(一筒50丸)的买。山楂丸药效是:消积化滞,健脾胃,助消化。 可我们那会儿的胃里上哪儿找“积食”去,基本都是处于“空腔”状态。 本来就吃不饱,还上了这许多开胃的料,越喝越饿,想让这些器官记不住都不行,竟至延续至今。
“青凝如梦”
“青凝如梦”,这又是什么?对不起,豆汁儿的雅号。当然,更多的是叫“泔水”、“涮锅水”等。 发酵后的豆汁儿一股子酸腐味道,熬开之后更是浓重扑鼻,熏人欲呕。颜色也不敢恭维,暗灰绿色,乌突突的。 就这玩意儿,有诗赞曰:“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 就这玩意儿,再配上拌了辣椒油的老腌水芥丝儿,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特别是夏天,喝它两、三碗,就觉得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了,汗水沁出,口舌生津,燥热全消,心静神明。个中滋味,当与谁说!
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到北京,舒乙问她老人家,几十年没回来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老太太表示,嘛事没有,让他们带着喝豆汁儿去。据说老人家一口气灌了六碗!把舒乙吓坏了,一个劲儿地劝,说咱明儿再来,老太太才作罢。长出一口气说: “这才算回到北京了!”
梅兰芳大师是另一位有瘾的主。抗日时在上海留须不出,弟子言慧珠从北京到上海,特备一四斤大瓶,装满满的豆汁儿,孝敬师傅。
另,听说北京出生的西部歌王王洛宾是喝完一口豆汁儿,才撒手人寰的。 梁实秋和老舍也都好这口儿。
并非拉出这些名人作虎皮,其实还是贩夫走卒痛饮者多。
“豆汁酸了”
豆汁儿招谁惹谁了?我想皆因为它名声太大,卖相口感欠佳之故。其特别之处就是:产地北京。当有人问我,北京有什么特色小吃时,第一反应就是“豆汁儿”。至于喝到嘴里的味道,也不至于像要壮烈了一样。 现在不少人每天一把一把的往嘴里塞所谓的营养药,样子倒都是红红绿绿的,谁能说清楚到底吃进去什么东西了吗?!前两天,一个不到三十的小伙,突然查出‘脂肪肝’,按年龄来说,何至于呢。一问,听什么宣传说某某油有补脑作用,造进去一大瓶,得,聪明了没有不知道,肝不舒服了。
有个广告又扭又唱的:送健康,送健康!稍稍改改词:喝健康,喝健康!不就有了。
有一次逛隆福寺,到豆汁儿店我走不动了。老婆子知道,说,好了,好了。你去喝豆汁儿,我去逛商店。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我们一直是:分道扬镳。
我进了店,要了两碗,两焦圈,一碟辣咸菜,正襟危坐,慢慢享用着。这时店门外有人说: “看,隆福寺老字号,我们就这里吃吧。” 夏天,店门口挂得是一条条的塑料帘子,哗啦一声响,进来两年轻人,进来的头一步,是大步跨;第二步是小步;第三步,对不起,不能算一步了,就是往前蹭了半脚远。两人的表情在这两步半中有着戏剧性的变化,笑意、呼吸;皱眉、深吸;不解和痛苦,闭气。 两人几乎同时,倒退着,一步,注意,连转身都没转,一大步就倒窜出店门。边喘气边说, “哎哟,妈呀,什么味儿呀,这是!”
“哈,哈,哈!”我们店里几位每人面前至少两碗的主儿都乐了,打他们俩说话和进门的一举一动,全落在这些老客眼里了。 “应该以能喝几碗豆汁儿,发给北京户口和安排住哪儿。三碗以上住二环,二碗三环,一碗三环以外(那时还没四环),哈,哈!”认识绝对统一。
山东人管豆浆也叫“豆汁”但没有“儿”化音。一山东老客初到北京,看到有豆汁儿店,推门就进,要了碗豆汁儿,大马金刀地坐下。渴极,滋溜就是一大口,眼看着脸色立马就不对了。到底是山东汉子,要面子,讲义气。生把那一口不知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吞咽了下去。然后,悄悄地把服务员拉到一边,说, “这豆汁儿别卖了,基本上酸了!”
服务员笑翻。
您到过北京吗?到北京铁定要逛故宫、要好汉一把地去爬长城、要咬一口肥油四溢的烤鸭。我建议您,还是尝尝豆汁儿,保您一辈子不忘!